中醫腎≠西醫腎,到底有啥區別?中醫「腎」與西醫「腎」有啥區別

2020-01-19     小復先生

許多人常常搞不清中醫的「腎」和西醫的「腎」的區別,在臨床工作中時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人因身體不適,乏力氣短,腰酸去中醫看病被診斷為腎虛,說「腎」有問題,而去西醫檢查說沒有「腎病」。也有的人因腰酸去西醫檢查被診斷為「腎病」,去看中醫說沒有腎虛,「腎」沒有問題。

又有人得了「腎病」,以為一定要「補腎」,就一味吃「補腎」的藥,結果導致血壓升高,甚至相信吃「腎」(豬腎)能補腎治腎病。還因此耽誤了治療,加重了病情。我們常說的「補腎」其實是中醫的概念,而西醫和中醫所說的腎是有區別的。

中醫「腎」和西醫「腎」名字雖然相同,但功能卻不同。在西醫中,腎臟主管尿液的生成與排泄。腎臟是人體的一個重要排泄器官,通過尿可排出人體代謝廢物,以及進入體內的藥物、毒物及其分解產物等。當腎臟功能發生障礙時,將導致尿的質和量異常變化,如多尿、少尿、血尿等,給人體帶來危害。

在中醫理論中,腎為「先天之本」,主要功能是藏精,主生長、發育與生殖,主骨生髓,其華在發,開竅於耳和二陰。腎病常見者,有腎陽虛、腎氣不固、腎不納氣、腎虛泛水、腎精不足、腎陰虛等。常見的症狀有腰膝酸軟、腰痛、耳鳴耳聾、發白早脫、齒牙動搖、陽痿、遺精等,以腎陰慮為例,其症狀有眩暈、健忘、睡眠少、耳鳴耳聾、發脫齒搖、足跟痛、咽舌乾燥,晚上較嚴重,男子遺精,女子經閉、不孕等。

另外,科學護腎沒有捷徑,不可一蹴而就。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1、慎用腎毒性藥物,很多西藥有腎毒性,使用要諮詢腎內科醫生,然而危害更大的是一些中藥,比如含馬兜鈴酸的中藥,這些藥往往藏在一些復方的中成藥里,有的甚至打著治療腎虛的幌子,其實不良反應尚不明確。而不少腎友相信中藥沒有副作用,又將中醫的腎與西醫的腎混為一談,長期服用這些藥物,導致腎病快速進展,過早進入了尿毒症;

2、加強鍛鍊,量力而為,建議有氧運動,增強體質;

3、健康的飲食,低鹽低脂,切勿胡亂食補(比如什麼生蚝是男人的加油站,我看是在痛風的火上加一把油);

4、規律作息,避免勞累,預防感染(勞累、感染都可能加重腎病);

5、配合醫生,學習腎病知識,做好自我管理,規律服藥,定期複查;

6、積極樂觀的心態,得了腎病不要自暴自棄,無非就是當別人還在透支健康,你就已經早早過上健康養生的日子,如果控制得好,說不定20年後你比別人更健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YExwG8BUMKGWtVODP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