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肝癌「幫凶」,可能藏在你家床頭和餐桌!一文幫你揪出

2019-11-10     家庭醫生雜誌

中國是肝癌大國,全球每年新發的肝癌病例,我國就占了一半以上。

著名歌手臧天朔、相聲名家師勝傑、香港演員沈殿霞、詩人汪國真,都是因為肝癌去世的。
別以為肝癌離我們很遠,其實一些致癌的元兇,就藏在你的身邊……

3種食物,多吃一口肝癌近一分

1. 淡水魚生

吃淡水魚生很容易感染肝吸蟲,有人僅吃過一次就中招。嚴重感染者晚期會出現肝硬化、腹水,甚至引發肝癌。

沾醬料、芥末等方法,很難殺死寄生蟲。要想肝臟不受「侵蝕」,一定要徹底煮熟再吃。

注意:

感染肝吸蟲後,易出現上腹脹、噯氣等不適,嚴重的還會噁心嘔吐、上腹部疼痛。

如果吃過淡水魚生,並且有這些症狀,建議到醫院做一下檢查(抽血檢查肝吸蟲特殊抗體IgG)。

2. 霉變食物

霉變食物易滋生黃麴黴菌。它分泌的黃麴黴毒素,毒性是砒霜的68倍,對肝臟有強致癌作用,屬於1類致癌物(明確致癌)。

平時發現食物發霉,一般很少人會吃,但怕就怕黴菌藏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 發苦、變味的瓜子、花生、玉米、豆類,吃到要立馬吐掉;
  • 紅薯表皮出現黑斑,薯心變硬、發苦,說明已經霉變;
  • 腌制食品(如酸菜、鹹菜、鹹魚等)也易藏有黴菌,儘量少吃。

3. 酒

喝酒傷肝,大家都知道。

酒精代謝產生的乙醇在體內積累,會導致肝損傷和炎症,引起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肝癌。

除了肝癌,大量研究證明,酒精還與胃癌、口腔癌、食管癌、胰腺癌、結直腸癌等多種癌症有關。

有人說「小酌有益」,但《柳葉刀》最新研究表明:飲酒很難界定安全限量,多喝一口,傷害就多一分!

除了飯桌上的食物,廚房裡一些物件,也暗藏致癌危機。

廚房4樣東西,天天用,致肝癌物被你吃下肚

1. 「超齡」筷子

用了太久的筷子,可能藏匿著很多致病菌,包括黃麴黴菌。所以,普通竹筷、木筷,用3~6個月就得更換了。

但是,如果環境潮濕或保存不當,即便用不久,也可能發霉。

所以,當筷子出現變色、長斑、彎曲變形、發出酸味等情況,特別是筷子頭顏色變深,說明已經變質了,趕緊丟掉!

另外,筷子洗凈後,頭朝上放乾燥通風處晾乾,有消毒櫃用消毒櫃,沒有的可以定期煮一煮、曬一曬。

2. 用太久的砧板

和筷子一樣,用久了的砧板滿是切痕,藏污納垢,簡直是天然的病菌「培養皿」,也容易滋生黃麴黴菌。

所以,建議砧板使用不要超過3年。

平時用完,應懸掛或直立晾乾;定期給砧板消毒,比如用熱水燙、撒鹽、食醋洗、暴曬等。

3. 久放的食用油

食用油開封后,即使擰緊瓶蓋,也隔絕不了和空氣的接觸。實驗發現,開封3個月的食用油,就已經嚴重氧化酸敗。

人在食用這種油後,可能出現嘔吐、腹瀉等食物中毒症狀,一些有害物質甚至致癌物也會在體內慢慢積累。

尤其是變質花生油,含有黃麴黴毒素,可致肝癌。

所以,一桶油開封后,儘量在3個月之內吃完。家裡人少或者少做飯的,最好別買太大桶的油。

一旦聞著有哈喇味,別可惜,一定要倒掉!

4. 長期不洗的油壺

除了食用油本身,油壺也可能藏著致癌物。

老油壺裡的油垢和殘油,很可能已經氧化酸敗。如果直接把新油倒進去,那麼新油很容易被污染,加快變質。

所以,一定要記得定期清洗油壺,至少每月一次,可用小蘇打清洗。

洗完一定要等乾燥後再用,倘若殘留水滴,也容易使油氧化酸敗。

最狠的肝臟「殺手」,可能就在你家床頭

看看你家床頭、床頭櫃,是不是放著各種藥品?當心,它們也可能是傷肝的元兇!

平時有點感冒之類的小病,有些人總是懶得上醫院,自己吃點藥應付。但俗話說「是藥三分毒」,首當其衝的就是肝臟。

據報道,目前至少有1000餘種藥物可引起藥物性肝損傷,增加患肝癌風險,常見的有:

· 抗結核藥物利福平、異煙肼等,紅黴素、螺旋黴素等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等抗生素;

· 阿司匹林、保泰松等鎮痛類藥;

· 抗精神病藥物,如氯丙嗪、奮乃靜;

· 抗抑鬱藥物,如阿米替林;

· 鎮靜藥,如苯巴比妥等;

· 降糖藥物,如優降糖、拜糖平等;

· 心血管用藥,如異搏定、安搏律定等;

· 一些抗甲亢藥物以及抗腫瘤藥等。

有些人以為中藥或者中成藥「溫和,毒副作用小」,其實不然。有些中藥如苦杏仁、毛豆根、青黛、川楝子、山豆根等,就能直接造成肝損傷。

當然,不是說這些藥不能吃,而是要注意:不管西藥還是中藥,都務必遵照醫囑和說明書服用,千萬別自己亂買亂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X5zU24BMH2_cNUgI6S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