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為移動支付網打造的輕閱讀欄目,關注移動支付行業一周熱點,涵蓋各大新技術創新及應用領域等。【點擊標題】可直接閱讀原文。
近日,央行發布《關於開展加強支付結算管理督查工作的通知》(銀支付〔2019〕177號)。根據177號文要求,央行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加強支付結算管理督查工作,現場督察2019年9月前完成。
對於這次督查,我們也來細細研究下,到底在查什麼,對產業有什麼影響。
8月26日,微信公開課在重慶智博會上順利舉辦,微信支付正式發布搭載掃碼器、雙面屏的創新型智能商業硬體「微信青蛙Pro」。在開放支持小程序、微信卡包的基礎上,微信支付還推出了「互動海報」等多個行業專屬新功能,實現「刷臉即會員」,真正建立起門店智能硬體入口與微信大生態的強大連接。
那麼青蛙PRO是怎樣的呢?憑藉新的青蛙PRO,微信支付下一步想做什麼呢?
8月28日,中國銀聯在上海召開雲閃付合作夥伴大會,公布了銀聯雲閃付APP、手機閃付的未來規劃以及雲閃付合作夥伴合作方案和激勵政策。
針對服務商,銀聯提供階梯式的用戶發展激勵機制,5萬用戶以下每戶18元,25萬用戶以下每戶22元,25萬用戶以上每戶25元,另外超過25萬新用戶還會一次性獎勵額外服務費95萬元。
2019年8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金融營銷宣傳行為的通知(公開徵求意見稿)》。
徵求意見稿中表示,金融行業是特許經營行業,不得無證經營或超範圍經營金融業務。金融營銷宣傳是金融經營活動的重要環節,未取得相應金融業務資質的市場經營主體,不得開展與該金融業務相關的營銷宣傳。但信息發布平台、傳播媒介等依法接受取得金融業務資質的金融產品或金融服務經營者的委託,為其開展金融營銷宣傳的除外。
當我們討論產業網際網路,一定程度上就是討論SaaS及其代表的to B服務模式。「賦能「是SaaS的核心,無論是三方支付機構還是其他金融科技企業,在其中並不直接經營用戶。產業網際網路時代,企業也將逐漸從經營產品向經營用戶演變。
近年來,我國SaaS市場規模保持穩步增漲。IDC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SaaS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23億元。2018-2021年,其年復合增長率預期將超過30%。
反電信詐騙、反洗錢、金融信息安全、刷臉支付安全,這些詞語在過去的半年多時間裡,不斷的出現在移動金融安全相關事件中。
11月5日,由北京移動金融產業聯盟、移動支付網聯合主辦的2019第四屆中國移動金融安全大會也將圍繞著一系列熱詞展開,重點討論哪些內容呢?
近日,宏圖高科(600122)發布2019年半年度報告。公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天下支付實現營業收入0.89億元,同比下降15.56%;實現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373.22萬元,同比下降208.76%。
天下支付的營收主要包括手續費及諮詢服務兩塊,2019年01-06月天下支付手續費收入0.89億元,同比下降15.56%,也就是說天下支付上半年諮詢服務為0,全部收入均來自手續費。
隨著交通移動支付的發展,手機廠商逐漸將NFC功能重視起來,並藉助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的腳步推動了NFC手機交通卡的發展。但實際上,除了基於手機廠商eSE全終端模式的手機交通卡之外,HCE小程序也是當下正在發展的一種方式。
HCE雖然輕量,其依賴的安卓APP並不容易推廣和獲客,這使得HCE在國內發展幾年仍然不見起色。
2019年8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發布新罰單,通聯支付網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東方付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被分別處以罰款73萬元和4萬元。
近日,合利寶母公司仁東控股發布半年財報,財報顯示第三方支付方面,總營收4.81億元,占總營收的80.96%,較之上年同期的3.30億元,增長了45.44%。
值得一提的是,與第三方支付業務增長成正比的是巨大的銷售和研發投入。
8月29日,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深圳外匯局印發通知,在前期前海試點的基礎上,在深圳市全轄開展資本項目外匯收入支付便利化試點。
根據試點政策,資本項目外匯收入支付由「先審後付」變為「先付後抽查」。
常用信用卡的朋友,多少都可能聽說過預授權。實際上,無論是信用卡還是借記卡,都能進行預授權業務。只是信用卡需要有足夠的透支額度,借記卡需要有足夠的帳戶餘額。
憑藉大量的用戶資源,第三方支付預授權一定程度上侵蝕著銀行卡的領地。伴隨著支付寶、微信支付在線下支付市場的崛起,在預授權運用最廣泛的酒店住宿領域,早有一些支付寶的ISV(獨立軟體開發商)、微信支付服務商能為酒店提供此類產品和服務。
近日,有部分銀行和支付機構被監管層約談,要求相關機構「審慎為開展P2P網貸業務的網際網路金融機構提供支付結算服務」。
據財新網報道,「監管要求在維持社會穩定的大前提下,一司一策,具體根據各家支付公司提交的方案執行,並且專門強調不能「一刀切」。」這給了P2P支付結算服務收緊留有一定餘地;而被清退的機構,主要是涉嫌違規以及挪用備付金。
8月28日,2019網絡安全生態峰會在北京成功舉辦,會上螞蟻金服副總裁芮雄文表示:目前支付寶有78%的交易通過指紋、刷臉完成。
在去年雙十一,支付寶首次公布了生物支付所占交易比例為60.3%,在10個月後的今天,生物支付所占比例增長了17.7%,如此大幅的增長讓人想起了支付寶去年的官宣:生物支付時代到來。
近日,持牌機構福建國通星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母公司新大陸發布2019半年報。報告顯示其上半年實現營收27.97億元,同比增長7.39%;其中由國通星驛負責的支付類服務收入達到11.73億元,同比增長27.52%,支付業務對公司整體收入貢獻占比達到41.93%。
其支付服務業務總交易量超7400億元,同比增長約17%,其中掃碼支付貢獻了較大增量,交易量同比增長323.62%,截至2019年6月,在公司單月發生的交易次數中,掃碼支付的占比已超過78%。
8月31日,無論是支付還是非支付人士,都應該被「ZAO」事件刷屏了朋友圈,很多人甚至這一天才知道,原來還有這種換臉軟體。該事件不斷發酵,最後波及到刷臉支付。
目前,刷臉支付發展正如火如荼,支付寶借「蜻蜓」飛升,微信支付持「青蛙」躍進。在市場不斷擴展的同時,也在不斷提升安全性,近期,支付寶也發布了《生物識別用戶隱私與安全保護倡議》,呼籲遵循「最小、夠用」原則,倡議生物技術應「規範、可控」。以行業龍頭身份,引導產業健康發展。
2019年,央行擬定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監管規則,在此新形勢下,移動金融機構如何做好個人信息收集和保護、開放模式下的信息和數據安全如何保障、刷臉支付如何平衡好安全與便捷?
藉此,北京移動金融產業聯盟、移動支付網將於11月5日在深圳舉辦以「安全合規 面向未來」為主題的——MFSC 2019第四屆中國移動金融安全大會,主題演講及報名通道已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