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網 作者 慕楚:4月8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聯合發布《5G消息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闡述5G消息的核心理念,明確相關業務功能及技術需求,提出對5G消息生態建設的若干構想。由於平台屬性以及多樣功能,許多人猜測,一旦5G信息運營起來,將對移動支付格局產生一定顛覆。或許運營起來是可以,但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5G信息是怎樣的
可以簡單的把5G信息當成運營商版的「微信」,許多功能和應用可以通過類似小程序的形式,在平台中呈現。還一種說法是,5G消息就是簡訊、彩信業務的全面升級,可以發送比後者容量更大、內容更豐富的消息。
下圖展示,用戶如何與應用之間進行簡單交互:
在《白皮書》中,對5G信息的定義是保持用戶原有通信習慣、充分集成電信業務的碼號體系、實名制、安全性、互聯互通和電信級服務質量的基礎上,以終端原生方式升級簡訊服務。所以這需要終端廠商參與,從終端底層進行支持。
在《白皮書》中,5G信息可以簡要的分成兩大功能,一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交互信息;二是行業客戶與個人之間的交互信息,名為Chatbot。就類似於微信當中人與人之間進行聊天,和人與公眾號、小程序之類的商業互動。
在「通關」《白皮書》之後,有許多信息是有待細化的。
5G信息待明確的幾點
1、是否有拒絕接受陌生人信息的功能。
目前的簡訊功能,任何人知道手機號碼便可以發送,如果沒有手機廠商提供的黑名單功能,電信詐騙提醒功能,是沒有辦法拒絕簡訊對用戶的觸達。微信是一個更加趨向於熟人社交的工具,基於熟人社交做支付延展更加具有可信度。
而5G信息如果不能給予用戶拒絕的權利,那麼去暢談進一步活躍5G信息,建立社交平台,這是不太可能的,畢竟現在已經不是那個通過簡訊溝通的2G年代了。
如果給予用戶拒絕的權利,那麼必然需要與傳統的簡訊模式區別開來,但是失去傳統的簡訊功能,用戶會使用5G信息嗎?
2、如何規範商業行為。
微信對於商業行為的約束是較強的,這降低了對用戶的騷擾,比如大多數公眾號每天只能發一次信息,而訂閱號一個月只能發4次信息,小程序如果用戶不打開、不預設操作提醒,也會打擾用戶。
在《白皮書》中表明,用戶第一次收到Chatbot之後,終端向運營商查閱校驗Chatbot詳情,如果沒有發生這一Chatbot,消息則會列為不可信,而不向用戶展示。也就是說,任何商業機構通過5G信息平台發送一條商業信息需要通過運營商系統校驗,只有在獲得運營商准許的方可以對用戶發送。由於運營商的運營模式所在,如果不成立單獨的審核機構,則會下發給營業廳,權限下發是否會造成審核能力下降,一些非法機構通過相應的途徑獲得特許,從而進行電信詐騙之類的違法犯罪呢?
此外,三大運營商各自為政,如果沒有統一的審核標準,商業行為對用戶的騷擾可能難以避免。
3、如何保障安全,規避電信詐騙。
電信詐騙是最近幾年的熱門話題,5G信息不能拒絕陌生人信息,不能規範商業行為,就可能進一步誘發電信詐騙,《白皮書》中對於5G信息觸達的描述中,表明如果用戶不在線,會以簡訊推送URL的信息內容。
此時,人們是否會想起那句電信詐騙的提醒「簡訊連結千萬不要點」,在長年的電信詐騙教育當中,人們已經對簡訊中的URL連結心存芥蒂。在使用5G信息中,如果用戶不在線,錯過了信息,用戶還需要冒著電信詐騙的風險去點URL連結,這是5G信息需要解決的。
商業機構進入5G信息生態嚴格,則遏制了生態的發展,如果門檻低,則可能導致網絡犯罪發生,而且5G信息豐富的應用環境,更加讓用戶難以識破犯罪行為。這非常考驗運營商的運營能力,而且是三個分而治之的運營商。
顛覆移動支付,5G信息需要解決的問題
回來再說對移動支付的影響,5G信息是存在顛覆移動支付格局的能力的,如果5G信息成為國民級應用,社交、電商、本地服務都可以在5G信息平台獲得,並且諸多主要的商業機構入駐5G信息平台以服務用戶,同時能夠確保支付環境的安全,5G信息不僅僅成為支付,還將成為生活服務的入口,那顛覆移動支付格局有何不可,但也有很多問題待解。
1、如何讓支付變的安全。2019年年末,簡訊嗅探成為安全領域關注的焦點,可以在三公里內威脅銀行卡安全,讓大眾對簡訊的警惕性達到了新的高點。目前在進行金融轉帳時,都需要通過簡訊驗證碼進行最後確權,截獲簡訊驗證碼進而進行盜刷成為了常用的方式。如果5G信息同時承載了支付的發起、支付的驗證,則將支付風險集中,這類似於早些年身份證就是銀行卡的風險。
2、如何讓支付變的便捷。從目前的交互動作來看,在5G信息平台上進行移動支付,需要調起支付應用,進而支付。比如支付寶已經入駐5G信息平台,用戶發送「支付寶」,然後5G信息調出支付寶應用介面,進而操作進行支付,這是不夠便捷的。再想像的便捷一點,5G信息平台擁有支付按鈕,點擊後調起應用而後支付,這與其他App的便捷程度也沒有多大提升。相比而言,運營商的負一屏就已經可以快速調出支付碼,這似乎更加便捷。
深究起來,5G信息是一個應用集成的平台,如果不單獨拓展用戶、商戶,其他移動支付的入駐,只是將入口開放給其平台,本質上來說,移動支付的用戶和商戶仍然是屬於支付應用本身。這與支付寶將支付碼開放給華為負一屏,華為Pay可以調開支付寶二維碼的性質是一樣的,5G信息與微信支付、支付寶的競爭並不在一個維度。
而從支付上來看,三大運營商都有自己的支付應用,移動和包、電信翼支付、聯通沃錢包,目前條碼支付也正在進行互聯互通,運營商大可將相應的支付應用內置於5G信息平台中,互聯互通實現之後,隨即對線下所有二維碼支付的支持。但另一方面,如果5G信息的支付屬性過強,這與同是5G信息平台推動者手機廠商的Pay類應用形成一定的競爭,5G信息聯盟可能瓦解。
但這一切,都是看運營商的運營能力,用戶願意用,商戶願意入駐,這是大前提,不然一切都是空談。不過現在看來,5G信息主要是運營商避免管道化命運,對網際網路企業的反擊。而從NFC時代,運營商推行相關NFC支付的情況來看,運營商的運營能力堪憂。先讓5G信息飛一會兒,或許才有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