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再忙,別給孩子吃「3種飯」,給腸胃很大負擔,影響孩子成長

2019-04-26     晴葉星空

同事張姐辭職了,我很捨不得,但是沒辦法,她閨女4歲了,體質差、總生病,從去年上了幼兒園,就沒消停過,上周去她家送資料,見到了可愛的小姑娘,有一對小酒窩,非常甜美,一直拉著我玩拼圖。

中午留下吃飯,張姐大顯身手,做了一桌子菜,很有全職媽媽的樣子,但是小姑娘在旁邊玩,磨磨唧唧不吃飯,孫姐說:「你先吃,我來喂她」,張姐一邊跟我吐槽,她閨女跟飯有仇,一邊盛了碗雞湯,泡上米飯,蹲在閨女旁邊一勺一勺的喂,還得意的跟我分享,湯泡飯就是她喂孩子的「法寶」。

看到這裡,我終於明白小姑娘為什麼長得瘦弱,還三天兩頭生病了,湯泡飯就是關鍵所在,小孩子「心肝有餘,脾胃不足」,消化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家長喂養稍有不當,很容易讓孩子脾胃虛弱。脾胃是生化氣血、津液,並輸送到全身的樞紐,一旦脾胃虛弱,不僅消化差、影響食慾,還會讓孩子體質變差、不長個。

家長再忙,別給孩子吃「3種飯」,給腸胃很大負擔,影響孩子成長

1、追著喂「飯」

現在的家長都比較「溺愛」孩子,尤其是奶奶帶娃,對孫子孫女「隔輩疼」,端著碗追在屁股後面喂飯,玩一會兒吃一口的情況隨處可見,但其實,這種喂養方式是錯誤的。吃飯時玩鬧、不專心,不僅會吸入過多空氣,讓孩子腹脹、鬧肚子,還有嗆咳的危險,而且影響氣血流向腸胃,無法給消化系統提供充足動力,不利於腸胃蠕動和消化液分泌,影響食物的分解消化。

2、湯汁泡「飯」

孩子的咀嚼能力差,如果仔細觀察,家長會發現孩子喜歡直接吞咽食物,所以干硬的飯往往吃不多,而用湯汁把米飯泡軟,方面吞咽,孩子就吃的津津有味,但是食物沒有被牙齒充分粉碎,沒有在口腔中被唾液酶初步分解,大大增加了脾胃的消化負擔,而且消化液被湯汁沖淡,會導致孩子胃腸功能紊亂。

此外,孩子的胃「小而脆」,湯泡飯的飽腹感強,會減少孩子的「飯量」,時間長了導致營養不良,而且不注意鍛鍊咀嚼能力,孩子面部的肌肉會發育可能會不對稱。

3、大人的「飯」

很多家長工作忙、圖省事,不單獨給孩子準備「兒童餐」,從加輔食開始就讓孩子跟大人吃一樣的飯菜,殊不知,「大人飯」中鹽、醬油等調味品多,孩子的味蕾非常敏感,過早的吃大人飯會讓孩子變得口味重、挑食,而且食鹽中的鈉會影響鈣質的吸收,耽誤孩子長個,另一方面孩子的臟腑功能發育不成熟,調味品會加重腎臟代謝、脾胃消化負擔。

想讓孩子長個子、少生病,消積食、促消化、調理脾胃很重要:

孩子處於生長發育的旺盛期,脾胃要給各個系統提供充足的營養,所以責任重大,家長要注意給孩子養護、調理。首先上面「3種飯」要遠離,飲食忌寒涼、油膩、甜膩,而且有必要準備一些雙低聚乳清,從添加輔食初期開始隔三差五給孩子沖一杯,也能把雙低聚乳清加入輔食、粥里喝,能促進消化系統處理食物,緩解積食、便秘腹瀉、消化不良、營養不吸收等胃腸問題。

孩子脾胃好、消化好了,食物中的營養能源源不斷的補充到身體各個系統,促進孩子身體發育,而且腸道免疫力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也會增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OHWB2wBmyVoG_1ZTK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