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月薪過萬,創業,賺大錢!已經是頭條中主流價值觀了,不過今天我要給大家潑潑涼水。
月薪過萬,也許是頭條的平均工資,在很多人看來輕輕鬆鬆,但是根據網上的調查,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工作5年以上的人中月薪過萬的也只占20%左右,其他二三線城市比例可能還要低一些。
而985大學,是眾所周知的好學校,尤其是前幾名前十的大學,更是當年很多人當年的夢想,但是你們知道當年的985畢業生,現在的情況嗎?
筆者同學就職於某大型軍工央企,是軍工裝備總裝廠,這是一座有幾十年歷史的老廠,在行業內地位無可替代,穩坐行業頭把交椅,壟斷了相關裝備的生產。最近國家大力倡導軍民融合發展,有一家民營企業也在做相關產品的而研發,但是還沒有產品,最近股票還暴雷了,跳槽過去的都很慘。
這樣一家公司,近十三年招聘的技術人員均為985或者「國防七子」中的211本科或者研究生,研究生甚至要求第一學歷,公司內還有清華定向本科生(定向生這裡不多介紹,一般分數比清華低,但是上華東四校——復旦、上交、浙大、中科大還是綽綽有餘的),上交等工科院校研究生也不鮮見,稱得上是藏龍臥虎,人才濟濟。
可就是這樣一個企業,其從業的技術人員工資卻低的可憐,無法滿足年輕人買房買車生孩子的基本需求,而且那種一眼看的到頭的絕望是很多心理還有一點不甘的人不能忍受的。於是3-5年的時間往往大批人離職。
很多人也許會問:「既然工資低,為什麼當初還來?」首先此公司坐落在一座還算不錯的區域中心城市,這座城市對區域的輻射力甚至大於其對本省的影響力。其次公司採用招聘策略套路極深,第一年給出較高工資吸引應屆畢業生,但是第二年工資不漲反降,或者連續多年不漲工資,基層人員工資低的可憐。
這種套路口口相傳,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後,逐漸難以為繼,人員大量流失後,招聘卻往往招不到人,兩難境地。
那麼這裡的985重點大學畢業生的待遇如何呢。舉幾個例子:
某A,某重點985大學本科畢業,工作10年,工資稅後4500左右(2019年),其妻子某大專畢業工資稅後6000,
某B,某重點985大學本科畢業,工作三年後,遇到企業效益差,工資到手3100(2013年),之後離職,去南方小廠,由於軍工企業產品特點,跳槽範圍較小,年薪約10萬,兩年後再次跳槽某企業,專門做國外相關產品配件,工資月30萬。
某C,某985大學本科畢業,工作6年,技術主管,工資3800(2013年),離職後工資1萬,2019年再次跳槽,年薪25萬
某D,某重點985大學本科畢業,工作10年,剛升職為技術主管,稅後6000,未婚
某E,某重點985大學本科畢業,自學IT知識,工作三年後調離部門做IT維護,項目研發為公司節省200W,後打算離職。領導加薪升職挽留,工資稅後7000多(2015),並解決愛人工作。一年多後堅決離職,年薪25萬(2017),目前信息不詳。
某F,某985大學本科碩士,工作5年後稅後5000,離職去南方發展,目前信息不詳。
某G,某211大學本科,工作9年,稅後4500(2019)
某H,某211大學本科,工作6年,稅後4000左右(2019)
某I,某重點985大學本科碩士,工作6年,稅後6000,後轉行去某企業,狀況不詳。
某J,某211大學本科,工作10年升為管理崗位,年薪約13萬元。
某K,某重點985大學本科畢業,工作5年升為管理幹部,工作10年後離職,目前狀況不詳。
某L,某普通本科畢業(較早也有普通學校畢業生),工作6年升為管理崗幹部,工作10年(2014年)後離職,之後多次離職,發展較差。
某M,某985本科,工作7年後離職轉行,狀況不詳。
某N,某211大學本科,工作3年後由技術轉質量管理,工作9年後離職去某民營主機廠,這家民營廠效益很差,發不出工資,N後來又離職,狀況不詳。
某O,重點985本科,畢業從事技術工作3年,後轉領導秘書,之後成為管理幹部,年薪13W。
某P,某985本科,工作20年,中層幹部,年薪20W。
這就是所謂那些重點大學畢業生的現狀,月薪過萬還很遙遠,前路茫茫無期。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第一份工作還是很重要的。當你工作5年10年後拿著5000元的工資,開著破捷達寶來或者科魯茲、卡羅拉一類的低端車,當年的同學大把年薪二三十萬,開著奔馳、寶馬、H9的時候,這種心情我想不是深處其中很難感同身受。
同學和我畢業後一直保持聯繫,平時的工作也很忙,看到最近網上對「年薪過萬」「35歲」「非985、211面談」「996」等討論,內心深感焦慮,作為名校畢業生,雖然有多年的工作經驗,但是依然混在基層之中,拿著較低的薪水,孩子車子都要花錢,學區房,補課班都不能少,現在基本月光,人到中年,倍感焦慮,自己明明是985重點大學畢業,可是做了近10年的技術崗位,月薪怎麼就還沒過萬呢?
我問他平時工作情況,得知這家國企所謂技術人員,乾的更多是打雜的工作,企業內大批關係戶,稍微複雜的工作都要技術部門搞定,小到位領導做PPT,統計表格,跑腿,辦事,修理計算機等,我覺得這樣的工作時毫無前途的,我也勸他儘快跳槽,可是他還是猶豫不決,怕「996」,怕年齡大,怕經驗不足,總之就是怕。
這些當年985、211畢業生,從事目前低薪工作能力是非常富餘的,可以說基本是埋沒人才,這是這些人學習時是好學生,本身聰明又好學;工作後是好員工,能力強還執行力強(聽話);可是為什麼會落入這般田地?
生活仿佛和他們開了個玩笑,他們天資聰穎,智力超群,上學時一直是「別人家的孩子」,可是畢業之後,進入國企,端起鐵飯碗,幾年之後,銳氣盡失,泯然眾人,整天為了衣食住行煩惱,幹著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拿著很低的薪水,他們不敢聯繫之前的同學,親人朋友問起自己的工資也閃爍其詞。
上天給了他們最好的禮物——聰明的頭腦,但是他們卻在毫無技術含量的工作中猶猶豫豫。他們缺乏勇氣。
這才是中國的現實,不僅僅是普通人月薪過萬很難,就算是985,甚至重點985,甚至清華畢業,工作十年月薪幾千塊的也大有人在。
他們不可說不聰明,但是他們的人生卻定格在一個國企「鐵飯碗」上,所以,頭條月均過萬,是不現實的。
也許有人會說,不是那麼多跳槽後年薪二三十萬的嗎?不是也有工作20年年薪20W的嗎?當然有,不過不是每個人性格都適合跳槽,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南下小公司,轉行,創業等,這永遠都是少數人的遊戲。
當李嘉誠說,「我一想到打工一輩子的前景,我就決定創業了」,的確,跳槽到創業是不可避免的過程,人心永遠是不知足的,筆者三次跳槽,目前也有創業的衝動,可是衝動代表能力嗎?
當年的985,很多人尚且拿著幾千塊的工資,普通人 3000塊錢的工資沒什麼可恥的,慾望是無法滿足的,你的慾望總有一天會超出你的能力。寫到這裡,筆者已經按捺住了辭職創業的衝動,決定在干幾年自己開個便利店養老了。創業還是以後再說吧!
現實中的人,要麼學歷普通,能力一般,那些985畢業也有大量的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缺乏勇氣。月薪過萬,距離多數人還很遠很遠!
所以,當年的985,現在的你們,月薪過萬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