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實施「冬病夏治」確保群眾清潔過「暖冬」

2019-10-17   魅力晉城



我國傳統中醫療法有冬病夏治一說,其實對一些「城市病」,這套療法依然適用。對於冬季清潔取暖問題這個「冬病」,我市早行動、早部署,實施「冬病夏治」,將庭院管網改造,未供暖地區接入集中供熱管網建設等工作作為重點民生工程來抓,利用工業餘熱為附近村莊集中供暖,使村民告別了燒煤取暖的歷史,讓更多群眾清潔過「暖冬」。



袁繼曾是三甲鎮北李村人,今年已有80歲的高齡,由於孩子們常年在外工作,家裡只有他和老伴兩個人。每年老兩口最發愁的就是過冬了,一個冬天下來自己受了累、花了錢,可家裡還是不暖和。他說:「以前燒土鍋爐,太麻煩了,每天要燒炭、攏灰,有時候還得用柴燒,燒不著。白天燒暖和了,到了晚上家裡邊就變冷了。屋裡不暖和,有時候腿凍得還抽筋呢。」

去年8月份,北李村實施集中供暖,老兩口第一批報了名。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去年11月,他們終於享受到了集中供暖,過了一個溫暖舒適的冬天。提起去年冬天,袁繼曾老人就笑開了花:「家裡是恆溫,每天都能達到二十四、五度。從外面進來以後,就得脫外衣。這是老百姓幾十年想都不敢想的大好事,太實惠了。」



其實,讓村民們接受這種供暖方式,其實並不容易,大家最擔心的還是費用問題。為此,北李村支村兩委幹部挨家挨戶走訪、談心,給村民好好算了一筆經濟帳。「之前燒鍋爐,每家每戶光用炭就得4000多元,大暖接通以後取暖費只收2000多元,這樣很合算。最主要的是冬天暖和了,省勁兒了,乾淨了。」這是三甲鎮北李村黨支部書記郜建武掛在嘴邊的話。

經過不斷努力,北李村253戶用上了集中供暖,覆蓋率達65%。清潔供暖的使用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真正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在沒有安集中供暖以前,家家戶戶都有煙囪,滿天黑煙。現在晴天白雲,感覺空氣相當不錯。」村民栗志明說道,「現在屋裡乾淨了,街也乾淨了,感覺寬敞了,心情也特別好。」



據了解,三甲鎮集中供熱項目供熱能力達50萬平方米,供熱範圍輻射三甲北、三甲南、長壽、北莊等九個村、3800餘戶居民。去年接入區域供熱23萬平方米,今年將全力以赴完成剩餘工程量,讓更多的村民享受到清潔取暖帶來的實惠和好處。「截至目前,我鎮已有1900餘戶申請入網,1300餘戶繳納二次網建設費。今年計劃完成2200戶,完成入網面積50萬平方米。為保證群眾早日享受到集中供熱,鎮政府總體統籌,積極推進工程進度,力爭早日完成任務,改善人居環境。」三甲鎮組織委員張建軍堅定地說。



推進冬季清潔取暖,一頭牽著百姓冷暖,一頭連著藍天白雲。2018年,我市在馬村、東城、三甲等有條件的鎮村率先推進工業餘熱供暖,新增供暖面積190萬㎡。今年在穿著襯衫的時候就開始考慮群眾冬天供暖問題,將集中供暖工程與企業節能降耗、大氣環境改善等工作統籌考慮。5月份開始農村冬季取暖清潔煤球供應工作,7月份城市供熱管網向城郊延伸,大力推進清潔取暖工程,農村清潔取暖覆蓋率達到55%以上。這項工程的實施,將徹底告別家家戶戶煙囪冒煙的歷史,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實現工業企業節能降耗、民生供熱、大氣改善等多方共贏。

來源:高平市政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