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的這個隱藏福利,90%的人都還不知道

今天的文章來自菜導團隊的菜保小姐姐~

核心提示:很多東西不用的時候不去了解,等真正用到的時候卻已來不及。希望大家抽點時間看看這篇文章,沒準關鍵時候能幫到你。

上周,菜保和大家探討了空巢老人的話題。

但實際上,人到老年的無奈,不只有「空巢老人」無人照顧的淒涼,更有 「候鳥老人」迫於現實的離鄉背井。

菜保身邊的同事,在結婚生子後,因為自己要上班無暇照顧小孩,所以都會選擇把父母接到自己的城市,讓老人幫忙來帶娃。

也有的擔心父母在老家沒人照看,所以等自己在大城市安頓下來了以後,也會把老人接過來一起住。

父母們畢竟年紀大了,讓他們離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家鄉,到一個陌生的城市來長住,也難免會因為各方面的原因而引發一些病痛。

但老人的醫保都是交在老家的,在陌生的大城市怎麼看病,能不能用醫保看病等問題,就成了不少人頭疼的事。

不只老人會這樣,有的年輕人經常在各個城市漂,也會產生在外地看病該如何走醫保報銷的問題。

好消息是,這些問題已經有對應的解決辦法了!

1

我們說的在外地看病,專業一點的說法就是「異地就醫」。

那麼首先我們要知道,怎樣界定這個「異地」。

只要交了社保,那麼我們手上都會有一張社保卡,看看卡上的蓋章是出自哪裡的社保機構,有的是市級的,有的是省級的,這也就是我們的「參保地」。

參保地之外的地區,就是異地。

關於解決異地就醫的問題,以前是需要出院以後再憑各種票據到參保地進行手工報銷的。

但其實,早在2017年底就基本實現了全國範圍內醫保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就更不在話下了。

直接結算什麼意思呢?就是符合規定的人群,事先做了一定的準備後,就可以在異地就醫結算的時候,直接扣除掉可以報銷的部分。

也就是說,不需要先墊付再報銷,也不再需要像原來那樣兩地跑了。

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132萬人次,是2017年的6.3倍。

而且目前跨省住院患者超過500人次的定點醫療機構,已經全部接入異地就醫結算平台,縣級行政區基本實現全覆蓋。

所以不管是從百姓的需求,還是從政策的落地來看,這都已然是一個普遍性且將越來越普遍的利民舉措。

那麼,所有人都能享受這項政策嗎?享受之前要做些什麼?具體又是如何報銷的呢?

別著急,菜保一個個來解釋。

2

文章開頭提到的隨子女遷移的「候鳥老人」,屬於異地長期居住人員,這類人自然是可以享受這項政策的。

還有另一種「候鳥老人」,他們常年在外地工作,醫保也是在外地繳交的,但他們退休以後回老家定居,屬於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也可以享受。

再來,有些人雖然工作單位在A地,醫保在A地繳交,但被公司委派,長期駐紮B地工作。這屬於異地常駐工作人員,也屬於政策惠及人群。

還有另外一種所有人都可能遇到的情況,工作和居住都在A地,醫保交在A地,但所患的疾病憑A地的醫療條件無法治癒,必須轉移到醫療條件更好的地區治療。

這屬於異地轉診人員,同樣也可以享受。

所以,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其實主要針對的就是這四類人群。當然,大前提是他們交了醫保。

有菜友會問了,如果我到外地短期旅遊或者出差時,突發意外或重病需要就醫,不能享受這項政策嗎?

這就要分情況了,有的時候可以享受,但有的時候享受不了,這個我們等下再說。

根據人社部2017年的數據,異地就醫結算的人員中,異地轉診人員占比49.1%、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占39%、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占10.3%、常駐異地的工作人員或者是在外地的急診就醫人員占1.6%。

所以異地直接結算的政策最利好的,是年老的以及重病的患者。

3

那是不是說,以後不管在哪,病了去醫院刷社保卡就行了,就跟在老家醫院一樣方便呢?

不是的!

請大家記住這十個字:「先備案,選定點,持卡就醫」。這三個前提條件,缺一不可。

首先要在參保地的醫保機構辦理跨省異地就醫登記備案。

主要就是提交一些基本資料和一張異地就醫的登記表,說清楚你是出去常駐還是異地安置還是轉診等,並說清楚你要去往哪個地方。

不過現在不少城市已經開通了APP、微信公眾號等網上辦理渠道,可以進行電子備案,部分城市可以電話備案,方便了不少。

如果沒有的話,就得線下辦理,自己又不方便的可以委託別人代辦,但事先要諮詢清楚所需的材料,省得白跑一趟。

之後,你就可以在社會保險網上查詢系統(網址:si.12333.gov.cn)上查詢到備案是否成功。

如果是臨時在外地,遭遇突發情況要住院的話,只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電話或網絡渠道進行備案的話,到時就可以直接結算。

但有些地區沒有這種便捷渠道,或者如果超過了時間限制,就只能事後再手工報銷了。

還需要留意的是,備案分為長期的和臨時的,這兩種備案的有效期是不一樣的。

有些地區在備案時需要採集1—5個定點醫院,有的地區則不加限制,比如廣州。

但是不管有沒有限制,大家備案之後也是要在社會保險網上查詢系統上看看,你所要去往的地區到底哪些醫院是全國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定點醫院,不是定點醫院的不行。

在這之後,到定點醫院就醫一定記得拿著社保卡。

社保卡不僅僅是你身份的憑證,更是你異地就醫時唯一的直接結算憑證。

此外,大部分地區的省內異地就醫也是像上面一樣的步驟,不過部分城市已經實現了省內就醫免備案了。

還有一種情況較為特殊,如果是異地轉診的話,還需要一份特殊的資料——轉診證明。

但是這個證明可不是想開就能開,畢竟如果人人都能隨意轉診,那大家都會想去資源好的地方就醫,這樣就直接加重了醫療資源的不平衡。

所以,一定是當地的醫療水平沒法治了,這個證明才能開下來。而且醫生如果亂開轉診證明的話,是會被處罰的,就更不可能讓你想開就開了。

如果沒有轉診證明,自行去外地就醫的話,不僅不能直接結算,到時候你回參保地手工報銷時,報銷的比例也是會大打折扣的,甚至有些地區直接就不給報銷了。

在這一點上,大家一定要留個心眼。

當然了,願意自費的土豪,或者有商業保險承擔費用的除外。

4

說到這裡,還剩一個重要的問題沒解決:到底如何報銷?

首先,大多數城市都還只是針對住院費用,門診費用只有少數的幾個城市實現了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比如長三角地區。

因為門診涉及的科室更多,報銷政策差別更大,而且結算的效率需要更高,所以暫時還沒法全國直接結算。

另外,至於具體怎樣報銷,大家記住這幾個字: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就醫地管理。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報什麼,比如藥品、診療項目、服務設施等能不能報銷,是要根據你看病地區的目錄來劃分的。

而報多少,比如報銷的起付線是多少,報銷比例、報銷上限多少,這些是根據你參保地的政策來定的。

這個好理解,如果外地人都來上海看病,整體來看,他們交的醫保沒有上海人多,卻和上海人享受一樣的政策,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此外,異地就醫時,如果你需要查看醫療信息記錄,或者醫療費用出現什麼問題的話,這些服務和管理就由異地的醫保機構來提供。

5

最後,菜保還有幾個小細節要提醒下大家。

在你異地就醫備案的有效期內,如果你要回到參保地去使用的話,需要先把備案給撤銷了。因為你備案了,信息其實就已經轉移過去了。

還有很多人疑惑,新農合能不能享受這項政策。其實,新農合也是醫保的一種,所以必然也在這項政策所覆蓋的範圍內。

再有,在醫保這個問題上,每個省市的政策細節都不盡相同。

上面只是說了普遍的情況,具體的一些細節問題,還是事先諮詢下當地的醫保機構為好。

12333這個電話,大家可以先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關於異地就醫的問題,菜保今天就說到這。

最後囉嗦一句,其實在醫保之外,如果你有買商業保險的話,也是不受就醫地的限制的,而且如果真得了啥比較嚴重的病,只靠醫保也是不夠的……

所以,趁年輕,還是建議提早做好自己的保險規劃。

如果不懂怎麼買,可以添加菜保的微信18922103711,找菜保聊聊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ANwWmwBUcHTFCnfIoK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