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2023中國工業自動化行業市場發展一覽:國內企業加速實現國產替代

2023-08-14     趙玲

原標題:【市場分析】2023中國工業自動化行業市場發展一覽:國內企業加速實現國產替代

內容概況:我國製造業蓬勃發展,帶動了工業自動化技術地廣泛應用。此外,人力資本的不斷增長,市場對產品品質、製造精度需求的提升,也都帶動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的日益增長。2012年以來,我國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總體呈上升趨勢,2022年我國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約為2820億元,同比增長11.5%,保持較快增長態勢。

關鍵詞:工業自動化、工業軟體、自動化設備

一、工業自動化包括四類產品,分布在工業企業四個層級

工業自動化是機器設備或生產過程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預的情況下,按預期的目標實現測量、操縱等信息處理和過程控制的統稱。工業自動化的體系結構主要包括自動化儀表、控制系統、工業軟體、企業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等四類產品,分別分布在工業企業的現場設備層、過程控制層、製造執行系統層和企業管理層等四個層級。現場設備層是指企業利用傳感器、控制閥等,實現感知和執行生產過程的層級:包括傳感器、現場儀表和執行機構(如控制閥、電機)等;過程控制層是指用於工廠內處理信息、實現監測和控制生產過程的層級:包括集散控制系統(DCS)、安全儀表系統(SIS)等;製造執行系統層是面向工廠或車間生產管理的層級,包括先進過程控制(APC)、製造執行系統(MES)等;企業管理層是面向企業經營管理的層級,包括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等。

二、工控安全受到國家高度關注,政策推動本土工控產品發展

工控安全事關國家工業安全,具備國產替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工控產品作為工業生產的「神經中樞」,一旦出現問題就會造成較大的工業損失,甚至會危害國家工業安全,在當下貿易全球化趨冷的背景下,工控產品的國產替代具備很強的必要性。近年來我國相關單位積極出台政策支持工業自動化發展,推動核心工業產品國產化突破,為本土工控產品的長遠發展提供政策護航。

三、OEM市場占比過半,礦業、冶金、化工市場增速同比增長超過20%

工業自動化行業上游為自動化硬體、軟體製造商,目前國內工控上游仍由外資主導,但隨著國內企業技術實力增強,市場占有率在不斷提升,國產替代處於加速階段;行業中游可分為偏向渠道的產品分銷商和側重技術應用的系統集成商;行業下遊客戶分為OEM型和項目型,其中,OEM型市場主要面向批量生產自動化和智能化製造裝備的客戶,項目型市場是指工程整體自動化系統的設計和實施;OEM型市場包括工具機、風電、電子製造設備、紡機等;項目型市場包括電力、化工、市政、冶金等領域。

據統計,國內工控OEM市場的需求占比為51.1%,項目型市場的占比為48.9%。受出口拉動、成本驟增、缺貨恐慌、項目前置、能源戰略、「雙控」等多維度因素作用下,2021年國內OEM行業整體自動化市場同比增長率超過了25%,項目型自動化整體市場同比增長率也超過了15%,項目型市場中,礦業、冶金、化工同比增長超過20%。

相關報告:智研諮詢發布的《2023-2029年中國工業自動化行業市場行情動態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四、行業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市場規模穩步提升

我國製造業蓬勃發展,帶動了工業自動化技術地廣泛應用。此外,人力資本的不斷增長,市場對產品品質、製造精度需求的提升,也都帶動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的日益增長。2012年以來,我國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總體呈上升趨勢,2022年我國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約為2820億元,同比增長11.5%,保持較快增長態勢。

從細分產品份額上看,自動化控制系統包括控制系統、驅動系統、運動系統、反饋系統、執行系統以及其他六大類子系統。其中,反饋系統、控制系統和驅動系統市場份額最大,分別占比23.6%、21.6%、20%。

五、國外企業在高端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國內企業加速實現國產替代

我國的工業自動化行業主要採用技術引進的方式,自主開發起步較晚,因而許多技術都落後於已開發國家。國外廠商依然占據著國內以大型項目、複雜項目為代表的高端市場主要份額,並提供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綜合性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如西門子、ABB、霍尼韋爾等全球領先的企業在國內市場上具有更大的競爭優勢。

近年來,國內企業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以及相關產業政策的支持下,匯川技術、偉創電氣、信捷電氣等生產企業具有一定的優勢,同時國內還出現了一大批技術過硬,服務能力較強的系統集成與服務商,國內頂尖供應商在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已取得突破,並在高端市場逐漸站穩腳跟。

六、工業自動化行業趨向產品一體化、網絡化、總成化及智能化控制

1、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向一體化、網絡化發展。作為新型的PLC,OCS(一體化控制器)的開發和應用具有結構簡便緊湊,安裝更加方便的優點,它的出現讓PLC的控制線路更加清晰。OCS不同於傳統的PLC,它的出現有效集合了包括HMI、FO在內的多個控制器設備的優點,OCS有效將它們集成一體,實現了人機互動,使技術人員在操作時更簡單也更便捷。作為可編程的邏輯控制器,它在未來將向著一體化、網絡化的方向發展,在實現人機介面的過程中,採用的是HORNER編程平台,使用起來更加快捷,十分受企業青睞。另外,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藉助計算機技術也讓PLC的發展之路更加廣闊,當前不論是控制終端還是傳輸速度都有大幅提高,並且在未來還會向更加智能和高效的方向發展。

2、新型現場總線控制系統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讓新型現場總線控制系統得到了發展,由計算機控制的系統經過了這樣幾個發展階段,即基地式氣動儀表控制系統、組合式儀表控制系統、數字計算機集中式控制系統和DCS,經過了一系列整合發展後,當前控制系統開始向總線控制的方向發展,簡稱FCS,FCS在未來還會結合網際網路技術不斷發展壯大,讓總線控制系統廣泛應用到工業控制的各個領域,憑藉更高的靈活性、更好的準確性、更快的傳輸速度應用到更廣的領域,占據更高的市場地位。

3、智能化控制的發展。智能化的提出引領了各個領域的變革,它是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它採用了人工智慧理論、學習算法、先進技術,使設備能夠模擬人類智能的某些特性和功能。工業智能化控制是在人工智慧的基礎上提出的控制方法,主要表現在機械設備自動控制的多功能化方面。通過乙太網和Web技術實現開放型分布式智能系統,基於網絡通用的TCP/IP四層協議族,提供高度模塊化、分布式技術和可反覆使用的工業控制方案。比如:新一代的固態傳感器和智能變送器向微型化、高精度、低功能、智能化方向發展,智能閥門定位器由高集成度的微控制器控制,對所有控制參數都可組態,實現線性、分程控制、等百分比、快開等特性修正功能,並能實現智能化。

智研諮詢專家團隊精心編制的《2023-2029年中國工業自動化行業市場行情動態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重磅發布,《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及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工業自動化行業未來的市場走向,挖掘工業自動化行業的發展潛力,預測工業自動化行業的發展前景,助力工業自動化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本《報告》從2022年全國工業自動化行業發展環境、整體運行態勢、運行現狀、進出口、競爭格局等角度進行入手,系統、客觀的對我國工業自動化行業發展運行進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3年中國工業自動化行業發展趨勢。《報告》是系統分析2022年度中國工業自動化行業發展狀況的著作,對於全面了解中國工業自動化行業的發展狀況、開展與工業自動化行業發展相關的學術研究和實踐,具有重要的借鑑價值,可供從事工業自動化行業相關的政府部門、科研機構、產業企業等相關人員閱讀參考。

智研諮詢是中國產業諮詢領域的信息與情報綜合提供商。公司以「用信息驅動產業發展,為企業投資決策賦能」為品牌理念。為企業提供專業的產業諮詢服務,主要服務包含精品行研報告、專項定製、月度專題、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產業規劃等。提供周報/月報/季報/年報等定期報告和定製數據,內容涵蓋政策監測、企業動態、行業數據、產品價格變化、投融資概覽、市場機遇及風險分析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9f36fcc303adac1f67fdc09ed2d84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