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3大「慘敗酒」,省內明明家喻戶曉,為何走出江浙卻無人問津

2022-06-27     麟大官人

原標題:浙江3大「慘敗酒」,省內明明家喻戶曉,為何走出江浙卻無人問津

中國釀酒史,白酒起於四川,黃酒起於浙江。

作為我國第一個最早走進全民小康的省份,浙江經濟發達,遍地富豪,是所有人對浙江的印象。

如今白酒在酒水市場上,可以說橫行霸道,而經濟富庶的浙江,更是各家白酒品牌的必爭之地。面對來勢洶洶的白酒,浙江的黃酒企業沒能挑起大梁。

雖說浙江白酒產量少,黃酒產量多,本地人的消費習慣也大多以黃酒、青梅酒居多,但也沒抵擋住外地白酒品牌的強勢入駐。

浙江人一直以會做生意聞名全國,按說浙江黃酒不該如此手無縛雞之力,更不該如此寂寂無名,但事實勝於雄辯,浙江黃酒的確只在省內人盡皆知。

其中這3款酒最慘,省內明明家喻戶曉,但走出江浙卻無人問津,在這場與白酒的市場之戰中,以慘敗退場,原因何在?

會稽山

會稽山產自紹興,紹興是中國黃酒起源之地,當地的鑑湖是紹興的「母親河」,微量元素豐富,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元素,用它釀造出的會稽山酒口感更純正香氣馥郁酒體柔和

它還被稱為中國黃酒「活化石」,在民國的時候便有了「第一交際酒」的稱號,也屢次在國際舞台上獲得獎項,在浙江當地一直都是口碑第一的存在。

不過它的命運卻並不安穩,去年年底和今年4月份,兩場大火讓它受盡磨難,而且近幾年一直在接觸收購方,或許幾年之後,就不再是浙江名酒了吧。

古越龍山

它是我國第一家上市的黃酒公司,我國唯一一款國宴專用黃酒,也是唯一入選500強的黃酒企業,堅持手工釀造,酒香低沉細膩,口感醇厚略帶苦味,被譽為「東方名酒之冠」。

許多酒友都說它可以代表黃酒行業的發展,也是黃酒行業發展的縮影,可見它的品牌影響力是非常強的,只是與白酒行業相比,在如今的形勢下它還是望塵莫及。

對於外地酒友來講它可能比較陌生,也想不到它身上竟然有如此多第一、唯一的名頭,但在浙江省,它可是當地酒友的酒桌常客。

塔牌紹興酒

塔牌同樣是我國十大黃酒品牌之一,也來自於鑑湖上游,堅持手工釀酒,秋收的糯米在冬天釀成酒,採用蠟白圓潤糯米,煮成米飯十里香,酒色光亮鮮艷,酒味軟綿醇厚滿口舒適

最初塔牌在1985年之前製作紹興黃酒出口,主要是面向東南亞國家,而有些地方又要求必須是傳統工藝手工釀造,這才使得塔牌的手工釀造保留至今。

雖然如今塔牌在浙江的影響力沒有古越龍山和會稽山那麼大,但它的出口量依舊穩居業界前列,在當地的忠實酒粉也不少。

看得出來在浙江省內,這3款酒的受眾也好,群眾基礎也好,或是影響力也罷,都是首屈一指。只因現在大多是白酒主場,便只能漸落下乘。

而且作為全國數一數二的經濟大省,各種酒局是免不了的,在這些場合里,白酒相比黃酒,更具影響力。所以這3款酒雖說是我國黃酒中數一數二的品牌,依舊是走不出江浙。

其實放眼全國市場,與浙江這幾款酒有相同境遇的不止黃酒,像名酒輩出的川貴二地,許多酒質好的白酒,也同樣面臨著省內喝的人挺多,但省外名氣不大的困境。

就像四川的小角樓,別看如今在全國名氣不大,但曾經也是白酒中的百強企業,而且在川地暢銷二十餘年,口碑都是靠銷量一瓶一瓶壘起來的,但就是在省外火不起來,可惜可嘆。

還有貴州的木台厚道酒,也是這樣尷尬的存在。剛一出世,就在當地小範圍火爆過。但它卻沒有趁機做宣傳,向省外擴張,只是默默提升酒質,深耕當地市場。

釀造人是國家級評酒師馮小寧,從小跟隨茅台老廠長李興發學藝釀酒,如今也是茅台八仙之一。對於釀酒要求極其嚴苛,工藝和原料的選擇都與茅台同源,全程親自參與把控。

大曲坤沙法的釀造,3年基酒配以小批量勾調5年以上窖藏,都彰顯著馮老師的用心,這也使得它口感「茅香」十足的同時,入口更醇厚柔和,讓許多初嘗醬酒的酒友也能很快適應。

大家還知道其他浙江的好酒嗎?可以分享在評論區哦!我是麟大官人,一個每天認真更新美食知識和技巧的博主,如果您覺得看完我寫的文章對您確實有一點幫助,歡迎您關注我每天學習更多知識,麟大官人非常感謝您的厚愛!美食的道路上一起加油吧!!

(本文由「麟大官人」原創製作,未經授權嚴禁搬運抄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9ca2417b455da2694394a01ec985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