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飛行員擊落美機創新紀錄,24年後被俘飛行員拜訪:你是英雄

2023-12-14     聃者徐史也

原標題:王牌飛行員擊落美機創新紀錄,24年後被俘飛行員拜訪:你是英雄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軍經常派出他們的先進戰機不顧中國警告侵犯中國領空,由於美國在南越部署有空軍基地,所以海南島就成為了美軍的重點照顧目標,

「美軍部署在越南的主要是F-104C型戰鬥機和「鬼怪式」戰鬥機,特別是F-104C型戰鬥機,它自帶雷達,除了速度快和飛得高以外,還帶有火炮,還攜帶4枚當時非常先進的「響尾蛇」短程空對空飛彈,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超音速戰鬥機。」

一個剛從廣州市黨機關被選來做飛行員的新兵—高翔說道。

「與我們的殲6戰鬥機比,F-104C處於絕對優勢。大家心裡都憋著一股勁,想要在交鋒的時候,把F-104C打下來。」

這是他來到這裡看到的第一次一觸即發的空戰。他心裡很激動但是又很憤怒,激動的是終於可以和美軍面對面作戰。憤怒的是美軍居然這麼肆無忌憚地向中國挑釁。

但是剛來到這裡他就可以近距離觀察到美軍的空軍戰鬥機與中國空軍戰鬥機的差別,這讓人很驚訝。

由於美軍飛機性能占優,所以經常用一種「擦邊球」戰術來針對我們的戰鬥機,在不發生空戰的情況下,美軍戰機的飛行路線與其說是在秀戰機性能,不如說是在近距離挑釁。這種「擦邊球」戰術會嚴重干擾我軍飛行員的視線,非常危險,但很多時候我們只能忍。

高翔想找出可以與之對抗的辦法,他很想與美軍戰機面對面來一次較量。終於,在1965年9月20日,機會終於到來了。

情報顯示兩架「鬼怪式」戰鬥機沿著海南島西岸飛行,侵入了我國的領土上方。「滴滴滴」我軍機場的戰鬥警鈴響了起來,高翔和僚機飛行員接到了戰鬥命令。他們立馬穿好裝備準備登機。

「這兩架戰機好像不是『鬼怪式』,可能都是F-104C,你們小心點。」師政部主任語氣沉重地對高翔和僚機飛行員這麼說道。

「我當時很激動,加入海軍航空兵10年了,終於等到了真槍實戰的機會,不管他們派出幾架,這個駕駛機有多厲害,請祖國和人民放心,我們一定完成戰鬥任務!』」這是高翔在後來的採訪中回憶此事時說道的。

他的話語仿佛又讓我們看見了一個青春昂揚又充滿壯志的熱血少年的樣子。

隨著信號發出,高翔和僚機呼嘯著飛上了藍天。透過窗戶,一層層薄紗似的雲被他們的戰機破開,視線變得沒有之前那麼明朗了,高翔剛開始什麼都聽不到,只是感覺到一陣輕微的眩暈。

但是這眩暈只是短暫的,他感受到身體有些輕飄飄的,因為要上戰場了,未卜的結果正等著他們。他清楚地感覺到自己的心在急速地跳動,身體也變得輕快起來。

這樣的感覺並不讓高翔感到陌生,每一次坐上戰機他都有這種感覺,他清楚地知道那是他在興奮。對於未知的害怕也被這種蕩漾的心情慢慢沖走了。

等他們正式開始與美軍的戰鬥機作戰時,僚機突然慌張地問高翔:「怎麼就一架?」高翔說:「管他幾架,你注意警戒,我把看到的這架打下來再說!」

然後,高翔迅速地跟在美軍的戰鬥機的後面,按道理說,以我軍殲6戰鬥機的速度,是不可能追上F-104C的,但是這架美軍戰機似乎並沒有注意到從下後方畢竟的殲6沒有加速逃離。

高翔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以為這是美軍在挑釁,畢竟以前干過等我軍戰機逼近後突然加速的行為,血液往他的太陽穴上沖,他強壓了下去,很快地鎖定了目標,往前沖,等距離敵機只有291米的時候,他才開火。

成串的炮彈從3根炮管中接連不斷地向美軍的戰鬥機掃去。等到美軍的飛行員發現時,已經為時已晚,兩架飛機的距離越來越近,高翔的炮火就沒有停過,他們之間一度只相隔39米時,美機左翼被擊中,凌空爆炸。

花朵似的火焰向四周擴散,高翔見狀,趕緊猛拉操縱杆,避開對方飛機,擦著機頭飛離了現場。但是因為距離很近,高翔的飛機也受到了損害,好在,人沒有受傷。

高翔小心翼翼地將飛機開往我軍的基地,和僚機一起安全著陸。

當時,美軍本來派出了兩架F-104C,但是有一架臨時出了故障,所以就先飛回去了。

這是美軍的F—104C型戰機設計製造出來以後,第一次被我軍擊落,我國海軍航空又一次以劣勢裝備戰勝了美空軍的優勢裝備。打破了美空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由於這屬於我國的軍事機密,所以高翔擊落先進敵機的事就沒有宣傳出來,直到2010年,殲—6完全退出我軍現役後,才被報道出來。

高翔在我國空戰鬥史上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事後,他接受採訪說:「我有一腔愛國熱情,和誓死保衛祖國的拚命精神,所以我誰也不怕!」

很多年過後,當時被高翔擊落俘虜的美軍駕駛員菲利普·史密斯來到中國提出想見一見高翔,在有關組織的安排下,1989年10月,他們見面了,史密斯三步並作兩步向前,雙手握緊了高翔的手,說:「高先生,多年來我一直想到中國向您祝賀,因為你能用那樣的飛機將我打下來,一定冒著極大的風險,所以你是英雄!」

高翔雖已經退役,但是他的戰鬥精神會被我們所傳承下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924d388268dc7f288d804df0e3ddf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