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第一次生產的媽媽們來說,對產房可能是好奇而又恐懼的,產房裡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生產真的會很痛嗎?
一起來聽聽丁香媽媽星球的媽媽 @七月媽媽的故事吧。
作為一胎媽媽,直到催產入院的前一刻,我對生產對產房經歷都是期待、緊張又有些迷茫的。產房是什麼樣子,生產的過程是怎樣的,孕婦帶入產房的物品又是怎麼使用的。我將我的生產經歷梳理成生產流程分享出來,希望對一胎媽媽們有些幫助。
我生產的醫院產房是獨立在 5 樓,病房在 7 樓。踏入產房映入眼帘的是衣物更換區,先要更換潔凈拖鞋並把多餘的衣服物品寄存。
待產區
進入待產區,靠牆分別是兩排 4 張床,可以同時容納 8 名臨產的產婦。我是開一指半從 7 樓病房轉來產房的,在待產室經歷了一指半到宮口全開(第一產程)。開宮口時長個人相差很大,幾小時十幾小時的都有,我開宮口耗時 4.5 小時,在一胎媽媽里算是比較短的(可能與催產藥物敏感有關係)。
待產區必帶物品
1. 一次性產褥墊 * 6 片(順產多次查探開宮口情況使用)
2. 胎心監護帶 * 2 根(配合胎心監護儀器,在生產全過程中監護寶寶胎心變化,如遇異常便於助產士緊急處理)。
3. 氧氣管 * 1 只(醫院會提供,需要媽媽自己拿進產房,媽媽出現胸悶氣短或者寶寶胎心異常情況時吸氧備用)。
4. 手機(與家屬聯繫,送食物和物品)。
手術室
傳統意義上的產房一般指的是手術室,所有的無菌操作都要在手術室完成。宮口全開我就進入手術室了,準備進行寶寶娩出(第二產程)和胎盤娩出(第三產程)。
需要說明的是,在開 2 指後我打了無痛,無痛留置針的穿刺操作也是要在手術室完成的(打無痛針時進入手術室操作,做完再回到待產室等待開宮口)。
手術室必帶物品
1. 一次性備皮刀 * 1 把(助產士給會陰部備皮刮毛)。
2. 嬰兒紙尿褲 * 2 個(新生兒 NB 號,助產士會給寶寶包的)。
3. 食物和能量型飲料(尖叫等)。
生產後我進入觀察室被留觀了 2 小時,助產士一邊與我核對寶寶的出生時間、身長、體重等信息,一邊觀察我的出血情況和症狀,同時抱來寶寶讓我和寶寶在同一張病床上親密接觸。
觀察室
觀察室必帶物品
1. 計量型衛生巾 * 2 片(接惡露,計算產後出血量用)。
留觀之後,助產士就會通知家屬接產婦回病房了,回病房多喝水儘快排尿,如果尿不出來會被插尿管的。還有產後第一天,護士會要求穿計量型衛生巾並且換下的要留下來,護士要計算出血量。
進產房帶什麼物品每個醫院可能會略有不同,比如有的醫院會喜歡用刀紙,住院部護士站都會有公告的,或者諮詢下護士也會講要帶什麼。最好在預產期前 1 個月備好,上陣不慌~ 如果臨時發動,醫院小賣部都會有賣的,就是貴一些。
圖片來源: @七月媽媽
本文專家
翁若鵬
審核專家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
婦產科 主治醫生
推薦閱讀
星球是一個學習型媽媽的經驗交流社區,為你提供真實靠譜的孕育經驗和感同身受的理解陪伴,歡迎你一起來交流。
直接參與話題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