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1—2022中國火鍋行業發展報告》的相關數據,2021年中國火鍋市場規模已達9535億元,預計到2022年間剛突破10000億元。
毫無疑問,火鍋已經成為了中國餐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重慶舉辦的2021中國火鍋產業大會上,中國烹飪協會副主席表示:火鍋產業的收入已經占據餐飲業的近三分之一,其中重慶、四川繼續領跑行業。
截至目前,全國火鍋門店數量超過70萬家,其中,川渝火鍋占比高達4成,重慶更是以超過30000家門店奪得桂冠,成為了中國當時無愧的火鍋之都。
在中國餐飲協會發布的2021中國火鍋十大品牌排行榜中,有2家都來自重慶,德莊火鍋和珮姐老火鍋;在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火鍋企業TOP20中,有6家來自重慶,分別是德莊、劉一手、朝天門、五斗米、珮姐和魯西肥牛。
因此,重慶火鍋產業的發展也備受矚目,數據顯示,目前重慶火鍋的年營收約為600億元,而重慶火鍋底料的規模已經超過200億元,年營收更是接近500億元。
如今,重慶火鍋底料的勢頭正猛,光是在雙十一期間,重慶火鍋底料在線上的銷售額就超過了1億元。按照現在的速度發展下去,艾瑞君猜測可能到2025年,重慶火鍋底料的規模將超過重慶火鍋。
為什麼重慶火鍋底料的發展會如此迅速?這還得從重慶旅遊業的發展說起,隨著網紅流量時代的到來,重慶火鍋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紅火鍋店層出不窮。
過去,重慶火鍋還沒有這麼火,但在重慶餐飲界已經是王者了,店鋪數量不多、火鍋企業少,因此,火鍋店老闆只需要守著老本就能賺錢,用現在的話來說就叫「躺平」。
但現在的火鍋店,如果繼續選擇「躺平」,那遲早得關門大吉,於是重慶火鍋店的內卷開始了,這場內卷不僅規模大,更新疊代也快。
重慶成為網紅城市初期,重慶火鍋店的內卷還停留在裝修層面,甚至形成了一種刻板印象,越是精緻,越是浮誇,越是色彩豐富的火鍋店,就被人們叫做網紅火鍋店。
在網紅效應的影響下,網紅火鍋店更受歡迎,於是許多老火鍋店紛紛效仿。
當裝修無法再玩出什麼花樣的時候,重慶火鍋店的內卷又回到了火鍋本身,從鴛鴦鍋發展成奔馳鍋,從老火鍋演變出滷味火鍋、毛肚火鍋等種類。
如今,重慶火鍋的內卷已經越來越離譜,幾乎跳出了火鍋的領域,高顏值的甜品、街頭的特色小吃、穿著漢服的服務員……只要能彰顯火鍋店的與眾不同,管他什麼花樣儘快來。
當大量時間被用在這些噱頭上,又有誰還會靜下心來研究火鍋底料呢?於是,重慶底料加工廠應運而生,根據不同火鍋店的需求,定製專屬的火鍋底料,形成了一種新產業。
據了解,現在重慶火鍋底料的發展已經十分成熟,大多採用自動化生產,重慶某火鍋底料加工廠的合作企業超過100家,年產值超過5000萬元。
可想而知,現在有多少火鍋店依賴著火鍋底料加工廠生存,因此,重慶火鍋底料加工廠的規模也越做越大。為了應對如此龐大的市場,重慶還成立了重慶火鍋學院,為重慶火鍋行業輸送了許多人才。
話說回來,不管是重慶火鍋,還是重慶火鍋底料的崛起,總的來說是一件好事,不僅推動了重慶火鍋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重慶的經濟和就業。
重慶某火鍋店老闆透露,現在很多遊客來消費,走的時候都會買一些火鍋底料帶走,店裡的收入也多了。
但作為一個吃貨,艾瑞君有時候也很懷念手工底料的味道,現在要想在重慶吃到自己炒底料的火鍋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挑戰。你們怎麼看待這樣的現象呢?歡迎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8e3f6f17840296af4ec302fc7078c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