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大家談②|包心鑒:沂蒙精神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的時代價值

2024-11-05     大眾網

沂蒙精神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的時代價值

包心鑒

「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為內涵的沂蒙精神,深深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尤其是齊魯文化,熔鑄淬鍊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爭年代,發揚光大於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沂蒙精神既是歷史的、又是時代的;既是一種具有地域特色的革命精神,又是一種具有普遍價值的時代精神。

今天,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沂蒙精神依然具有巨大的激勵作用和強烈的感召力量。緊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的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深入挖掘和研究沂蒙精神的鮮明特質和核心要義,深刻彰顯和延續沂蒙精神活的靈魂和精髓真諦,對於科學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賦能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圍繞沂蒙精神的科學內涵和鮮明特質,我們可以從三個維度深入理解和把握沂蒙精神的核心要義及其時代價值。

聽黨指揮、堅信不移、緊跟黨走、堅定不移,是沂蒙精神的「靈魂」。這一特有的精神形態,是順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牢牢強固的精神支撐

沂蒙精神是在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和影響下孕育形成的,是在血與火的考驗與淬鍊中不斷完善的,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和為了人民解放與幸福頑強奮鬥、勇於獻身的革命精神,與沂蒙地區固有的淳樸善良、深明大義、追求光明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有機融合,從而逐步培育成「聽黨指揮、堅信不移、緊跟黨走、堅定不移」的崇高精神境界和優秀精神品質。這不啻是沂蒙精神的「靈魂」。

這一精神之「魂」,滲透於一代又一代沂蒙兒女的精神境界,貫通於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經久不衰、歷久彌堅。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一聲令下,五十萬沂蒙父老鄉親奔赴前線,披星戴月奮勇支前,千辛萬苦為黨分憂,用小車推出了革命勝利,用小車推出了新中國誕生。有多少沂蒙兒女,為了黨的號召和革命的勝利,拋家別業、犧牲自我,千磨萬難、毫無怨言,中國共產黨的奮鬥目標與沂蒙人民的自覺行動,在那個歷盡艱險而又充滿激情的年代實現了完美的統一。正是這樣一種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豐富發展,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集中表現為「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集中表現為「大膽開拓、改革創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集中表現為「銳意進取、奮勇向前」,成為沂蒙精神緊隨時代步伐不斷豐富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撐,成為沂蒙地區乃至山東全省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精神主旋律。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最根本保證。黨的奮鬥目標的逐步實現、黨所領導的偉大事業不斷推進,根本基礎在於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根本動力在於人民對黨所領導的偉大事業的高度認同和自覺參與。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這是對中國式現代化鮮明特質和發展方向的本質規定。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有機地統一起來,是順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人民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體,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創造精神,彙集全體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向前發展。」加強黨的領導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有機統一,要求我們必須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奮鬥目標,把人民的主體精神和創造活力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把准人民脈搏、回應人民關切、體現人民願望、增進人民福祉,著力解決人民急難愁盼問題,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凝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磅礴力量。

犧牲自我、顧全大局、艱苦奮鬥、無私奉獻,是沂蒙精神的「內核」。這一特有的精神形態,是順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倍加珍惜的精神動力

在充滿艱險與犧牲的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人自我犧牲精神的薰陶,血與火的考驗與淬鍊,鑄造了沂蒙精神犧牲自我、顧全大局、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內核」。「最後一碗米,用來做軍糧;最後一塊布,拿來做軍裝;最後一個兒郎,送他上戰場」,生動詮釋了沂蒙人民無私奉獻的崇高境界;用乳汁搶救受傷小戰士的紅嫂,把青春奉獻在支前第一線的「沂蒙六姐妹」,鮮活展示了沂蒙人民的自我犧牲的寶貴品格;用全部心血撫養革命後代、革命勝利後卻毫無所求的沂蒙母親,深刻彰顯了沂蒙人民比天高、比地厚的博大情懷……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繫,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沂蒙精神之所以感天動地、之所以源遠流長、之所以與時俱進,具有永恆的魅力和價值,其全部奧秘正是在於形成了這樣一種犧牲自我、顧全大局、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內核」。這一精神「內核」,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代代傳承,溶化為沂蒙精神所特有的精神特質,轉化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場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尤其需要進一步弘揚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現代化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是要通過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干出來。」犧牲自我、顧全大局、艱苦奮鬥、無私奉獻,這一沂蒙精神的「內核」,生動詮釋和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主動精神。依靠和發揮歷史主動精神,我們黨領導人民奪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創造了近一億人口擺脫貧窮走向富裕的偉大奇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加偉大、更加艱巨的事業。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尤其需要進一步把握歷史主動精神,堅定信心、銳意進取,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埋頭苦幹、奮勇前進。正是站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歷史起點上,沂蒙精神的「內核」不斷釋放出耀眼的時代光芒。

以人為本、人民至上、依靠人民、為了人民,是沂蒙精神的「精髓」。這一特有的精神形態,是順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不斷激活的精神源泉

沂蒙精神從本質上說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共同締造的精神,在沂蒙精神中處處閃耀著中國共產黨人堅守以人為本、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群眾路線內涵。革命戰爭年代,黨組織深深紮根於沂蒙大地,發動群眾、組織群眾,與人民同甘苦、共患難,為奪取革命勝利、實現人民解放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奮鬥,無數優秀共產黨人的熱血拋灑在蒙山沂水上,無數革命英烈的忠魂長眠在沂蒙大地中。正是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的高度忠誠和為人民不懈奮鬥的崇高精神,贏得了沂蒙人民的衷心愛戴和自覺認同,轉化為真心實意聽黨指揮、堅定不移跟黨前行的自覺行動。這樣一種黨群血肉相連、軍民水乳交融的光榮傳統,世世代代傳承,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以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繼續發揚光大,成為沂蒙人民艱苦奮鬥、改造山河、銳意改革、不斷創新的堅固精神支柱,成為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這樣一種黨群血肉相連、軍民水乳交融的沂蒙精神,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無疑具有特殊的現實意義和巨大的時代價值。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山東時深刻指出:「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對我們今天抓黨的建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作用。」

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紮根於人民、服務於人民。密切聯繫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脫離人民群眾,是我們黨面臨的最大危險。如何密切黨群關係,確保黨始終不脫離人民,始終同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是黨的建設最核心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奮力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偉大工程引領偉大鬥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始終聚焦的核心問題就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如何通過人民監督和自我革命的力量確保黨永遠不脫離人民群眾,永遠成為人民的領路人和「主心骨」,時刻防止和清除權力腐敗現象,堅決反對和破除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不啻是我們這個大黨在中國式現代化歷史進程中面對的最大難題。堅守以人為本、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沂蒙精神的這一「精髓」和黨群同心的優良傳統,為我們黨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如何應對嚴峻考驗、化解獨有難題、永葆青春活力提供了具有永久啟迪意義的寶貴答案。

(作者系中國政治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特邀研究員,山東省社科聯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75099461d77987311fd116af3edf1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