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寫作的奧秘》讀書筆記

2019-10-15     運營的小事

1)恭敬和誠懇的寫作態度。

每一篇都是一個新開始,每一句都需要有一份新誠懇。

曾國藩說,立身處世,在乎敬、誠二字,寫作人也要每時每刻以敬、誠面對讀者。

恭敬和誠懇極有感染力,人們從第一句話、第一個眼神就能領會到,因此它常常是一次美好交談的起點。

寫作時的心態要寧靜,正如羅曼·羅蘭所說的,不要直接走進那個典儀,先在自己的房間裡安靜一陣。

2)文章要有吸引力。

吸引力的內在依據是文章本身的張力。

張力往往因問題而引起,如果完全沒有追索問題、展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慾望,文章就沒有開弓之力,那怎麼射得出去呢?

問題是泛化的。對於劇本,問題常常呈現為危機和衝突;

對於散文、詩歌、小說,問題常常呈現為困惑、麻煩、好奇、驚訝。這些問題只要存在,便有張力。

張力又因激情而增加。世上的問題數不勝數,能引起你激情的則很少,因此,所謂激情,是你生命的一種誠懇投入。

冰冷的文章是談不到張力的,只不過,在某些高手筆下,熱量蘊藏在冰冷的外表下,那反倒因為冷熱反差而別具張力。

除了內在張力,文章的吸引力也要依仗一些技巧性措施。懸念的布置、節奏的調節、抑揚的搭配,都應該講究。

除此之外,還需要心存一種檢查機制,看看何處出現了厭倦性因素。一旦發現,立即清除。

《余秋雨:寫作的奧秘》讀書筆記

3)語言感覺耳目。

其實,直抒感覺往往葬送感覺。寫作人要做的,是引發讀者的感覺,使人人都感同身受。

那麼,讀者的感覺怎麼才能引發出來呢?無數事實證明,首先通過耳目直覺。要讓讀者仿佛聽到,仿佛看到。

最好不要急於把你的判斷和情緒早早地端出來,而是應該平靜地敘述事情的具體過程,描述當時的情景,連重要細節也不要放過。

這些描述,就能使朋友產生仿佛聽到、仿佛看到的效果。

可以想像,過不了多久,朋友就會跟著你的思路走了。而且他們是那樣自願,並不認為受了你的判斷和情緒的左右。

除了少數特例外,世上的好文章總是從調動讀者的耳目開始。

4)感情要有節制。

美國女學者蘇珊·朗格提出了一個界限,認為在文學藝術創作中,必須區分個別感情和整體感情。

她所說的整體感情,是指個人感情中具有人類價值的部分。這種感情潛藏在人人心底,一被彈撥,都能感應。

與前面所說的耳目直覺相比,讀者的感情激發要艱難得多,吝嗇得多。

人類的情感世界是一個深不可測的迷宮,其中有許多防衛裝置,要進入其中,障礙重重。

記得歐洲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如果作家一開始就把感情的水盆潑向讀者,讀者的心裡立即會產生感情抵拒。

寫作人處置情感的基本要訣,是收斂和從容。因為我們所需要的是讀者感情的自願投入,只有收斂,才能給讀者以空間;

只有從容,才能給讀者以信任。挖好了溝渠,讀者的感情洪流遲早會流瀉過來,如果一味是自己滾滾滔滔,哪裡還有讀者流瀉的餘地?

這些道理,算不得寫作原理,的倒是得之於人情世故。

一位美國的交際學家說,年輕夫婦剛有孩子,總喜歡寫長長的信給朋友,描述自己的寶貝兒子如何地調皮,如何聰明,如何可愛。

即使是他們最好的朋友,看到這幾頁也總是匆匆翻過。

年輕夫婦所寫的無疑是真情,他們的朋友也沒有背叛友情,全部問題只在於:寫得太多了。

我們與讀者的關係,遠不如那些年輕夫婦和他們朋友的關係,那麼,你在文章中寫了那麼多的真實感情,怎能擔保讀者不會匆匆翻過?

5) 把握常情。

《西遊記》筆涉神怪,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幾位的師徒關係,是如此合乎常情,幾乎在任何一個鐵匠鋪、木匠鋪的師徒之間都能找到。

正因為如此,他們的故事再怪異,讀者也能親切感受。

同樣,科幻作品中的超人和星際大戰,不管生態如何奇特,人際關懷、喜怒哀樂,仍在常情範疇之內。

6)神情比話題更為重要

寫作人考慮最多的往往是寫什麼,其實,寫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麼寫。

那就像朋友間的輕鬆交談,談什麼都可以,無拘無束,但是愉快不愉快,就看談話時的神情和韻味。

對於多數寫來說,好話題易得,好神情、好韻味難求。為什麼會這樣呢?

原因之一,長期養成尋找話題的習慣,不知神情和韻味為何物;

原因之二,話題可憑機智而得,而神情和韻味只能求之於人格,難得多了。

但是不要被人格二字嚇退,誰的人格結構中都會有閃光點。我們一定有這樣的記憶,哪怕是一兩次:

因自己的來到,朋友們的聚會熱鬧起來了。每個人都能爆發出魅力的火花,只怕像火柴一樣,沒有劃在能夠起火的一面。

話題總會有,但爆不爆火花不決定於它。

故事可以被別人剽竊,但神情剽竊不去;話題可以被別人重複,但韻味重複不了。可見,不是故事和話題,而是神情和韻味,決定了誰是誰。

因此,初學寫作的人應該花的精力來檢點自己的表達風格和語言情致。

去掉那些與別人雷同的地方,記住那些曾經使別人眼睛一亮的火花,細細捉摸,慢慢擴展,那不要多久,自己的整體品位就能凸現出來。

不少寫作人寫了很多年也找不到自己。連你自己也找不到,別人怎麼找到你?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本站根據CC0協議授權轉發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聯繫:[運營的小事]編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5Kkz20BMH2_cNUg3Q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