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我一定是感染了!」

2022-05-31     日本通

原標題:「我覺得我一定是感染了!」

結束隔離生活,頭次出門散步的那個晚上,能夠看到夜空中最明亮的星,這可真是個好兆頭。

大約兩周前,我收到市保健福祉局寄來的第三次疫苗接種通知。不過我目前還沒有去接種的打算。

去年的9月和10月,我分別打過了兩針輝瑞疫苗,而且,我認為我在今年一月下旬左右,一定感染過了,體內應該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自然免疫力,目前大概還不需要第三針疫苗。

今年一月中旬的時候,我家小朋友參加了學校的一個聚會。聚會回家後第一天,一切正常,沒什麼事;第二天,組織聚會的學長在line群里告訴大家說:聚會的20多個人當中,有一位同學在參加完聚會回家後,被告知是「濃厚接觸者」——幾天前這位同學與好友吃過一餐飯,那位好友被確診了:陽性,但無症狀。

這位同學得知自己是「濃厚接觸者」後,馬上報告了學長,並趕緊也去做了一個PCR檢查,結果同樣是「陽性,無症狀」——因為這位同學確診,參加聚會的20多個人,瞬間都成了「濃厚接觸者」,需要自主居家隔離。

那段時間正是奧密克戎剛剛開始在日本大流行的時候。感染人數從一位數開始,到兩位數、三位數、四位數地成倍蔓延。到一月下旬時,每天的感染者都在幾萬以上。

例如根據NHK網站提供的數據記錄顯示,僅僅1月27日這一天,全日本的感染者就有78931人。為此,日本的防疫部門在全國各地車站和商業區,增設了不少臨時的PCR檢測點,方便需要做PCR檢查的人,無須預約就能接受免費PCR檢查。

京都街頭的PCR檢查點(圖|庫索)

因為日本沒有全民普及的健康碼管理制度,所以也就沒有全民核酸檢查的規定。做不做核酸檢查,全視個人需要自主決定,政府並不強制。一般自主去做核酸檢測的,大致是如下幾類人:

第一類:無明顯症狀,但擔心是否已感染新冠肺炎的人

第二類:出國時需要新冠病毒PCR檢測陰性證明書的人

第三類:工作上需要新冠病毒PCR檢測陰性證明書的人

第四類:與家人或朋友見面之前,需檢查是否感染的人

第五類:因經常有與人接觸的機會,自行要求檢查的人

第一類:無明顯症狀,但擔心是否已感染新冠肺炎的人

第二類:出國時需要新冠病毒PCR檢測陰性證明書的人

第三類:工作上需要新冠病毒PCR檢測陰性證明書的人

第四類:與家人或朋友見面之前,需檢查是否感染的人

第五類:因經常有與人接觸的機會,自行要求檢查的人

我們屬於第一類——最開始的二三天,雖然沒什麼症狀,但作為濃厚接觸者,心有餘悸,擔心是否被感染。我家小朋友在網上搜索到一個離家近、且無須預約就可做PCR檢查的檢測點,出門前謹慎地邀我同去,理由是:「「媽媽最好也一起去做個PCR檢查。因為你現在已經是濃厚接觸者的家屬了。」

我當時感覺自己健康得很,沒有任何不適,本想開口拒絕,但後來想想這是小朋友第一次做PCR檢查,作為一種關愛,應該陪她同去,以便彰顯母愛。於是便一起出了門。

PCR檢測有多種方式,比較常見的是拭鼻子檢查和唾液檢查。我們接受的是唾液檢查。雖然我們去的是臨時搭建在車站附近的一個簡易檢測點,但大致還算體面:用塑料擋板隔離出一格一格的獨立小單間,每人一格,互不干涉。這樣在接受唾液檢查時,不用擔心在眾目睽睽之下吐口水,讓人大鬆了一口氣——畢竟要朝著試管里吐滿大半管以上的唾液,並不是什麼愉快的事。

檢查完我們也不敢路上耽擱,夾緊尾巴直接回家。回到家網購了蔬菜、雞蛋、肉類,又網購了兩箱柑橘類水果——一箱由果園直銷的「不知火」,另一箱也是由果園直銷的「八朔」。「八朔」的口感和柚子相近,濃郁的酸甜,略有澀味,特別爽口。小朋友不喜歡,但是我的最愛。除了不喜歡帶酸味的咖啡外,我喜歡幾乎所有酸爽口味的食品。

之所以網購兩箱柑橘類水果,是因為我內心對這類水果有一種迷之自信,認為柑橘類水果可以幫助我的身體殺菌。這當然是毫無科學根據的。各位千萬不要相信。但柑橘類水果維生素C豐富,這對健康有好處——這點是不會錯的。

除了食品與水果,我還網購了五大盒葛根湯口服液。「葛根湯」是日本產的一種中成藥,在感冒初期喝下很有療效,是我家的一種必備藥。因為我是個容易感冒的人。這次居家隔離期間,葛根湯幫了我們一家大忙——有沒有療效我們不知道,但每次喝下葛根湯之後,喉嚨就會感覺舒服很多。

PCR的檢查結果,在第二天被分別發送到我們各自的郵箱。我是陰性,小朋友陽性。

確診當天,小朋友從line收到了一條通知,讓她下載一個APP,自主登記一下。據我觀察,那個APP除了作為登記使用過一次,之後就被遺棄了——因為基本上毫無用處,那之後我也沒再看見小朋友打開使用過。

頭兩天,小朋友沒什麼症狀,到第三天開始感覺咽喉疼痛,四肢發酸,有過一次38度低燒,其他時候體溫正常;第四天傍晚開始,我也開始感覺咽喉不適,但並不發燒。

為慎重起見,我給家附近一家指定可以做核酸檢測的診所打了電話,說明了情況,並預約了檢測時間,又做了一次核酸檢測,這一次採取的是口咽拭子檢查,但這一次,我居然仍然是陰性。

這簡直太奇怪了!令我嚴重懷疑這兩次核酸檢測都不准——因為我的咽喉不適感,跟以往的喉炎、或是感冒咳嗽引起的不適感,完全不一樣。

而且,我跟我家小朋友天天在一起,家庭內沒有採取任何隔離措施。小朋友是陽性,我不可能是陰性。我們親子二人,天天混在一起,怎麼可以一陰一陽呢,這太不整齊了!

帶著內心困惑,我又給那家診所的責任醫生打了電話。那家診所的責任醫生,是曾經就讀於京大醫學部的醫學博士,權威人物,表情嚴肅但語言和藹。接到我的電話之後,堅定地安慰我說:

「不管怎麼樣,您的確是陰性啊!您一點也不用懷疑……」

「但是我咽喉不舒服!我認為我一定感染了!」

「不管怎麼樣,您的確是陰性啊!您一點也不用懷疑……」

「但是我咽喉不舒服!我認為我一定感染了!」

我也在電話這頭堅定地回答。聽我說話如此理直氣壯,爭著搶著說自己一定感染了,反倒讓電話那頭的醫學博士有些遲疑起來,謹慎地回答我說:

「既然如此,您就繼續居家觀察幾天吧。您也沒有基礎病,並且打過兩針疫苗,即使有些咽喉不適,大機率過幾天也就沒事了。多保重。」

「既然如此,您就繼續居家觀察幾天吧。您也沒有基礎病,並且打過兩針疫苗,即使有些咽喉不適,大機率過幾天也就沒事了。多保重。」

人家醫生話都說到這個份上,我也不好繼續囉嗦,客氣地表達完謝意之後,便掛了電話。

接下來的日子,我們一邊自主居家隔離,一邊等待保健所的聯繫。因為按照日本的防疫流程,確診了的陽性報告單,會被檢測點直接提交到居住地所在的保健所,保健所收到確診報告後,會直接聯繫確診者本人。

一開始我以為很快就會有人上門來詢問我們的情況,搞不好還會被拉去隔離。但結果在家等啊等,整整等了兩天,都沒有收到保健所的任何聯繫。我們似乎被忘記了,無人問津。這時候和小朋友一起參加聚會的同學裡,又陸續檢測出幾名陽性,學長在line上給他們單獨拉了一個群,取名「sunshine」。

「sunshine」群里的同學們,大都在確診當天,就收到了line通知,下載了一個APP自主登記。其中只有一位同學,不知道是手機出了問題還是怎麼回事,確診後一直沒收到line轉發的APP下載地址。只好自己打電話到保健所去問。但疫情爆發期間的保健所實在太忙了,那位同學據說一共撥打了90多次電話,才終於打通。

呆在「sunshine」群里的同學們,有人咽喉痛、也有人發燒,但基本上都症狀較輕。除了吃退燒藥,喝葛根湯,都沒有特效藥。大家都在家自主隔離,都沒有收到保健所的聯繫電話。

後來有同學在「sunshine」群里轉發了一條當地新聞,新聞說因為奧密克戎大爆發,感染者甚眾,保健所嚴重人手不足,因此陽性確診者一般需要等待3-4天,才能接到保健所的電話聯繫。

小朋友將這條新聞複述給我聽,並表示理解。於是繼續耐心等待。這期間我們每天早中晚各量一次體溫,都很正常。因為咽喉一直不舒服,所以我們按時服用自備的維C與維E,認真吃好一日三餐,飯前按時喝葛根湯,飯後按時吃水果。大量喝水,枸杞菊花茶不間斷。

等啊等,一直等到第三天,終於開始有同學陸續接到了保健所的聯繫電話。第四天上午,我家小朋友也接到電話了。打電話來的,是保健所的一位女職員,人挺和氣,在詢問完身體狀況、家庭同居成員等一些基本信息之後,女職員在電話里非常抱歉地說:

「按照防疫規定,確診者在為期10天的隔離期間,都由政府免費提供10天的隔離食品。但因為保健所嚴重人手不足,隔離食品的發送也會嚴重滯後。估計送到時,10天隔離期已經結束了。真的非常抱歉!」

「按照防疫規定,確診者在為期10天的隔離期間,都由政府免費提供10天的隔離食品。但因為保健所嚴重人手不足,隔離食品的發送也會嚴重滯後。估計送到時,10天隔離期已經結束了。真的非常抱歉!」

聽到女職員話,我家小朋友回答:

「既然隔離期結束之後才能送到,那就不需要了。因為家裡已經網購了許多食物。加上同學們送到門外的,足夠吃十天的了。」

「既然隔離期結束之後才能送到,那就不需要了。因為家裡已經網購了許多食物。加上同學們送到門外的,足夠吃十天的了。」

女職員答:

「雖然隔離結束之後才能送到,但還是請務必收下吧。作為防災食品保存在家裡也是很好的。」

「雖然隔離結束之後才能送到,但還是請務必收下吧。作為防災食品保存在家裡也是很好的。」

最後,女職員在掛斷電話之前,告訴給小朋友一個緊急電話號碼,說:如果萬一身體症狀惡化,可以撥打這個應急電話,也可以撥打110。又說:「如果再過幾天沒有感覺不適,也不發燒的話,自主隔離到第10天,就可以自由出門了。」

政府派發的免費隔離食品

接下來的居家隔離期間,我在家開了一個網絡會議,又推掉了好幾個預定,並取消了兩堂中文課。這期間,考慮到奧密克戎的潛伏期只有2-3天的特性,日本政府將濃厚接觸者的自主居家隔離期,從10天縮短到7天,並不再進行數據統計。

因此,參加學校聚會的20多個同學,核酸檢查呈陰性的,在自主隔離一星期之後,都陸續回到學校上課了。而呆在「sunshine」群里的同學們,因為還要繼續隔離到第10天,無法參加春假前的期末考試,所以老師們給這幾位同學網開一面,讓他們在線提交小論文就算及格過關,不影響同學們拿學分,也算是皆大歡喜。

在我們居家隔離到第9天的時候,保健所打來了第二個電話。詢問了小朋友的身體情況:沒有發燒、咽喉不適症狀基本消失、家庭同居人員也沒有健康問題——在確認完這些信息之後,保健所的職員在電話里說:「你們不用等到明天,今天就可以出門了。」

這真是個好消息!在渡過了九天足不出戶、甚至都不敢下樓倒垃圾的隔離生活之後,那天晚上,我們久違地出門散步,沿著平時熟悉的街道,漫步了很久。整整走了一個半小時才回家。

在結束隔離生活之後的第三天,政府派發的免費隔離食品也送到了。都是可以長期保存的罐頭食品、飲用水,甚至還有幾包解悶用的小零食。雖然送到的時間確實晚了點,但如保健所女職員所言,作為防災食品存放在家也是很好的。

我們隔離結束的時間是一月底。早在幾個月前,小朋友就跟同學們計劃在今年二月中旬左右去滑雪。因為剛剛感染過,我和小朋友都對去滑雪這件事有些猶豫。

小朋友是擔心剛剛康復,體質比較弱,會不會引發第二次感染;而我則是顧慮同學們會怎樣看待被感染這件事——但當我將顧慮說出來時,小朋友不假思索地對我道:「媽媽,你想多了!那麼多人感染,又不是只有我一個。」又告訴我:每一位被感染的同學,在隔離結束後回到學校時,都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的問候與歡迎。

「這並不是什麼不得了的事。」小朋友說:「難道媽媽擔心感染者會受到同學的歧視嗎?怎麼可能,你太不了解我們了。」小朋友說這句話時,有明顯的不滿。看來是我小人之心了。

小朋友最後還是按原計劃跟同學們一起去了岐阜滑雪。從同學們拍攝的照片和視頻中,看得出大家都玩得很快樂。

滑雪的小朋友

最後,還想起一件事:在我們結束隔離生活,頭次出門散步的那個晚上,我們在冬日的夜空中,看到了獵戶座的冬季大三角。

高遠凌冽,清晰可見。獵戶座的三顆腰帶星,便是中國傳統中的「三星高照」:吉祥、健康、富裕;而獵戶座作為夜空中最明亮的星座,也一直被視為勝利、力量的象徵。

能夠看到夜空中最明亮的星,這可真是個好兆頭。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一覽扶桑(ID:sjcff2016),作者:唐辛子(旅日華人作家,旅日華人作家),原標題《我認為我一定是感染了》,日本通經授權發布。文中圖片除標註外,均由作者本人拍攝。

※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日本通立場。

- 完 -

被日本幼兒園的體育課驚到了

小朋友們的運動細胞都好強啊

小通長期撩想兼職投稿的小夥伴

後台回復【投稿】即可見詳情

點擊圖片閱讀

日本通丨517japan.com

轉載原創請聯繫我們,獲得授權

致力於做新鮮有趣的日本相關科普

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日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585ab858456faef82e11585f4b67f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