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國聯合譴責,中國也簽了

2024-10-13     觀察者網

文 觀察者網 張菁娟

自本月10日以來,聯黎部隊陣地多次遭襲,共導致5名維和人員受傷,引起國際社會公憤。

當地時間10月12日,波蘭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在社交平台X上稱,參與向聯黎部隊派遣維和人員的40個成員國簽署了聯合聲明,強烈譴責最近對維和部隊人員的襲擊。向聯黎部隊派遣了數百名維和人員的中國也簽署了該聲明。

波蘭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表示,40個派遣國「重申全力支持聯黎部隊的任務和活動,該部隊主要目標是根據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有關決議,為黎巴嫩南部以及中東地區帶來穩定和持久和平」。

「鑒於該地區局勢不斷升級,我們認為聯黎部隊的作用尤為重要。因此,我們強烈譴責最近對聯黎部隊維和人員的襲擊。這種行動必須立即停止,並應進行充分調查,」該代表團寫道,「我們敦促衝突各方尊重聯黎部隊的存在,這意味著有義務在任何時候保障其人員的安全,以便他們能夠繼續執行任務,繼續開展調解工作,支持黎巴嫩和整個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我們重申致力於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合作。我們呼籲尊重國際法,特別是《聯合國憲章》以及安全理事會的相關決議。」

推文截圖

聯黎部隊(全稱「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UNIFIL)由來自50個國家的1萬多名文職和軍事人員組成,負責監督聯合國安理會2006年通過的第1701號決議。黎以衝突升級後,該部隊一直在「藍線」(兩國臨時邊界)沿線巡邏。

據法新社報道,包括印度尼西亞、義大利和印度在內的國家簽署了這份聯合聲明。其他簽署國包括加納、尼泊爾、馬來西亞、西班牙、法國和中國,這些國家都向聯黎部隊派遣了數百名維和人員。

「藍線」為安理會第1701號決議規定的黎以臨時邊界 半島電視台

當地時間10月10日,聯黎部隊發布聲明稱,當天上午,以色列國防軍坦克向納庫拉(Naqoura)聯黎部隊總部的一座哨塔開火,造成兩名印度尼西亞籍維和人員受傷。聲明指控,自以軍1日地面進攻黎巴嫩以來,聯黎部隊納庫拉總部和附近陣地一再遭到襲擊。

稍晚時候,以色列軍方證實此事,但辯稱以軍開火前「曾要求聯黎部隊留在受保護的區域」。以色列常駐聯合國代表丹尼·達農則再次要求聯黎部隊向北撤離5公里,但遭到拒絕。

在法國要求下,聯合國安理會當地時間10日就黎以局勢召開緊急會議。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在會議上強調,實現黎以停火必須成為壓倒一切的優先事項,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和強烈譴責。

但次日,當地時間11日,以色列軍隊再次襲擊了聯黎部隊納古拉司令部的一座哨塔,造成斯里蘭卡營2名士兵受傷。

兩次襲擊事件後,聯黎部隊指責以軍「故意」向其陣地開火,以色列國防軍雖承認事件真實性,但同時使用「以軍士兵面臨直接威脅」、「開火前已發出預警」等藉口予以辯駁。

另據法國24小時電視台(France 24)報道,當地時間12日,聯黎部隊發表聲明稱,一名維和人員11日夜間在納古拉被子彈擊中,尚不能確定導致其受傷的槍聲來源。目前,該維和人員在納古拉醫院接受了手術,子彈已被取出,情況穩定。

報道稱,這是自本月10日以來,在黎巴嫩南部受傷的第5名維和人員。

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發言人泰嫩蒂 「央視軍事」微信公眾號

據央視軍事報道,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發言人泰嫩蒂12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以色列軍隊近期多次襲擊聯黎部隊導致維和人員受傷,聯黎部隊營地也遭到嚴重破壞。

他警告稱,以軍和黎巴嫩真主黨的衝突或將升級為災難性的地區衝突,呼籲相關各方和國際社會對此予以高度關注。

泰嫩蒂說,以軍要求聯黎部隊從部分「藍線」附近營地撤離,但聯黎部隊決定堅守在原處,遵守聯合國決議,發揮聯黎部隊的作用。

他認為,目前仍有溝通空間,希望黎以雙方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問題。「同時也提醒不要襲擊聯黎部隊,因為這不僅違反安理會第1701號決議,而且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

當地時間2024年10月12日,黎巴嫩南部馬加勇鎮,聯黎部隊在街道上巡邏。 視覺中國

近期,隨著黎以衝突驟然升級,正在黎巴嫩執行維和任務的中國第22批赴黎巴嫩維和部隊的安危,也受到國人關注。

據央視新聞報道,中國赴黎維和部隊均平安,他們堅守著崗位。中國第22批赴黎維和建築工兵分隊政工組組長何雷說,為隨時應對可能發生的交火、恐怖襲擊等險情,每名維和官兵無論是在執行任務還是在營區,都要求全程穿戴防護裝具。此外,我維和部隊增設了戰備食品、醫療器材、通信設備、日常用品等6類1000餘件防護保障物資。「截至目前,所有人員全部在崗,狀態良好。」

來源|觀察者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4160fc9dafb835cfb9baf00b0970f78.html














中日最新對話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