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類人,千萬不要做廚師

2022-04-08     紅廚

原標題:這幾類人,千萬不要做廚師

很多人都覺得廚師門檻低,因為沒有學歷要求。

但是,當你對這個職業有了充分的了解,你會發現,一般人還真的幹不了廚師。

|李曉

編輯|王白石

題圖|紅廚網攝

不喜歡烹飪,對職業沒有熱愛的人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選擇一個職業也是如此。如果你對廚師這個職業並不喜歡,只是把它當做一份餬口的工作,那麼即使選擇做廚師,估計也做不長久。

在中國有號稱米其林「收割機」之稱的新榮記創始人張勇就曾公開他選廚師的標準。

他說:「我選廚師的標準很簡單,你喜歡這個行業就進來。不要說熱愛,你喜歡做廚師就進來,如果不喜歡,如果純粹為了干一份工,你就別來。我現在就這麼簡單。」

要想在一個行業深耕下去,並且能沉下心來鑽研,喜歡和熱愛是最基本的。如果你不喜歡這個職業,不是對這個職業發自內心的熱愛,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特別是廚師,從學徒到大廚,需要五六年時間的學習、提升,若不喜歡烹飪,對美食無感,大多都會半途轉行。

不能吃苦的人

吃苦精神每一個行業每一個職業都需要,廚師這個職業,吃苦精神同樣必不可少。

廚師是一個勤行,從入行的第一天,廚師就需要苦練基本功。刀工要練,手上功夫要練,眼力和反應力都需要練。

在這個過程中,有廚師為了能練到刀快手快,每天需要切幾籮筐的紅蘿蔔、土豆,手都起泡了;有的廚師,為了練習拋鍋,下班後自己在後廚練,手上都是老繭;還有的廚師,為了了解食材調料的味道,嘗遍了奇奇怪怪的食物……

可以說,做過廚師的人,幾乎沒有不被火燙過,刀傷過的。這些苦還不算什麼,在學藝的過程,廚師還可能會因為犯錯而被責罵的。

除了這些苦外,廚師還要忍受後廚的環境「苦」。

在火與油的共同作用下,後廚每天都在上演著一出「水深火熱」的大戲。

特別是夏天,後廚的溫度可以高達40多度,廚師卻需要在裡面工作8到10個小時,每天揮著鍋鏟幾百上千遍,衣服濕了又濕。一天下來,很多廚師基本累得沒有胃口吃飯。

不過,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旦你能吃得了這些苦,那麼學得一門好手藝之後,薪酬待遇也就高了。

因此,如果有年輕人選擇廚師這個職業,一定要擺正好自己的心態,我們是來學習和工作的,而不是來享福的,辛苦是必然的。

不愛學習的人

廚師雖然對學歷沒有要求,但是對能力有要求。

如果你不愛學習,那你就很難掌握到烹飪的精髓,很難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這也就會影響到你以後的發展空間。

紅廚網之前採訪過很多功成名就的大廚,他們的經歷各種各樣,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很愛學習。

在以前網絡不發達的時候,他們為了學習到新的烹飪知識和了解最新的食材動態,通過廣播、書籍,甚至自己對著字典翻國外的書籍來學習。

一旦遇到什麼大廚來交流,那可真的是擠破頭都要去觀摩學習的。

有位大廚說,他曾經對某種食材很感興趣,但是國內沒有,只有國外有。好不容易讓朋友找到了,但是又因為沒有中文版的食材介紹,他硬生生自己查字典摸透了。而之後,他下了苦功夫學習外語,最終因為出色的外語能力被選為對外烹飪交流的廚師,並多次接待了國外的元首。

所以不要老是抱怨廚師不好,只有通過不斷學習而提升自己的人,才能成為最後的贏家。機會只等待有準備的人,好好打磨自己的技藝,認真努力地將事情做好,未來才有更多的可能。

不懂得創新變通的人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這是一代藝術大師齊白石曾經對他的弟子說的話。意思就是,學習他的手法和技藝的人才有出路,模仿他畫畫的人是沒有出路了。

這樣的道理在廚師行業同樣適用。

廚藝界有句話叫,「有傳承沒傳統」,說的就是廚藝技巧可以傳承,但是菜式和做法卻是在不斷變化的。如果廚師只是一味地守舊而不懂得推陳出新,那遲早會被淘汰。

畢竟,社會在進步,不斷有新的食材新的調味品誕生,食客在每個階段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廚師如果不懂得靈活變動,那就會如很多消失在歷史長河的菜品一樣。

比如,在物質條件艱辛的年代,大家都追求重油重鹽的菜品,覺得這樣才好吃。但是當下大家都追求健康營養的時代,你還用傳統的做法去烹飪,那肯定不會獲得食客的認可。

還有,以前廚師教徒弟非打即罵,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卻天不怕地不怕,你還用老一套的方法來管理,那必定是行不通的。

所以,廚師永遠不對自己的技藝感到滿足,即使理論知識十分豐富了,也可以學習其他行業的新知識,同時要不斷研究新的菜色,給自己更多的挑戰。

廚師,不僅僅做菜要勇於創新,為廚的思維想法也要與時俱進,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不愛乾淨,不講衛生的人

畢竟民以食為天,如果吃進去的東西不幹凈不衛生,那就會出現大問題。食品的乾淨衛生是做餐飲的最低底線,也是對廚師最基本的要求。

所以,餐廳對廚師的要求第一點就是要乾淨講衛生,入職需要辦理健康證等。

而隨著社會大眾對餐飲食安問題越來越重視,後廚被監督得越來越嚴了,甚至不少餐廳都已經推出了透明廚房或者安裝監控了。

如果廚師不講衛生,不注意個人形象,那肯定是不容於後廚的。

除此之外,廚師在平時做菜的時候也要選擇使用健康的食材,健康的調味品,並且在處理的食材的時候要按照規範步驟流程操作,避免食物在烹飪過程中遭到污染。

味覺不佳的人

一個連味道都嘗不出好壞的廚師,不是一個好廚師,甚至可以說不適合做廚師。

雖然有人說,味覺屬於天賦的問題,這個可遇不可求。確實,很多廚師天生味蕾敏感可以嘗出味道細微的差別。但是,這些除了天生的外,也是可以訓練出來的。只有做得多,嘗得多,對味道的把控就能做到心中有數。

作為廚師,需要品嘗百味,對菜品的鹹淡甜等味道要了解清楚,並且對菜的口感也要熟記於心。如果味覺不佳,就會對菜的味道缺乏判斷,配料和調料的放置也會出現偏差,這樣是做不好一道菜的。

很多廚師是不抽煙,很少喝酒,為的就是怕影響自己的味覺。

沒有強壯身體的人

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廚師每天工作強度大,如果沒有一個強壯的身體的話,根本做不好這份工作。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廚師一站就是幾個小時,還需要端起大炒鍋和鍋鏟,這樣高強度的工作,沒有好的體魄是做不來的。

不過大家不要以為炒菜就是鍛鍊運動了,運動和勞動是不一樣的。廚師在忙碌工作之餘,最好要經常鍛鍊身體,這樣才能有更好的本錢。

紅廚網就認識好幾位大廚,他們放假或者下班不是去喝酒聊天,而是去健身房或者運動場,或跑步或打球,既鍛鍊了身體又能放鬆自己,可謂一舉多得。

結語

廚師行業十分包容也十分苛刻。

包容是只要你熱愛烹飪,喜歡這個行業,那你就可以在這個行業立足,至少衣食無憂;

苛刻則是,對廚師的要求很高,你需要懂得很多知識,還得下苦功才能出成績。

同時,廚師這個行業也十分的公平。

你付出多少,你就能收穫多少,不勞而獲或者妄想有捷徑可走,最終必定會因為自己的投機取巧而收穫苦果。

各位廚師朋友,對以上觀點,你認可嗎?歡迎一起探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368319f1245aba3866091751f79e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