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甲狀腺外科醫劉偉:手握柳葉刀 心中有溫情

2023-08-20     齊魯暖陽

原標題:乳腺甲狀腺外科醫劉偉:手握柳葉刀 心中有溫情

病友交流群

「謝謝劉醫生這段時間對俺們的照顧,雖然這是醫生的職責,但像你這樣,什麼事都為病人想的面面俱到的不多。我們這些家屬和你醫治好的患者對你都是100%的好評,能遇到你這樣的醫生是我們的福音。」患者家屬這樣說道他。

「你們縣級醫院能達到這種技術水平,非常好了,為你們家鄉的醫生點贊!」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的醫生這樣評價道他。

從交流的字裡行間,我們就可以感覺到,他是一名稱職的好醫生。他在我們醫院被患者親切地稱為「親民」醫生,被同事叫做「暖醫」。

他就是我院普外一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劉偉。

劉偉從醫二十年,從一名初出茅廬的小醫生,成長為群眾信任的好醫生,他背後又有怎樣的感人故事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劉偉醫生的溫情故事。

棄師從醫圓初夢

2004年,劉偉實現第一個人生目標,成功考進醫學院。隨後,他熬墨蓄勢、勤奮好學,成功考取山東省三支一扶公益崗,分配到化馬灣鎮衛生院工作兩年,順利完成支醫任務。

5年基層醫院的工作經歷,讓看眼看著很多病人由於技術、能力等因素所限,無法得到滿意的救治效果,讓他感觸良多。他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所學知識,已經不足以支撐他實現自己的誓言,所以,在工作之餘,他開啟了新一輪的努力。

2014年,劉偉以優異的成績成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的一名碩士研究生,2016年,劉偉正式成為寧陽縣第一人民醫院的一名職工,實現了他的從醫夢。他一邊認真工作,一邊準備畢業論文。

畢業前夕,劉偉的妻子對他說;「我知道你想做一名好醫生,可是,從咱們結婚到現在,7年的時間裡,你想一想,孩子都5歲了,你帶過幾天,爸媽的年紀大了,身體也不是很好,你陪過幾次。為了這個家,咱是不是考慮換一個職業呢?」

他看著為家辛苦操勞的妻子,日漸年邁的父母,孩子殷切期盼的目光,愧疚感油然而生。

他的妻子曾多次說道:「要不,你去試試考個醫學院的教師崗。這樣,也離開你喜歡的專業,也能有時間照顧家人。」

報考教師,家人都很支持。為了家人,2017年,他報考了教師編,成績位居榜首。

得到這個消息後,全家人都歡欣鼓舞,只有他自己悶悶不樂。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就在這時,他的父親因腦梗緊急入院。治療期間,院領導和同事們紛紛到病床前噓寒問暖。

劉院長對他說:「教師和醫生雖然都是光榮的職業,但是我們大家還是希望你能留在家鄉,用你的所學,給家鄉百姓做些貢獻。咱們醫院了解你的能力、知道你的初心,會給你施展抱負的平台。」 領導的關愛,同事的關心,就像家庭的溫暖,深深地觸動了他。

經過幾天慎重考慮,劉偉做了一個決定,放棄高校老師的崗位,做一名醫生。

踐行醫者初心 擔當醫者使命

作為外科醫生,手術是日常。

2年時間,劉偉穿梭在病房和手術室之間,每天面對不同的病人和不同的疾病。

然而,總有一些人,和一些事,反覆地敲打著他的內心。

2018年夏天,門診來了一位30歲的女性患者,面容清秀,打扮時尚,脖子上的絲巾在三十多度的高溫中顯得格格不入。

當她開口說話,嘶啞的聲音更是令他吃了一驚。

(傳統手術切口 VS 腋窩入路全腔鏡手術切口)

言談間了解,早年,這位患者做了甲狀腺手術,頸部便留下了一道「自殺式」的疤痕,清亮的聲音也變得沙啞難聽。

這兩個問題嚴重困擾了她的工作和生活。

漸漸地,她不願意和人講話,衣服全是高領的,即便是夏天,也要戴上絲巾遮掩。

她的一句話,讓劉偉無言以對:劉醫生,這個病只能是這種結果嗎?

25歲的小吳,被診斷為乳腺癌,當她聽說要把乳房全部切掉,她猶豫了,顫抖地問:「劉醫生,能不能保留住乳房,我還沒結婚……」

無助的眼神,近乎乞求的語氣深深地刺痛了劉偉。

晚上睡不著的時候,他不停地反問自己,作為一名醫生,一名外科醫生,「初心」到底是什麼?

有沒有一種方法,解決病痛的同時,讓她們創傷最小呢?

有沒有一種方法,擺脫疾病的同時,讓她們保持應有的美麗,自信的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去呢?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劉偉輾轉國內最頂尖的學術會議學習、通過各種方式查詢國內、外最新的醫學文獻。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次學術交流中,劉偉看到最前沿的乳房重建手術及腔鏡甲狀腺手術,而且從交流中他得知該技術已在臨床成熟開展。他那時就下定決心,要熟練掌握這項技能。

2019年,他便奔赴上海、浙江進修學習。

在這裡,治療腫瘤的理念和技術,讓他深深折服;在這裡,病人術後的效果,讓他深深吸引,原來,根治疾病和保持美麗,是可以共存的!

他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興奮。上班來得最早的那個人,是他,下班走得最晚的那個人,也是他。病房、手術室、操作訓練室這3個地方,通常每天要占用他16個小時。

1年的時間轉瞬即逝。畢業時,他是眾多進修醫生中,唯一一名可以完成,腔鏡下摺疊1厘米大小紙飛機任務的醫生,也是全國唯一一位被評為優秀的縣級醫院醫生。

不畏挑戰 砥礪奮發

劉偉經過一年的進修學習,理論知識更加豐富,操作技能更加嫻熟,視野也更加開闊,理念也更加超前。

他將自己的所學用於臨床,於2020年10月,獨立完成泰安市首例「無充氣腋窩入路全腔鏡甲狀腺手術」。

2020年12月,獨立完成山東省首例「無充氣腋窩入路全腔鏡乳腺癌根治手術」。

2021年03,創新完成山東省內首例「無充氣腋窩入路全腔鏡乳腺癌根治+一期假體乳房再造手術」。

2021年08月,獨立完成全縣首例「靜脈輸液港手術」。

2022年07月,獨立完成縣域內首例「繼發性甲狀旁腺摘除+自體移植手術。

......

一項項新業務的開展,一個個新技術的突破,不僅讓我院乳腺甲狀腺專業有了質的提升,劉偉醫生高超的技藝、優質的服務,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病友的信賴和認可。

濟寧的孔女士聽聞劉偉醫生技術高超,來我們醫院做手術,恢復得特別好,微信上留言說:下次複查還是去您那,相信您!

棗莊的張女士聽說劉偉醫生技術好,不怕路途遙遠,跑來我們醫院做手術,微信留言說:一次次的麻煩您,把你當成娘家人了!

30歲的朱女士在北京打工,不幸得了乳腺癌,輾轉各大醫院就診,得到的結果是醫生建議乳房全切。

這讓還沒結婚的她無法接受,聽說劉偉醫生可以做無痕乳癌根治手術,還能同時完成乳房重建,這個消息讓她無比興奮,她找到了劉偉醫生。

術後,她回到了北京工作。在中醫友好醫院複查結果非常好,當專家聽說這個手術是一家縣級醫院醫生做的,非常震驚,讓朱女士給劉偉帶話:為劉偉醫生點贊!

劉偉醫生說,自己並沒有太看重這些口碑,他現在的身份,已經從一名普通醫生,轉變成了一名學科帶頭人。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責任和擔子更重了,他深知一個人能力再強,為群眾服務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他必須帶領科室、團隊里的每一名醫生和護士共同進步。

為此,劉偉制定了詳細的科室管理制度、學科發展規劃。他推行周四業務講座,持續講授最新學術文獻和診療指南;他推行周六手術技能操作培訓,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對多個技術進行改良和創新,切口更小,創傷更小,美容更好,快速提升了團隊整體實力。

正因為一步一個腳印的砥礪前行,也換得了一年一個變化豐碩收穫,每年高質量完成醫療、保健、教學以及科研等各項工作任務,亮眼的成績,得到了省內外同行的刮目相看。

他先後被邀請在國家、省、市級學術會議上,進行授課和經驗分享,同時,我院也成功舉辦了2次國家級乳腺、甲狀腺微創高峰論壇,吸引了全國各地300多名乳腺甲狀腺醫生,前來交流學習。

無充氣腋窩入路全腔鏡甲狀腺手術、乳腺手術這兩項技術,先後完成科研成果鑑定及成果評價,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從醫20載 甘做健康守護者

20年的從醫生涯,讓劉偉對醫生這個職業,有了新的認識。他認為預防重於治療,應該把健康知識、預防意識傳遞給更多的群眾,讓他們少得病,不得病,這才是最重要的。

劉偉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他建立了多個微信服務群,在繁忙的工作之餘,耐心地為群眾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定期發布健康科普知識,幫他們提供專業的治療建議;他利用休息時間,積極投身到志願者工作當中來,參加「健康義診百村行」、「健康大講堂」等科普義診活動,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多年來,他堅持把健康送到群眾家門口,服務群眾上萬人次,有效架起了醫患「連心橋」,成為了泰安市首批醫學科普專家,獲得了全國「2019年度優秀志願者」等榮譽。以他名字命名的「劉偉醫學科普工作室」,被評為「2022年度全國科普工作日」優秀工作室,得到了社會和群眾的一致認可和肯定。

劉偉醫生說:一名醫生價值,不僅僅要體現治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體現「治未病」的能力。

身邊的榜樣—乳甲外科醫生劉偉

他,從醫二十載,堅守初心、從未改變,「醫」心為群眾!

他,手握柳葉刀,一路向陽、追逐夢想、心中有溫情!

這,就是我院乳腺甲狀腺外科醫生—劉偉。

自從他穿上這帶有使命感的白衣,就意味著選擇了不圖名利,不計報酬,為護佑百姓健康,默默奉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14803068e027ba18b30e6f05ba3a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