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提升,現如今的美食越來越多,吃貨們對食材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無論什麼美食,都忍不住想要嘗嘗味道。但有的食物表面上很美味,但卻含有大量
「寄生蟲」
。
表面看上去,眼前的食物味道鮮美。實際上,這些食物爬滿了各式各樣的寄生蟲。
當這些肉眼看不到的寄生蟲進入體內,輕則引起腸胃不適,重則引發嘔吐腹瀉。
以下4種食物里,寄生蟲含量很多,即使用開水都燙不死,很多人不懂,還在經常吃。如果你的身邊有人經常吃,一定要提醒他,以免吃多了,對身體造成損傷。
一、生魚片
廣東的很多地區,由於飲食習慣,喜歡將淡水魚切成肉片吃。魚肉的生長環境複雜,吃了以後很有可能感染寄生蟲。生魚片中的寄生蟲主要為肝吸蟲,這種蟲子對身體健康的危害很大。
感染肝吸蟲以後,前期並不會有明顯症狀。到了後期,會從肝臟的位置慢慢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感染寄生蟲以後,會引發噁心,嘔吐,咳嗽,胃痛等症狀。這種蟲子的潛伏期非常長,可以在人體內存活20、30年。
二、牛蛙
牛蛙的味道鮮美,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美食。雖然牛蛙吃起來很鮮嫩,但他的身上攜帶了很多寄生蟲。其中一種寄生蟲叫——囊蚴,這種蟲子容易進入大腦,破壞神經系統。
雖然小龍蝦的體內也有寄生蟲,但只要經過加熱,就可以消除。牛蛙中存在著一種生命力很強的寄生蟲,這種蟲子即使經過爆炒,依然還能存活。當他進入人體後,會快速的鑽到眼睛,口腔,腦部,危害人體健康。
三、生蚝
生蚝也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食物,很多人喜歡將他烤熟後食用。但有一部分人卻認為,生蚝必須直接吃,味道更鮮美。但其實這樣吃生蚝,很容易感染寄生蟲。
生蚝是一種生活在水裡的殼類動物,他的體內很有可能攜帶大量寄生蟲。有研究調查顯示,生蚝的體內,很容易積累大量重金屬,還可能有致病微生物,生吃對身體危害很大。
四、毛蛋
說到毛蛋,北方的朋友一定不陌生,南方的朋友卻沒有聽說過。所謂毛蛋,就是小雞發育到一半,雖然沒有孵化,但卻已經長毛了雞蛋。還有一些地方將它稱為活珠子、繁盛蛋。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雞蛋,是因為小雞在孵化的過程中,溫度、濕度出現了問題,所以終止孵化。因此,毛蛋很容易被細菌寄生蟲感染,生活中一定要少吃。
對於愛吃毛蛋的人而言,這種既有肉,又有蛋黃的食物非常鮮美。在他們的眼裡,毛蛋的營養價值很高,吃了以後有很好的滋補效果。另外一群人則認為毛蛋非常恐怖,完全無法下咽。
總結:
「民以食為天」是中華民族流傳至今的古老觀念。雖然享受美食,對我們而言很重要,但食品健康也不容忽視。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遠離這些「寄生蟲」含量高的食物,無論味道好吃,也要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