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抑鬱症,你不了解的8個事實(乾貨分享)

2019-07-11   諮詢師欣然

文 欣然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導言:

最近,我的一位朋友因重度抑鬱症住院治療,而這,已經是最近身邊第四位患抑鬱症的友人了。抑鬱症,不再是個聽上去很熟卻離我們很遠的疾病,也並不只是發生在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明星身上,它離我們越來越近,正在迅速地侵擾著我們身邊的親人和朋友。

先看數據:據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測: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人類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病。資料顯示,全球每年因抑鬱症自殺死亡人數高達100萬人;中國抑鬱症患者已超過1億人。

通過和抑鬱症朋友以及他們的家人接觸,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大多數人對抑鬱症知之甚少,而且存在不少誤解,有些還荒謬的離譜。在抑鬱症初發時,有些家屬因不了解病症而對患者有很多苛責,導致病情加重;而一旦確診,又慌亂不已,不僅幫助不了患者,還會使自身陷入極度的焦慮。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抑鬱症,走近它、與之並處、並最終擺脫困擾,決定將我對抑鬱症的一些了解和理解整理成文。本文分上下兩篇,上篇為科普篇,主要解決人們對抑鬱症的一些誤解。下篇為心理篇,主要分析抑鬱症患者的心理特徵。

上篇:科普篇—關於抑鬱症的8個誤解

誤解一:抑鬱症,就是精神病

由於大多數抑鬱症是在精神病專科醫院確診並治療,而人們對專科醫院的印象是都是精神病人,所以容易把抑鬱症和其它類型的精神疾病混為一談。

按照精神疾病分類標準,重性精神障礙分六類:1,腦器質性精神病;2,精神分裂症;3,情感障礙(抑鬱症、躁狂症、雙相情感障礙);4、偏執性精神病; 5,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6,精神發育遲滯。

抑鬱症是一種情感障礙,主要是由於心境持續低落和興趣感降低引發的情感障礙和思維遲緩,屬於重性精神疾病的一種,雖然有些抑鬱症患者伴有短暫的幻覺妄想,但和其它幾種類型的精神障礙有明顯區別,所以治療方法也是不同的。

誤解二:心情低落,就是抑鬱症

我們大多數人,在面對生活或工作中的不如意及壓力時,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情緒低落、意志消沉、不思茶飯等症狀,但可能只是因為外界事件引起的暫時的抑鬱情緒,隨著事件的緩解和解決,情緒就會好起來,這就不屬於抑鬱症。

典型的抑鬱症表現為三低:

(1)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維緩慢,動作言語減少。持久的意思,就是這種情況至少持續2周以上,即使遇到特別開心的事,比如中獎、升職等也高興不起來。而且心境低落呈晨重夕輕的節律變化。

(2)生理出現症狀:食慾降低、性慾降低、體重下降、乏力、睡眠障礙等。

(3)有自殺傾向:強烈的自罪感、反覆出現想死的,或有自殺、自傷。

如果出現了以上病狀,說明抑鬱狀況已經比較嚴重,需要立即去醫院就診。

誤解三:性格內向,心胸不開闊的人才會得抑鬱症

這是個很常見的誤解。事實上,有很多外表陽光樂觀的人,也會得抑鬱症,叫做「陽光型抑鬱症」,因為別人從外表上看不出來,只有一個人時才會表現出心境低落,所以很容易被忽視。

這部分人常常追求完美、不願意把不好的一面示人,遇事喜歡硬扛。他們常常會出現內外不統一的情況:比如:

(1)雖然感到非常疲憊,卻不能入睡

(2)對親人突然大發雷霆,事後又後悔不已

(3)非常希望和好友聊天,卻從不說出心中鬱悶的事

(4)對自己不滿意,卻害怕告訴別人

(5)幻想逃離到一個安全的無人認識的地方

如果有以上的狀況,並且伴有持久的情緒低落、興趣減退、思維遲緩等症狀,有可能患上了"陽光型抑鬱症",需要做SDS量表或者醫院篩查。

誤解四:抑鬱症,只會在身處逆境時出現

抑鬱症的病患,有不少是長期生活在壓抑的環境中,甚至從小就沒有什麼快樂。但長期生活在順境中的人,比如一直被父母保護很好的,也有可能出現抑鬱症。這是因為順境中的人,平時接觸不到壓力,他們面對壓力的閾值就低。

長期生活在"無菌環境"中的人,一點點壓力都會讓他崩潰。正常狀態的人,很難想像一個人會因為錯過一班車而感覺到生無可戀;更難想像一個人會因為上司的提拔而突然失蹤。

雖說抑鬱症的觸發多是由於某個具體事件的刺激引起,但當一個人處在抑鬱狀態中,生活中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甚至在別人看來是機遇的"好事",在他那裡,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誤解五:中年男性,得抑鬱症機率高

由於抑鬱症常常與壓力有關,而中年男性又是承擔社會和家庭壓力最大的,所以人們往往誤認為:中年男性容易出現抑鬱症。事實上,有幾個特殊的階段常常被人們忽視,需要特別關註:

(1)大學階段:

由於剛剛離家,開始獨立面對新的環境,獨立面對挫折,以及不如意的事,很容易出現適應不良的問題。如果不能有效排解,可能會出現抑鬱症和社交恐懼。

(2)女性產後

由於激素水平的快速變化,以及環境的變化,有可能出現產後抑鬱。女性在分娩後的第一周,有50%到75%的女性會出現輕度抑鬱症狀,有10%到15%的產婦會患上產後抑鬱症。

(3)更年期

這一階段身體出現巨大變化,又即將離開工作崗位,多重變化促使抑鬱症高發。更年期抑鬱症大多數發生於女性,同時伴有焦慮;部分55-60歲左右的男性也會出現,主要表現是軀體不適。

誤解六:抑鬱症不需要看,自己調解一下就會好

這是非常危險的想法。如果只是因突發事件引起的抑鬱情緒,或者輕度的抑鬱症,可以通過心理輔導來緩解壓力和情緒。但如果已經因診斷為抑鬱症,就必須接受抗抑鬱治療。如果是重症,需服藥或住院治療。

之所以需要針對性治療,是因為抑鬱症除了情緒低落,還會出現其它一系列症狀:比如視物模糊,無法對焦,甚至會直接導致閱讀和書寫障礙。嚴重者會出現幻聽與幻視。如果我們不了解這種情況,就會責怪抑鬱症患者反應遲鈍,懶惰等等,以至於對他們造成更大的壓力,錯過治療期。

關於服藥的問題,心理醫生意見不統一。但可以明確的是,對於重症患者,是需要藥物或物理治療的。因為得了抑鬱症的人,大腦中的5羥色胺水平會快速下降,從而無法產生興奮感,嚴重者甚至會產生輕生的念頭。

抑鬱症的心境低落主要表現為晨重,不少抑鬱症患者都是在凌晨自殺,而那時往往是親屬熟睡的時候,很容易疏漏。所以期望抑鬱症患者不通過治療而自愈,是有很大風險的。

誤解七:得了抑鬱症,就喪失了工作機會

關於抑鬱症是否可以繼續工作的問題,要看症狀是否消除,以及工作壓力程度。 輕中度的抑鬱症患者,在經過治療後,是可以繼續工作的。

即使是住院的重症患者,在出院時,醫生會建議觀察半個月-1個月。如果沒有出現消極想法和思維遲鈍,也可以上班,但要避免勞累和壓力太大。

一般來說,在恢復期內,以遠離壓力源為宜。所以如果發病時工作壓力是抑鬱產生的壓力源,那麼最好不要從事此類工作,以免再度刺激。如果是因為感情問題,最好換個新的環境,避免與前任過多接觸,以免產生劇烈波動。

誤解八:得了抑鬱症 永遠治不好

根據國外的統計數據,抑鬱症的治癒率是非常高的,大約在80%左右。一次藥物痊癒率,大概是33%,就是100個抑鬱症患者中,有33個可以通過第一次服藥痊癒。剩下的需要二次服藥,用第二種藥後大概30%人會被治癒。有些抑鬱症患者是需要長期服藥的,當然這只是單純服藥的效果統計。

抑鬱症的康復需要時間,抗抑鬱藥,一般在2-3周時起效,整個治療可能需要數月。除了藥物治療,抑鬱症還有物理治療、運動治療、心理治療等等。

如果配合心理治療,效果會更明顯,而且不易復發。因為藥物只能控制和緩解症狀,卻無法發現病源。事實上,大部分抑鬱症患者,自身屬於易感人群,同時發病時伴有刺激事件。這些導致發病的原因如果不能得到處理,看問題的角度不能得到改變,那麼新的刺激出現時,還會有復發的可能。

抑鬱症患者有30%到40%人會復發。復發原因可能是自行終止服藥或減藥,以及生活事件的再次刺激,比如沒考上大學,失戀,失業或者其它壓力。一般三次復發就需要終身服藥,所以希望患者在恢復期內不要隨意減藥或自行停藥。

尾言:

儘管抑鬱症這個詞對於我們已經並不陌生,但人們往往因對此缺乏正確認識,而對病症帶有歧視和偏見。

其實就象我們感冒了要去醫院治療一樣,抑鬱症作為心理疾病的一種,就象患上了"心理感冒",也是需要治療的。只不過心理疾病的起因複雜,持續時間久,具有隱蔽性,所以需要的時間也相對長一些,需要更多的耐心。

抑鬱症患者的個性大多敏感、自罪和羞恥感強烈、容易產生心理負擔;有不少病患,會因為羞恥感而拒絕就醫,或忽略了它的危險性,而錯過了初期的治療階段。所以家人和社會的正確識別、客觀對待、鼓勵和寬容,對幫助病患樹立積極的心態,並最終康復,是非常重要的。

附:抑鬱症自測量表

本表僅用於測試抑鬱症狀,至於是否患有抑鬱症,請去醫院確診。

根據自己最近兩周內的實際感受儘快回答(不必思考過久),並記下對應的分值。

計算方法:

1, 請將以上20題的分值相加,得到總的分值;

2, 然後再將總分值*1.25,記下最後的分值;

3, 對照下面的分數,回復前面的字母查看結果。

A 53分以下 B 53 -62分 C 63 -72分 D 73分以上

結論與建議:

A53分以下: 您現在的情緒正常,請繼續保持

B53 -62分: 您的得分屬輕度抑鬱,建議您接受心理諮詢與治療,及時調整情緒

C63 -72分: 您的得分屬中度抑鬱,建議去專科醫院,做一步檢查

D73分以上:您的得分屬重度抑鬱,請立即去專科醫院,看是否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藥

【我是諮詢師欣然,為大家解答問題,記錄隨感,如果某些話題引起您的思考和共鳴,請關注我,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