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干姑娘」當衛生員,「大媽」成評審……岳陽「她力量」這樣整治農村人居環境

2019-11-22     今日女報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農村社會文明和諧。2018年,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啟動,如何充分發揮廣大婦女的「半邊天」力量,共建美麗鄉村,共享美好生活?「岳陽經驗」給出了答案——岳陽市婦聯第一時間下發文件,要求各級婦聯組織要充分發揮全市4萬餘名執委的獨特作用,引領廣大婦女敢於擔責,積極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中來。在各地還湧現了「撩干姑娘」「草帽大姐」「大媽評審團」「江豚姐姐」「巾幗先鋒隊」等一大批女性志願者團體,對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起到重要作用。

「岳陽市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上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走在了湖南省前列,全省各地要學習借鑑岳陽的經驗做法,樹立『外學浙江、內學岳陽』的導向。」日前,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推進會在岳陽召開,湖南省委副書記烏蘭在會上強調,要對照典型學經驗,力爭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干在實處、走在前列。
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與岳陽廣大婦女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那麼,岳陽市婦女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具體發揮了什麼作用?近日,今日女報/鳳網記者走進岳陽一探究竟。

撩干姑娘」很能幹

 「今天我們的工作,就是要幫助村民做好衛生環境的整治,特別是村裡的五保戶、智力殘障人士和獨居在家的老人。」11月13日一早,岳陽市華容縣三封寺鎮墨山鋪村的「婦女之家」很熱鬧,村婦聯主席段會芳正在給一群「紅馬甲」們開會布置任務,她說,「紅馬甲」是由村婦聯執委組成的「撩干姑娘」,在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里可是幫了大忙。

「『撩干』在我們的方言里,就是『能幹』的意思!」段會芳熱情地告訴記者。今年3月,這支由村婦聯執委、黨員代表、村民代表等組成的「撩干姑娘」志願者服務隊正式成立,共有30人,年齡最大的「姑娘」58歲,最小的36歲。雖然年齡差距大,但「撩干姑娘」們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積極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來。
走進墨山鋪村,首先看到的是占地40畝的集中建房點,採用徽派建築風格、「三橫一豎」布局,依山傍水,連片而建。當天,段會芳帶領了七八名「撩干姑娘」,沿線進行活動,整治垃圾污水,清理雜草雜物。

段會芳說,經過長時間的入戶宣傳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在村莊已深入人心,村民們更注重房前屋後的衛生了,有村民主動拆除了私自搭建的放雜物的棚子,還有村民自發給村裡的花草樹木澆水……「村場『髒、亂、差』的狀況得到了有效改善,墨山鋪村莊環境發生大變樣!」
路過一戶人家時,段會芳特地停了下來,入戶詢問情況。
原來,這裡住著一位80歲的楊爹爹,兒子兒媳都在外打工,雖然他身體尚可,但清理房前屋後的衛生仍力不從心。「撩干姑娘」麻利地幫他打掃了前庭後院,段會芳則細心詢問他最近生活有無困難。

段會芳(左二)細心詢問老人最近的身體和生活情況。

「像這樣的獨居老人是我們的重點幫扶對象,我們不僅要幫他搞衛生,更要時刻關注他的生活和身體。」段會芳說。

「大媽評審團」有一套

「整體衛生搞得還是不錯,但周圍有一點樹枝還沒有及時清理,不能評優秀,下次得注意!」11月14日,岳陽縣張谷英鎮風水村婦聯主席劉軍連帶著她的「大媽評審團」,在村內挨家挨戶檢查衛生,她一手拿著「大媽評審團」評議冊,一手用筆詳細記錄下各家各戶的衛生情況,不合格的,「大媽」們還帶著掃帚簸箕垃圾桶,麻利地幫村民們清理垃圾、打掃衛生。

劉軍連(右一)正挨家挨戶檢查衛生並細心記錄。

劉軍連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今年4月,為落實深化農村「空心房」整治推進村莊清潔行動集中攻堅工作,「大媽評審團」應運而生,定期對村域環境衛生情況進行督查,由作為村婦聯主席的她擔任團長。「評審團一共有8個人,年紀最大的61歲,最小的45歲,由村民選出,一個月開展兩次檢查。」劉軍連說,「大媽」們需要到各片實地察看,當場指出房前屋後的衛生情況,耐心勸導戶主及時清理生產生活垃圾,保持整潔,並建議庭院植樹植綠,綠化美化家園;對公共區域、村組道路的問題,立刻聯繫清潔員清潔到位。
隨後,村委會根據評審團反饋的情況,匯總各片環境衛生問題點,將評議結果及照片發到各片微信群,為乾淨整潔屋場點贊,同時對整治效果不佳、髒亂差現象突出的地方進行公開曝光,督促各片各戶及時整改到位。

這本評議冊,記錄了「大媽」們的兢兢業業,更見證了風水村環境的大變樣。

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在評議冊上看到,每個片區屋場的評比結果分為「最清潔」「較清潔」和「不清潔」三檔,評為「最清潔」的屋場可獲100元獎金,沒能獲評的屋場也會註明是哪塊衛生沒做到位。
今年49歲的陳蘇蓮是「大媽評審團」的一員,負責風水村蘭陵片區的衛生檢查監督。她說,村民們都很支持她的工作,她所負責的片區環境也一天天地好了起來。
這也正是劉軍連的感受。她告訴記者,曾經有一戶人家,不僅房前屋後衛生狀況堪憂,連屋內都隨意堆滿了雜物。她和另一個「大媽」一起幫忙,不僅把垃圾給打掃了,連屋內的雜物也分門別類,收拾得整整齊齊。一段時間後,等她再去檢查這戶人家時,驚喜地發現屋主仍維持著上次她們打掃完的模樣。「都是鄉里鄉親的,讓我們打掃衛生,他們其實也不好意思。」就這樣,村民的衛生意識逐步提高。在張谷英鎮巾幗行動表彰大會中,「大媽評審團」被授予「優秀巾幗先鋒隊」榮譽稱號。
截至目前,在「大媽評審團」的監督和帶動下,張谷英鎮累計清理農村生產生活垃圾6982噸、疏浚溝渠87.5公里、治理黑臭水體245處、治理畜禽養殖污染3509戶。

文、圖: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羅雅潔 通訊員 黎偉 劉小平

編輯:小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6PlG4BMH2_cNUgakF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