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綜合徵3大原因易並發栓塞性疾病?做好這4點可以有效預防

2019-10-04     小復先生

血栓和栓塞性疾病是腎病綜合徵最常見的併發症。根據相關文獻統計,腎病綜合徵患者的發病率約占到8% - 10%左右。其中以腎靜脈血栓最為多見,雖然大多數為亞臨床型,但也可發生嚴重的血尿和蛋白尿,甚至是腎衰竭。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在成年人約為6%左右,其他部位的深靜脈血栓如腋靜脈、鎖骨下靜脈相對見,動脈血栓更為少見,但是可累及各種動脈,極少數患者甚至伴心肌梗死。

腎病綜合徵3大原因易並發栓塞性疾病

1)長時間的大量糖皮質激素及強利尿劑的使用,會加重高凝狀態。

2)腎病綜合徵時,凝血因子V、VI、VI、X及纖維蛋白原增加,血小板數目輕度升高,抗凝血酶II水平降低,蛋白C及蛋白S活性下降。

3)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導致血液濃縮,血液粘稠度升高。

患者做好這4點可以有效預防

1)對於高脂血症者給予降脂治療,對嚴重低蛋白血症者短期內適當補充白蛋白,在預防栓塞方面有比較積極的作用。

2)當患者發現水腫、尿中泡沫增多以及尿量減少等腎病綜合徵的可疑表現時,建議及時就診,及時治療。

3)當臨床病理提示高凝或易並發栓塞時,及時給予抗凝治療,比如:血小板數明顯增高、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漿白蛋白小於2.0g/L跟腎病理提示膜增生性腎炎和膜性腎病的時候。

4)從臨床觀察看,血栓或者栓塞性疾病最易發生在激素治療後,尿量開始增多時。此時方面腎病綜合徵高凝因素尚未消除,大劑量激素可加重高凝,而突然尿量增多又使血管內容量減少,血液粘稠度增強。所以,這個時候一方面需合用抗凝藥物,另一方面要及時停用利尿劑,並適當增加飲水量,從而預防栓塞。

健康小貼士:

腎病綜合徵患者需根據個人情況做適當的鍛鍊活動,在早期可以主動或被動肢體鍛鍊,對於伴嚴重水腫者(如胸水,腹水),需要臥床休息,但是也不能躺著不動,建議肢體要適當的被動活動,如果病情得到緩解後,可逐漸提升活動量。水腫不嚴重的腎病綜合徵患者日常應多加強肢體的活動與鍛鍊,可以做一些動作舒緩的運動,比如:散步、打太極拳、體操等,以防止血栓併發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zqbnW0BMH2_cNUgcoU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