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拉松精英賽,門檻4小時30分,網友:也太低了吧?

2019-09-20   全民跑步

昨日,中國田徑協會公布了中國馬拉松430精英賽暨我要上奧運萬人賽承辦單位,合格單位為常州市新北區人民政府+江蘇常奧體育發展有限公司。

這場430精英賽將於明年4月或5月份舉行,賽事規模定於1萬人,採用"邀請制+報名制",通過邀請"我要上奧運"系列活動的萬人名單確定參賽選手+大眾選手入選名單,而對於大眾選手報名,官方要求的全馬完賽成績需在4小時30分以內。

4小時30分以內?這個成績門檻遭遇了跑友第一時間的吐槽:4小時30分都能稱得上是馬拉松"精英"了?

——別著急別著急,如果仔細看看這場賽事的入選機制的話,這個門檻應該是比想像中要高一些的。

01 報名機制解讀:真的是4小時30分門檻的"精英賽"嗎?

我們先來解讀下報名機制:

官方規則:

解讀:

1、萬人賽事規模,我要上奧運也是一萬人名額,也就是理想狀況下,邀請制就讓參賽人數剛好達到滿員狀態;

2、但現實中這一萬人中肯定有棄權的,不夠的再從曾經被刷出萬人名單篩選,這個候補人數,數量也是很可觀的;

3、如果1和2情況下還沒達到萬人,就公開向大眾報名了,對大眾開放的門檻,才是4小時30分。

一位資深跑友表示:邀請制我感覺基本就滿員了,不太可能到報名制這一步,最後的機率會很小,我要上奧運賽事還有好幾個,精英賽基本上還是給萬人名單提供的。

不過小編覺得,這是理想狀況下。如果考慮較壞情況,近年首次辦精英賽,並無經驗可循,賽事對這排上號的這一萬人以及候補選手是否確定有吸引力,到時候參賽比率能有多高還是未知數,萬全之策,就是放低大眾報名門檻,來給賽事留夠空間。

所以,成績4小時30分內的大眾選手,能不能報上名,其實還是未知的。

02推測:為什麼要舉辦這場賽事?

"我要上奧運"舉辦的初衷是為了選拔一男一女兩位大眾馬拉松業餘選手參加東京奧運會,卻意外遇到了2020年東京奧運會門檻大升而導致無人達標。

之前里約奧會員馬拉松男女達標成績2:19:00和2:45:00,按照中國標準,我要上奧運選手中,有賈俄仁加和劉子揚可以達標。

2020年東京奧運會門檻卻意外提高到了男子2:11:30,女子2:29:30——按照2020年的新標準,中國田協公布的2019年業餘選手"我要上奧運"最近一期大名單,沒有一個人符合這個成績要求。

當然,除了硬性的成績指標,選手還能通過國際田聯積分獲得奧運參賽資格,但對於業餘選手而言,這難度依然太大。

在奧運標準出爐之前,田協原本還計劃在2020年3月舉辦一場奧運選拔賽,但目前來看,最終達標的人數可能都不夠,選拔賽自然無法舉辦,因此,如果是為了給"我要上奧運"活動做個總結,或是本來就有計劃嘗試開啟精英賽制,明年舉辦中國馬拉松430精英賽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03 推測:我要上奧運選手目前水平如何?

就之前的分析來看,這場比賽參賽的期望主力選手還是「我要上奧運」男子前6000+女子前4000名的選手。

按照時間排列,接下來的賽事還有衡水戶馬拉松、宜昌馬拉松、上海馬拉松、南京馬拉松、北京馬拉松、合肥馬拉松、濟南馬拉松、南京馬拉松和廈門馬拉松九場比賽。

而就田協公布的最新一期名單看和末位成績比對,排在男子6000名的選手參考已有數據成績估算在3小時15分內;而女子4000名的選手成績在4小時左右,距離明年截至日期舉辦還9場賽事,這場比賽的起底水平,保守預估也就是男子310左右,女子350左右了。

04 這是中國近年來的首場精英賽

馬拉松精英賽事,其實很早以前我們就有。1981年,北京馬拉松首屆舉辦,只有來自12個國家的86名專業選手參賽,這86位選手經過天安門廣場那一刻,成為中國馬拉松發展史最重要的一幅畫面。

值得一提的是,1981-1988年北京馬拉松只有男子項目,女子項目是從1989年才開始。因為有女子項目的加入,1989年參與的人數才大幅度增加到了326人。

直到1999年,北馬才對大眾開放,也迎來了當年38000人的最大規模參賽記錄。

05 和其他精英賽事相比,我們差距有多大?

近年高門檻賽事,比較出名的,除了波斯頓馬拉松,還有日本的福岡馬拉松和琵琶湖馬拉松。對照看一下:

2020波士頓馬拉松報名要求:

日本的三大馬拉松賽事,除了面對大眾,7小時溫和關門時間的東京馬拉松外,琵琶湖馬拉松和福岡馬拉松都是准專業級賽事:日本福岡馬拉松,報名門檻是2小時40分;而琵琶湖馬拉松報名門檻是2小時30分。

雖然名為精英賽事,與其他同類賽事相比,我們"精英"的門檻還是低了一些,但作為探索賽事的多元化可能,作為近年首吃螃蟹的實驗性賽事,小編覺得,這怎麼都能算得上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選擇。

對此大家怎麼看,大家心中的精英賽事,又應該是設立多少成績的門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