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仙丹到黑火藥是怎麼煉成的,1000年的故事

2019-10-12   我是王不二

煉丹不是個玩笑

「與天地相畢,與日月同光;坐見萬里,役使鬼神;舉家升虛,無翼而飛,乘雲駕龍,上下太清,漏刻之間,周遊八極」。

這是煉丹家的理想,煉丹術的發明源自神話長生不老觀念,其實更深的根源在於農耕文明對於人體質的重視。煉丹術的起源和秦漢的時代背景有很大關係,煉丹術源自尋找長生不老藥的的失敗,"焚書坑儒"坑殺方士,方士們開始自力更生。煉丹的技術背景也和青銅時代向鐵時代的轉化有關。「火候」從冶金用語到煉丹用語可以看到冶煉技術的影響。秦漢冶煉技術的發展,物質的變化給了煉丹家啟示。

什麼才能叫"丹"

許多中藥都名之曰「丹」,但與本來意義上的「丹」毫不相干。很早的中國人認為黃金與玉不朽,如果能從中提出精華,「服金者壽如金,服玉者壽如玉」,則可以長生不老。煉丹家認為只有出自鼎爐,人工從千年不朽、百鍊不消的礦物中提取出的輕盈,易升華,靈異,和羽化飛升有聯繫的物質,幾轉幾返,艱難修煉而出的才是丹。

漢代丹藥成風

煉丹術的最早是黃白朮,以藥物加熱燒煉,煉製貴重的金銀來,服用這種"藥金"可以長生,尚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煉丹術。

秦始皇不但派徐福去求仙藥,他的陵墓地宮也以水銀為江河湖海,水銀在古代就是重要的仙藥。

漢武帝時期的成仙道路有兩條;

北派成仙道路:丹砂—黃金—成仙。

南派成仙道路:水銀—黃白—成仙。

北派重丹砂,南派淮南王劉安重水銀。有趣的是淮南王劉安,豆腐是劉安的發明,因為膽水和黃豆是煉丹-黃白朮常用的材料,豆腐只有煉丹師才可能設計出。

漢代煉丹術的原則和後代不同,只有自身不腐的金石才能使人身體不腐,所以煉丹原料必須是礦物質練出才有效。

《周易參同契》

東漢魏伯陽創立了煉丹哲學觀《周易參同契》,此書被譽為「萬古丹經王」,但其實是一部晦澀難懂的隱語書。《周易參同契》把"黃老哲學"、「周易」、「爐火之學」和天文曆法匯而為一,是古代煉丹家最重視的一部書。

煉丹要時刻掐時間

晉人《列仙傳》描述的仙人服食的丹砂等對煉丹影響深刻,所以要"修煉",煉丹必須掌握火候,"爐火之事"。以《周易》六十四卦為基礎,去掉四卦,以六十卦配30天,一天兩卦,按照卦的不同變化來控制和調節每天、每月、每年的煉丹火候,非常辛苦。

煉丹設備

丹爐模擬天地運行,加熱和降溫模擬自然變化,丹爐是一個縮小的宇宙時光加速器,煉丹家希望丹鼎「小宇宙」中,一年可以精密的跨越自然界4320年的時間長度。「千年之氣,一日而足,山澤之寶,七日而成」,能製造出比自然界更完善的,珍稀純凈的物質,這種先進的想法現代實驗室中也在遵循。

煉丹家非常認真,在交通神仙,人跡罕至的名山虔心搭建龍虎丹台;「…壇高三層,分四方,有八門,…上去藥鼎三尺,垂古鏡一面,布二十八宿五星燈,前用純鋼劍一口。爐前添不食井水一盆…用桃木板一片…」。

在丹房,需要多種設備,"煅、煉、灸、熔、抽、飛、優"。丹爐最重要,從陶鼎發展到唐代上瓦下鐵的丹鼎--水火鼎,水火鼎又被按照周易理論嚴格設計成既濟鼎與未濟鼎。後來設計的鼎爐越來越近精巧,出現了懸胎鼎、飛汞爐等設備。

煉丹並不是個玩笑。

三國煉丹和影響

漢魏煉丹風行的社會環境不單是長生,也有瘟疫盛行防治的需求。曹操義子何晏調配赤石脂、紫石英等礦物製作毒性極強的「五石散」服用,風靡六百年。曹操的兒女親家是煉丹張天師,可見曹操的重視。當時著名的華陀、左慈是醫生也是煉丹家。逃過曹操追殺的左慈跑到了江南,左慈是當時煉丹界最牛人,他的弟子叫葛玄,葛玄的侄孫是兼通醫藥的著名煉丹家,煉丹史上承前啟後人物-葛洪。所著《抱朴子》奠定了丹藥製作乃至中藥化學基礎。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的"青蒿素"就是葛洪的啟示。

唐代的煉丹變化和九轉還丹

煉丹的原料選擇性非常強,並不是啥玩意都敢倒進鍋里燒,這是一個複雜的抉擇和試錯過程。有著嚴格的操作順序和步驟,所用的時間及操作手法、藥品及藥量的多少規定明確,重要的是:

五金:金、銀、銅、鐵、錫。

八石:硃砂、雄黃、雲母、空青、硫黃、戎鹽、硝石,雌黃。

三黃;雄黃、雌黃,硫黃。

丹砂被列為煉丹的第一上品的原因是燒之成水銀,積變又成丹砂,變化奇妙,因而被列為不死藥之上品。魏伯陽及稍後的煉丹家都認為此物"不得了"。黃金和白銀反而退居其後,丹砂「還」的次數越多,丹藥的效力越好,最好的就是「九轉還丹」。

唐代煉丹原則改變了,開始注重草木果實。

唐朝煉丹非常時髦。帝王將相到老百姓都煉丹,除道教以外,儒家、醫生,佛教也參與煉丹,詩人李白、白居易也在其中。

給金丹消消毒

金丹多為砷、汞和鉛製劑,服用就會中毒甚至死亡,歷史上此現象頗多。要降低金丹毒性,就要燒灼金丹來「伏火」消毒。

重要一步: 金丹--伏火[去毒]--金丹

伏火: 硝石+硫磺+野蜂蜜=伏火

匪夷所思,加入野蜂蜜,難道煉丹家要帶點甜的金丹。

唐《真元妙道要略》:「有以硫磺、雄黃合硝石並蜜(蜂蜜後被碳化)燒之」,唐藥王孫思邈在《丹經內伏硫磺法》又在配方加入皂角干伏火,又有人用馬兜鈴代替皂角干,皂角乾和馬兜鈴都和炭素有關,所以「紫煙穿屋上」,頻發炸鼎,"飛龜舞蛇,愈見乖張",丹房失火時有發生,硫磺、硝石與炭混合就是火藥。

煉丹家沒有認識到火藥的其它價值,但為了伏火,不斷提純原料,原料越來越純,又相當科學的完善原料鑑定法,修改配方,這個「著火的藥」被命名為火藥,黑火藥的雛形初現。

煉丹不是騙術

現代考證,丹的無機物和有機物原料,最少有240多種。雖然煉丹家很真誠,但煉丹以失敗告終,但煉丹的故事並沒有結束,唐宋以後丹術和中醫全面結合,發展出了中國醫學,對中藥炮炙有決定影響。煉丹術在宋代後逐漸演變成內丹術,並衍生了很多後續學科,比如氣功。中國煉丹術可以理解為一種重新解構生命的嘗試,即使今天,對生命的研究和探索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