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獨占5篇,Nature 150年中最重要的10篇論文

2019-11-07     愛科學愛自然

1869年11月,第一期 Nature 出版,今年是 Nature 創刊150周年。150年的漫漫長路,Nature見證了人類歷史上一次又一次重大科學突破。也見證了人類歷史上一次又一次重大科學突破。

近日,Nature做了一系列專題內容來紀念這一特殊時刻。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 Nature 150年中最重磅的10篇論文。

這10篇論文包括物理學、免疫學、古生物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神經科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天文學等不同學科,但相同的是,這10篇論文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1、K中介子的發現

1947年,科學家發現了一種以前未見過的粒子,後來命名為K中介子,這一發現後來導致人們發現了基本粒子「夸克」,並最終建立了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

標題: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NewUnstable Elementary Particles

作者:G. D. ROCHESTER & C. C. BUTLER

發表日期:1947年12月20日

2、免疫性疾病療法的新突破

1975年,Nature報道了如何製造能產生已知特異性抗體的細胞系。這一發現導致了在治療自身免疫疾病和癌症方面的重要生物學發現和臨床上的成功進展。

題目:Continuous cultures of fused cellssecreting antibody of predefined specificity

作者:G. KÖHLER & C. MILSTEIN

發表日期:1975年8月7日

3、南方古猿與人類進化新論的誕生

1925年,Nature報道了非洲古猿化石的發現。這一發現徹底改變了關於早期人類進化的觀點,人類的祖先猿猴在進化樹上開始有了不同的分支。

題目: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 The Man-Apeof South Africa

作者:RAYMOND A. DART

發表日期:1925年2月7日

4、C60引發納米技術革命

1985年,科學家發現了形態如籠子一樣的碳分子C60,這一發現為石墨烯、碳納米管為代表的材料科學革命鋪平了道路,也標誌著納米技術的開端。

題目:C60: Buckminsterfullerene

作者:H. W. Kroto, J. R. Heath, S. C. O'Brien,R. F. Curl & R. E. Smalley

發表日期:1985年11月14日

5、南極臭氧空洞的發現

科學家出人意料地在南極洲上空發現了臭氧層空洞,並因此建立起了20世紀最成功的全球性環保政策體系。

題目:Large losses of total ozone inAntarctica reveal seasonal ClOx/NOx interaction

作者:J. C. Farman, B. G. Gardiner & J. D.Shanklin

發表日期:1985年5月16日

6、神經科學的突破性工具的誕生

膜片鉗技術最初是為記錄流過細胞膜通道的蛋白的離子流而開發的,現已成為神經科學基礎性的重要工具。

題目:Single-channel currents recorded frommembrane of denervated frog muscle fibres

作者:ERWIN NEHER & BERT SAKMANN

發表日期:1976年4月29日

7、一類納米材料的誕生

大約30年前,Nature報道了一條簡單的化學定律,能夠合成過剩的多孔材料。其中一些材料後來催生出大量從生物醫藥到石油化工領域的應用。

題目:Ordered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s synthesizedby a liquid-crystal template mechanism

作者:C. T. Kresge, M. E. Leonowicz, W. J.Roth, J. C. Vartuli & J. S. Beck

發表日期:1992年10月22日

8、細胞的「身份」可以編輯

細胞分化可以逆轉的發現挑戰了如何確定細胞身份的理論,這為細胞再編輯的現代化方法和細胞再生療法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題目:Sexually Mature Individuals of Xenopuslaevis from the Transplantation of Single Somatic Nuclei

作者:J. B. GURDON, T. R. ELSDALE & M.FISCHBERG

發表日期:1958年7月5日

9、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徹底改變生物學

上世紀50年代早期,遺傳物質究竟是什麼樣子還是個有爭議的問題。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解決了這個爭議,標誌著分子生物學的誕生,並永遠改變了生物學。

題目: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 AStructure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

作者:J. D. WATSON & F. H. C. CRICK

發表日期:1953年4月25日

10、開創系外行星探索新時代

1995年,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質量和木星差不多的系外行星,其公轉軌道距離母星比水星和太陽還要近,這個發現徹底改變了我們對行星形成過程的認識,也開啟了系外行星探索的新時代。

題目:A Jupiter-mass companion to a solar-typestar

作者:Michel Mayor & Didier Queloz

發表日期: 1995年11月23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mghRW4BMH2_cNUg2a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