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是繳100%好還是60%好?靈活就業人員和企業職工有不同答案

2020-03-13   暖心人社

社會保險非常重要,它包含了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等5項保險。它能夠對於我們符合國家規定的情況,給予一定的保險待遇。比如說,養老保險,只要繳費超過國家規定年限,就能夠確保我們到達退休年齡後每月領取養老金待遇。醫療保險,能夠讓我們享受住院報銷待遇,用較少的錢治好病。

可是在社保繳費中,我們存在多種繳費基數的問題。有的人是最低繳費基數60%,有的人是100%基數。這兩種繳費方式會有什麼差距呢?由於靈活就業人員只能繳養老和醫療保險,讓我們從這兩種保險的角度比較。

養老保險

在養老保險繳費的時候,那實際上還要分為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和企業職工繳費。

企業職工只需要承擔繳費基數的8%,靈活就業人員則需要承擔全部的社保繳費部分,一般繳費比例是20%。

(一)企業職工繳費。對於企業職工來講,由於記錄個人帳戶的錢數恰好是8%。也就是說個人繳費部分全部進入個人帳戶,退休時會產生個人帳戶養老金,繳費基數自然越高越好。個人帳戶部分不會虧本,萬一沒有領取完就去世,可以繼承。

伴隨著個人繳費基數的提升,企業的繳費基數也會提升,這樣也能夠提升基礎養老金的待遇水平。所以,企業職工繳費基數越高越好。

(二)靈活就業人員繳費。由於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是20%比例繳費,進入個人帳戶的只有8%,剩餘的60%進入統籌帳戶,才可以享受未來的基礎養老金。所以,相對而言靈活就業人員如果去世較早,可能會虧本。

另外,較高繳費基數繳費,對於靈活就業人員基礎養老金激勵性不足。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

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上年度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如果用通俗的話講,實際上按照60%基數繳費,每年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如果按照100%的基數繳費,每年可以領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60%基數繳費和100%基數繳費,繳費錢數比例是3:5,但是退休待遇卻是4:5,很明顯低基數繳費性價比更高

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實際上也分為企業職工社保和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兩部分。

(一)企業職工醫保。職工本人跟養老保險一樣,也需要承擔繳費基數的2%,作為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部分。但是,職工醫保有個人帳戶待遇,個人繳納的部分會全部返還到個人帳戶中,用於個人買藥消費或者住院挂號使用。一般誰還不得個病呀?而且,醫保個人帳戶管理並不嚴格,很多情況下我們可以給孩子、家人買藥使用。

除了個人繳費部分返還給個人帳戶以外,一起返還的還有企業繳納的統籌一部分。但是這一部分比例,各地根據醫保基金的收支情況不同而不同。比如說深圳市45周歲以下醫保個人帳戶返還比例是繳費基數的5%(包含個人2%),45歲以上返還5.6%。

關於企業職工醫保很明顯,還是繳費基數越高越好。

(二)靈活就業人員醫保。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來講,自己也需要承擔全部的醫療保險費。這種情況下,會有大筆的錢納入統籌帳戶使用了。住院報銷比例並不會因為我們繳費基數高而提升,因此有些地區為了照顧靈活就業人員,甚至專門為靈活就業人員設置了醫保繳費錢數。比如南京市2019年職工醫保繳費錢數是340元每月,不跟養老繳費基數掛鉤。

未來隨著養老保險跟醫療保險管理上的分離,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完善,相關繳費基數的分開應當會納入議程的。

綜合起來看,儘管企業職工社保是強制的,但是這種保險明顯是繳費基數越高越划算。如果是靈活就業人員按照60%基數繳費,性價比肯定比100%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