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社會危害性極大,很多人可能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2023-01-31     中外概覽

原標題:《流浪地球》社會危害性極大,很多人可能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劉欣慈的科幻小說,不過是愚人臆想,但大眾非常追捧,此後的臆想又插上了功利的翅膀,據說又寫了很多字。他的《三體》、《流浪地球》經過電影的放大效應,迅速推向社會,這次流浪地球2又一次掀起波瀾,可見人們對於愚蠢的狂想依舊熱情不減。

流浪地球2宣傳圖,及電腦Blender建模製作

但對於我們這種社會而言,流浪地球的危害性極大,主要危害在於,它進一步加深人們對於科學的無知,深化科學主義傾向,就像方舟子那樣,認為科學無所不能,以為科學神通廣大,以至能夠最終對抗宇宙勝過宇宙。實際上這是一種極為無知的想法,幻想有多大,愚蠢就會有多大。

科幻這種東西,作為一種藝術創作和娛樂活動,如果人們的智商正常,本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如果人們的智商不正常,那麼對個人和社會的危害性就相當的大,它會讓整個社會變得更加愚蠢。

什麼叫做智商不正常?因為沒有信仰,導致盲目相信科學和理性,盲目相信人的認知能力和所謂的主觀能動性, 最後認為人定勝天,乃至自以為神,這就是智商不正常。

什麼叫做盲目相信?相信就等於盲目相信,相信就是盲目相信。不自信的人有福了,因為認識到無知才是最大的智慧。

個人愚蠢也就罷了,後果自負,關鍵愚蠢這東西,它會危及他人和社會。比如誇大科學的能力和大數據的威力,很多人就以為憑著雲計算、物聯網、機器人等現代科技和工具,就可以完美地實現計劃經濟,我身邊不少人就有這樣的認識。其實這個念頭,在馬雲和劉強東身上也同樣存在,他們都不止一次表達過這種觀點。

比如馬雲於2016年11月在「2016年世界浙商上海論壇」發表演講時,就提出:

「馬克思主義講到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到底哪個好?我認為這個觀念我們過去的一百年來一直覺得市場經濟非常之好,我個人看法未來三十年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計劃經濟將越來越大。為什麼?因為數據的獲取,我們對一個國家市場這隻無形的手有可能被我們發現。」

而劉強東則表現得更為興奮和激進,他在2017年8月接受記者採訪時稱:

「咱們中國提出共產主義,過去很多人都覺得共產主義遙不可及,但是通過這兩三年我們的技術布局,我突然發現其實共產主義真的在我們這一代就可以實現。因為機器人把你所有的工作做了,已經創造了巨大的財富,政府可以分配給所有人,沒有窮人和富人,所有公司全部國有化了,中國只需要一家電商公司,銷售公司就可以實現了。沒人再為物質去工作,大部分為精神,為感情去奮鬥。人類可以享受,或者可以做點藝術性的、哲學上的東西。」

馬雲和劉強東——兩位人群中的偶像、社會中的精英——都是運用科學和技術的前沿人物,一個稱很快要發現那隻「無形的手」,一個稱「共產主義」即將實現,他們之所以有這種認識,就是基於對科學和技術的信任,基於對人的理性能力和創造能力的信任。

然而,馬劉二位雖然有著強烈的科學意識和技術優勢,都掌握著大大的大數據,但是他們最終都沒能夠預測個人的命運,沒有科學地計劃日後行為,在短短的兩三年內,兩人都經歷了戲劇般的翻車,一個若有若無,若隱若現;一個灰頭灰臉,光環褪色。真有點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味道,兩位英雄的計劃經濟夢想,還沒有啟航,就已經破產。

馬雲和劉強東這種精英人物尚且如此,所以永遠不要低估人類的愚昧程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人們對科學的崇拜和對人類自身認知能力的自負,以至於總有人熱衷於烏托邦幻想,期望改變世界,為人類規劃未來。但人類社會的很多災難,就是因為人類的這種驕傲無知而引起,然而人們總是習慣沉溺於愚昧之中而且樂此不疲,你看,《流浪地球》又給他們打了一針興奮劑,這顆愚蠢的炸彈將把很多人炸成腦殘,而且損傷不可逆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ff1fc921fcfef16751873d6271765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