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氣溫非常炎熱,很多人可能吃一頓飯或是外面走走路,都是一身的臭汗,在這樣的情況下,洗澡的頻率自然就會升高。
洗澡,能夠及時清洗掉身上的臭汗和細菌,從而讓身體感覺更為舒適。
不過,洗澡時一些小的細節也要特別注意,半個月前收治了一名60歲的老人,患者在吃完飯以後身上出了很多汗,感覺特別難受,於是就去洗了一個澡,但就在洗澡的時候,危險發生了,他突然感到頭暈目眩,隨即整個人暈倒在了浴室里,萬幸的是,患者被家人及時發現送送到了醫院。
檢查結果顯示,這名老年男性患者之所以會突然出現意識障礙,是洗澡的時候,突然發生了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原來,這名患者早在50歲的時候就發現了高血壓和糖尿病,所以他的血管已經出現了併發症,檢查結果顯示,他的頸動脈和大腦動脈都有不同程度的粥樣硬化,飽餐以後,大量的血流湧向消化道,大腦會處於相對缺血缺氧的一個狀態,所以飽餐後很多人都會有比較倦怠的感覺。
這位老人飽餐後馬上去洗澡,在洗澡的過程中,皮膚的血管擴張,導致血流量重新分派,大腦的血流更加少了,本身腦動脈就硬化狹窄,再碰到這些情況,於是最終導致了短暫性腦缺血的發作。
由此可見,即便是夏天人容易出汗,可洗澡,也是要講究科學的。
夏天的時候,老人洗澡最好要做到四不要。
第一,不要在飽餐後馬上去洗澡
正如前面所說,飽餐後馬上去洗澡,會導致大腦出現急劇缺血的現象,這個時候,危險就會發生。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吃完飯以後應該至少1-2個小時以後再去洗澡。
第二,不要在運動後馬上去洗澡
運動後人大量出汗,特別是夏天氣溫又高,所以人會不舒服,所以運動結束後都想馬上洗個澡。但這樣做同樣是不利於健康的,原因是運動之後交感神經興奮,此時血壓升高,心率增快,身體還沒恢復到一個比較平靜的狀態,這個時候馬上去洗澡,也容易發生意外。
第三,不要在喝酒後馬上去洗澡
很多人認為喝酒後馬上去洗澡,有利於解酒,這是不正確的。酒精的代謝主要通過肝臟,並不是皮膚,所以洗澡清洗皮膚並不能加速酒精的代謝,喝酒後,由於乙醇被分解為乙醛,乙醛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所以很多飲酒者會出現臉紅的現象。喝酒後馬上去洗澡,皮膚血管擴張,相當於在原來擴張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張就可能導致低血壓的發生。
對於男性來說,洗澡不僅時機要選擇好,而且洗澡的時候,以下2個地方應該洗的更勤一點,這2個部位,一個是腰部,另外一個是頭部。
為什麼這兩個部位要洗的更勤一點呢?
首先來說說腰部,大家都知道,腰這裡是腎區的位置,《黃帝內經》說:「腰為腎之府」。腎藏精,精能化氣、生血;腎又為人體真陰、真陽之根本,所以腎與精、氣、血、陰、陽等重要生命物質都有密切關係。
由於腎精稟受於父母,來源於先天,是構成人體及養育新的生命體的原始物質,所以中醫學認為腎為人體的先天之本。
毫不誇張地說,一個男人的體力和精力要想保持在一個好的狀態,就必須要好好呵護自己的腎臟,維護腎臟的健康。
在洗澡的時候,可以多洗洗腰部,同時還可以適當給予腰部的局部按摩,這樣做可以改善腰部的血液循環,同時又能讓腰部肌肉放鬆,這樣做,都對腎臟有好處。
其次,是頭部。很多人洗澡的時候不喜歡洗頭,甚至戴一個頭套,夏天到了,因為頭髮的緣故,頭部是很容易出汗和滋生細菌的,所以洗澡的時候,一定要好好洗洗頭部,最好還給頭部做一個按摩,有利於改善頭皮的血液循環,這樣做更有利於頭部的健康,而且還能讓你晚上睡得更好。
最後,洗澡時水溫至關重要,水溫過高或過低都是對健康不利的,太高的水溫,容易讓大腦和心臟缺氧,太低的水溫,容易導致血管收縮,對於本來就有高血壓疾病的人群,並不是一件好事。
正確做法是,洗澡時水溫最好在35-40度,這是公認的最適合身體的溫度,有利於血液循環,帶來放鬆、消除疲勞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特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