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生孩子怕被人抱走,產婦一夜沒合眼,養育孩子確實要多留心眼

2019-11-22   蔓德育兒

小時候覺得爸媽管得多,挺煩的。等到自己當了父母才能體會,突然間就變得愛"操心"了。

我當年在醫院生產時,同房的一位產婦一夜都沒有怎麼睡。第二天聊天時得知,這位新手媽媽是看了一些新生兒半夜被抱走的新聞,擔心出意外。

(圖片為網絡素材,與文章無關)

早在2014年,《焦點訪談》就報道過一起內蒙古的拐賣新生兒案件。

就在同年,江西贛州也曾有類似的報案,好在警方找到新生嬰兒,將犯事團伙一網打盡。

不過這幾年醫院方面做了很多改善,有些醫院還裝了樓禁系統,防止夜間有無關人員進入住院部婦產房間。

但正是因為曾經有類似事情發生過,這位產婦看起"奇葩"的舉動,也是基於一顆作為母親的責任心。而這樣有操不完心的體會,只有我們當了父母,才能感受到。

當然,產婦生產完之後身體較虛弱,不應過於操勞,請家人夜間多陪伴和留意為好。既能盡到一個做父母的責任,又不至於顧此失彼。

養育孩子這些方面確實要注意

也有人吐槽,我們當年沒管那麼多,不也都過得好好的嗎?

然而即使意外發生只有1%的可能性,但一旦發生在某一個家庭,那麼對這個家庭而言,就是100%的不幸

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總結:以前的孩子能活下來,純粹靠運氣。

現在對孩子的期望值再如以往那麼愚昧,我們不能僅僅再依靠運氣去養育孩子了,在有些問題上,特別是安全方面,不得不注意,多留一些心眼。

01 越是新生兒,越不能和大人同床

以前家長都是把剛出生的小嬰兒放在大人床上,想著孩子還不會翻身掉下床,這樣照顧起來比較方便。實際上,越是新生兒越不能和大人同床。

這樣的悲劇時常發生,都是由於家長的忽視造成的。家長一定不要覺得自己晚上睡覺很驚醒,這樣的"自信"千萬不要有。寧可麻煩一點,夜晚多起幾次床,也不要給孩子的安全,埋下隱患。

02 嬰兒床上不要放雜物

照顧新生兒時,為了方便許多新手父母還會在床上放很多雜物,例如尿不濕、毛巾、玩具等等,方便隨時取用。

但由於孩子還很小,倘若把床上的雜物一不小心牽到自己口鼻處,自己又沒辦法掙脫開,就有窒息危險。

所以無論是在白天還是在夜間,小嬰兒的床上不應該有雜物,多餘的被子、衣服也應該收撿起來,最好給孩子穿上睡袋,以防被被子遮住口鼻。

03 房間設置要以安全為主

等孩子長大一些,可以在房間裡到處爬、到處跑的時候,房間各個部位的設置,也應該以孩子的安全為先。

例如,要將柜子、桌椅、牆角等尖銳部分,用防撞條和防撞角包裹好;

插座應配上防觸摸插頭;

廚房裡的道具、房間裡的尖銳小工具要放到孩子觸摸不到的高度;

廚房最好上鎖,不要孩子輕易進入;

窗戶要安裝防盜門窗,防止孩子意外從高空跌落;

五斗櫃要固定在牆上,以防孩子攀爬翻到被壓……

家裡的每一處,都需要細心設置,為孩子打造一個安全的玩耍與成長的空間。

04 出門牽好孩子的手

曾經帶孩子在小區玩耍時,看到一個爺爺轉頭丟垃圾的功夫,一個3歲左右的孩子就衝到了馬路上。辛虧馬路上的車輛及時剎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出門在外,大人盡到看護的責任。現在社會環境複雜,交通也不想我們小時候,路上總共沒有幾輛汽車,最多的是自行車,就算萬一被撞到,也不會有生命危險。

我們應該多一份警惕,少一分鬆懈,讓孩子獨立和自由玩耍沒錯,但一定是以確保安全為前提。人多、車多的環境,請牽好孩子的手。

05 不要貼著樓房走

現在高空墜物砸傷人的新聞也很多。有的是人為現象,也有的意外情況。我就經常看到許多家庭的窗沿上,擺放著花盆、雜物等等,若是不小心碰撞,或者年數較久,都有可能從高空墜落。

另外,風大的時候尤為危險,帶孩子在室外玩耍或行走,避免站在樓下窗沿或屋檐之下,儘量走空曠一點的地方。

有時候操心得過多、擔心得過多,也被旁人所嫌棄,覺得有些多此一舉。但作為父母,總想把自己能做的都做好,盡到自己的責任,而不要有後悔的情況出現。

當然,當我們把能預防的事情都預防到位,也應該再以平常心來對待養育孩子這件事,而不是陷入到無盡的焦慮之中。


每個媽媽都是育兒專家,如果您有表達的觀念,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我是蔓德育兒,青雲計劃獲獎者,如果喜歡請關注、轉發、收藏,一起做有「想法」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