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考研已進入倒計時。2023年11月22日,據教育部網站消息,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將於2023年12月23日至25日舉行。據統計,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為438萬。
2024年考研人數減少 部分院校縮招
近年來,考研人數持續增加,而2024年考研報名人數有所回落,較上一年減少36萬人,考研人數九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雖然報名人數減少,但24屆考生也不容樂觀——考研人數第一年下降,並不意味著具體到每個人身上的考研上岸難度會降低很多,分攤到每個院校每個專業,也就是輕微下滑,與此同時部分院校還出現了縮招現象。
目前許多國內院校已經官宣延長碩士/博士學制
最近幾年,國內多所高校已經對研究生學制進行調整,紛紛延長碩士、博士學制。
國內碩士研究生分為「學術型碩士」和「專業型碩士」兩種,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學碩」和「專碩」。
學碩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偏重理論和研究,培養大學教師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為主;專碩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職業實踐和應用,培養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的、高水平訓練的高層次人才。
以往國內專業型碩士的學制,與學術型碩士學制相比較短,學碩一般需要讀3年,而專碩往往只需要2年。在考研的同學中,選擇專業型碩士的同學,很大一部分是看重時間成本的節約,希望儘早拿到學位,「早畢業,早就業」。
但如今,專碩的學制正在向學碩對齊。目前,國內多所高校,包括東南大學、中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西北師範大學等,延長了部分專業的專業型碩士培養年限,或全校實行專業學位3年制。
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的研究生招生章程中明確:全校碩士研究生所有專業的學制均為 3 年。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招生簡章明確博士研究生基本學制為4年,最長不超過6年,本直博、碩博連讀基本學制為6年(含碩士),最長不超過8年。
東北大學
東北大學的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也有提到:英語筆譯、英語口譯、日語筆譯專業學制為 2 年,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碩士中的工程管理專業學位碩士學制為 2.5 年,其餘專業學制為 3 年。
國內多所高校官宣研究生不提供宿舍
近幾天,多所高校因住宿資源緊張,官宣「不予安排住宿」,例如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多所高校在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明確,不為部分研究生提供住宿。
清華大學
因該校學生宿舍資源緊張,定向就業類別(不轉檔案)碩士生不安排學生宿舍住宿。
北京大學
北大不為專業學位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人事檔案不轉入北大的研究生、已明確由院系安排或協助安排住宿的研究生提供宿舍。
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不解決非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 MBA、MPA 研究生的住宿問題;對於除 MBA、MPA 之外的其他類別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專項計劃除外),該校只解決第一年住宿。
綜合可見,學制增加,不提供住宿,國內讀研花的時間、學費、生活費成本都大大的增加了,國內讀研的成本不可小覷。
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同學經過多方面權衡,選擇了性價比相對而言更加划算的留學項目。
熱門留學國家研究生學制介紹
英國
英碩分為授課型碩士和研究型碩士兩種。
授課型碩士學制通常為1年,多為課堂教學、Lectures、Seminars 等形式為主,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工作能力,是大部分留學生的選擇。
研究型碩士通常為2年,大多數以研究為主、上課為輔,一般來講是為了計劃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準備的。
澳洲
根據澳洲的教學方式和培養方式不同,澳洲繼續將學制細分,碩士有授課型(Coursework)、研究型(Research)以及擴展型碩士(Extended)三種。
授課型和研究型學制通常為1-2年,涵蓋的專業領域範圍比較廣;擴展型碩士學制一般為2-4年,一般為法律、醫學、工程、社會工作等專業,擴展型碩士部分技能比較強的專業直接授予「Doctor」頭銜。
美國
美國主要實行學分制,提前修完學分就可提前畢業。美國碩士項目眾多,大致可以分為 Thesis Based 和 Non-thesis Based 兩種。
Thesis Based 更加偏重科研項目研究,大部分項目時長為24個月;Non-thesis Based 注重於授課式教學,大部分項目在13-18個月。
新加坡
新加坡採用的是大英國協教育體制,學制和英國非常相似,大部分為授課型(Coursework)碩士1年、研究型(Research)碩士2年。
中國香港
中國香港的學制大致遵循大英國協教育制度,授課型研究生 (Taught Postgraduate)項目時長大多為1-1,5年,研究型研究生 (Research Postgraduate)大多為2年。
加拿大
加拿大實行的是學分制,碩士學位一般1-2年不等。
授課型碩士項目時長一般為1-2年,修滿學分且完成論文即可順利畢業拿到學位。
研究型碩士項目時長一般為2年,申請難度比較大,對於國際留學生來說申請不占優勢。
最後,無論是考研還是留學,都會經歷不一樣的風景,遇見不同的人和事,獲得不同的鍛鍊和成長。希望同學們根據自身的情況做出合適的選擇,但不管選擇了哪條賽道,想要進入心儀的院校,都需要提前規劃,認真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