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進夢、來開封!總台這場春日盛宴如何將浪漫貫徹到底?

2023-04-07     影視前哨

原標題:入春、進夢、來開封!總台這場春日盛宴如何將浪漫貫徹到底?

導讀:共赴「春日盛宴」,共同傳承文明、擁抱春天。

文|呂鑫

一城宋韻作舞台,千年繁華入夢來。

4月3日,2023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開幕晚會在央視網多終端同步播出。晚會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河南總站、央視網、中共開封市委宣傳部、中共開封市委網信辦出品,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央視網河南分公司承製,開封文投集團聯合承製。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地方「思想+藝術+技術」的又一次融合傳播實踐,這場開幕晚會將歷史文化之美與現代藝術形式相結合,用獨具創意的視覺搭建和風格筆調,將傳承至今的清明習俗、沉澱千載的良辰美景都描繪得淋漓盡致。

以舞台為媒,一份跨越古今的踏春邀請已經送到了千家萬戶,帶領觀眾共赴「春日盛宴」,共同傳承文明、擁抱春天。

跨越古今,

擁抱春天傳承文明

氣清景明、萬物皆顯,故稱「清明」。自宋朝起,清明就不僅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更是春天的一大節日。每逢清明,東京汴梁的百姓們追思先人,踏青遊藝,放紙鳶、盪鞦韆、品新茶、吃青團。游春、踏青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2023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開幕晚會,正是站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在開封舉辦的一場浪漫的「春日盛宴」。整場晚會融合了沉浸式舞台表演、古風樂舞和華服秀等多種藝術形式,集結了跨越古今的文化陣容,從千年風俗中還原清明印象,在古今對話里尋覓文化根源,全景式呈現「傳承文明、擁抱春天」的精神主題。

一場關於「春」的古今對話如何開啟?

主創團隊在晚會近一個小時的時長里傾注了大量的創意和心意。例如開場前由無人機方陣開啟的倒計時,一邊是日晷,一邊是現代數字,仿佛古今時間的共振,為開幕晚會帶來創意開篇。在「思想+藝術+技術」的融合傳播理念指導下,晚會每一個節目中都蘊含著文化與審美的激盪與碰撞。

開場秀《古今對話 清明溯源》由主持人任魯豫和陳喆飾演的宋代天文官吏同台對話,講述清明成為春天第一大節的由來;節目《宋潮夢華錄》則打造了一場古今貫通、傳統與時尚碰撞的華服大秀,展現大宋的風雅底蘊和開封的文化自信與潮流之美;微戲劇《「蘇圈」「叔圈」的春日雅集》讓蘇軾和一眾宋朝「頂流」文人穿越千年,在舞台上發出踏春邀請。還有歌曲《春三月》唱出從古至今人們寄予春天的浪漫追求;樂器秀《古今「潮」音》讓傳統國樂和現代樂器在旋律中碰撞……

一邊傳承、一邊創新,這場開幕晚會將浪漫貫徹到底,用創意獨具的節目形式,加上影視化拍攝手段與舞台的結合、XR虛擬技術的運用等等,呈現出統一於傳統文化精神內核下的豐富樣態和多元氣質。在匠心打造之下,這場浪漫的古今對話也成功地吸引了觀眾的目光,贏得了多方的好評。晚會全網跨媒體觸達人次12.2億,當晚國內超過20個平台同步直播,全網直播累計觀看量超3000萬次。觀眾觀賞晚會的過程,仿佛在清明文化的花園裡駐足徜徉、漸入佳境,深度沉浸於這場美不勝收的春日盛宴。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夏潮就評價說,「開幕式讓我們看到:清明是慎終追遠、感念先人的生命儀式,也是豐富多彩、無限美好的生活方式。它是傳統而雅致的,更是現代而新潮的,它屬於每一個熱愛春天的人。」

文藝賦能,

奏響古都時代潮音

從「景清氣明萬物生長」,到「傳承文明擁抱春天」,2023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開幕晚會用「春」之美連接了開封的歷史與今天,在清明文化中完成了歷史精神的接續,既體現了清明文化新的時代內涵,也向外界展現了古都開封作為「中國清明文化傳承基地」的獨特魅力。

開封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孕育了上承漢唐、下啟明清的宋文化。《清明上河圖》《東京夢華錄》都記載了這座古都的繁華與富庶。「開封四月最清明」,如今,一年一度的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已經成為世人了解開封的重要窗口。

正是當地積澱千年的歷史文化資源,為2023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開幕晚會提供了「神仙陣容」,將春日浪漫描繪到極致。除主會場之外,晚會在開封多地設置了分會場,用兼具文化感、創新性、年輕態的系列節目,多點描繪這座古城歷史與現代的璀璨盛景,完成城市特色導覽。例如節目《春日俠客行》在萬歲山·大宋武俠城分會場,尹頌帶觀眾沉浸式體驗大宋武俠豪情,觀賞盛行於北宋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鐵花;節目《春日泛舟行》在大宋御河分會場,王雪純引導大家閱讀千年汴河的生活圖景,感受千年古都「北方水城」的文化魅力。

令觀眾印象深刻的還有晚會創意結尾秀《說書人》,不僅將豫劇與電子、搖滾等音樂元素結合,還加入特色創意短片,在開封多個極具特色的地點拍攝取景,全方位展現文明開封的「人間煙火」。在新華社《半月談》原副總編輯丁玫看來,該節目既有歷史的風致雅韻,又有市井的生活面貌,將情暖人間、人人說「中」的民生溫度詮釋得熱氣騰騰。

晚會主、分會場之間巧妙串聯、互動,充分發揮出開封當地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優勢。從舞台中心到城市的各個角落,清明文化的美與內涵逐漸延展開來、蕩漾開來。這是宋「潮」汴京與現代開封的完美碰撞,也是傳統文化積澱與現代生活方式的完美交融。

央地聯動,

打造開封春日雅集

2023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開幕晚會不僅為清明文化節的舉辦提供了精彩的開端,也為央地合作、賦能地方文旅發展提供了示範和樣板。

晚會充分發揮央地聯動、台網聯動的優勢,完成了高水準、高質量、極具特色的內容呈現。總台融媒體持續曝光,電視端《新聞聯播》《東方時空》《新聞30分》《新聞直播間》《朝聞天下》《24小時》《晚間新聞》以及CGTN頻道連續播報;央視網、央視影音、央視新聞、央視頻、央廣網等新媒體平台累計報道130餘篇;同時總台在Twitter、Facebook、ins、YouTube等海外平台官方帳號也進行廣泛傳播。

通過「央地合作」的模式,晚會有效地將創意資源、渠道資源和技術資源等綜合利用,同時又將開封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號提煉出來、傳播出去、推廣開來,實現了城市資源和文化品牌的相互奔赴。開封厚重的歷史積澱、獨特的人文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與「清明文化節」有機結合,讓這一文化符號和品牌變得更加可知可感、可觸可及。正如中國民族樂團團長趙聰評價所說,「總台用紮根向下、又昂揚向上的凝練表達,擦亮了河南開封的地方品牌,發出了響亮的文化好聲音」。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開幕晚會總導演左興也是央視大型文化節目《典籍里的中國》的總導演和總編劇,在他看來,開封的文明歷史就像是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書。基於對開封這座城市的理解,左興把「古今對話」作為開幕式的核心創意理念,希望「鮮活的時代熱情能點燃傳統文化的火種,讓古今文明在開封這座擁有數千年歷史的城市中交相輝映」。

從這場晚會中,觀眾一次次感知到重疊於中國人精神記憶中的千年時光,從歷史文脈中找到了屬於中華民族的共情與共鳴。這樣的情感觸動在節目之外也持續發生著,例如晚會衍生出的熱搜話題「春天來了來開封」,就在微博端獲得了近6億的閱讀量。

入春、進夢、來開封!中國人的春天,自古就是如此浪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a6f1b1f748c735306b4b4aef6fc77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