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1年了。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地動山搖。
那一刻,震碎了所有中國人的心,
令人不忍直視的廢墟,
動彈不得的兒童、婦女、老人家、男人,
石頭下,等待救援的哀叫、淚水和絕望……
那一幕幕情景,
曾經讓多少國人揪心
讓多少人落淚
人們不會忘記,
在最絕望的時候,他們來了。
十萬大軍,千里馳援。
最早空降進入災區的是他們。
2008年5月14日,15名空降兵在茂縣上空縱身躍下。
4999米!當時正常跳傘都是幾百米高空,將近5000米絕無僅有!
沒有地面引導、沒有地面標識、沒有氣象資料。
然而,災情就是命令,他們簽下了生死狀,這是「向死而生」的一跳。
15勇士的驚天一跳,完成艱巨的任務!終於讓隔絕的茂縣與外界恢復聯繫!
第一個跳出機艙的勇士,叫李振波。
後來他回顧那一跳,只是普通的一句:就沒有想到個人的安危。
李振波和他的戰士是幸運的,邱光華和他的戰友卻與幸運失之交臂。
5月31日,92734號直升機在運送防疫專家途中,在映秀突遇強氣流不幸失事。
機長邱光華、副駕駛李月、機械師王懷遠、機械師陳林、安全員張鵬,全部遇難。
那一年,副駕駛李月才28歲。
當年1月他領了結婚證,和太太有一個心愿:等任務結束了,出去搞一個有意義的旅遊結婚。
如果沒有遭遇飛機失事,他現在也許是一位父親,領著孩子嬉笑耍玩……
5·12地震後,餘震不斷、亂石飛滾,
一批又一批人民子弟兵徒步挺進汶川,
他們誓言「救人第一!」
這些圖片記錄下了無數個震撼人心的瞬間。
2008年5月13日,成都軍區空軍駐蓉部隊戰士,以人為梯,托舉生命。
2008年5月13日,北川,官兵們抬著傷員,小心翼翼走出殘垣斷壁的廢墟。
2008年5月15日下午,在都江堰紫坪鋪水庫臨時碼頭處。解放軍戰士、救援人員、醫生和志願者13人,抬著一副躺著傷員的擔架。當年被稱為「13人抬1」。
2008年5月13日上午,北川,解放軍戰士救出3歲的小男孩郎錚。擔架上的孩子起右手,敬了一個標準的少先隊禮,因此成為國人皆知的「敬禮娃娃」。
2008年5月13日,官兵在廢墟里救出一名老人。
2008年5月16日,搶險部隊官兵快速進入汶川映秀鎮救災現場。
2008年5月16日,子弟兵將一名倖存者運離北川縣城。
2008年6月,災區彭州市湔江河邊,為了讓小學生們安全通過,戰士趴在還沒有修完的鐵索橋上,組成臨時的人橋。
2008年5月14日,解放軍駐渝某紅軍師裝甲團戰士盛於峰,幫助撤離的群眾哄孩子,小傢伙露出了笑容……
衝鋒在前,持續救援,
然而堅強的他們,也是普通人,
體力不支的時候,只能就地簡單休息
2008年5月16日凌晨,在汶川縣映秀鎮搶險救災的解放軍戰士在馬路上休息。
他們太累了……
還有子弟兵為了別人的生命,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柳德占,2008年7月9日晚在理縣,因為營救落水的戰友不幸犧牲。
柳德占(左)
理縣震後僅存4萬多人,當時,有三萬多人自發為柳德占送行。
2008年6月18日,見習士官武文斌在抗震救災中因過度疲勞,導致肺部大出血,
最終搶救無效而犧牲。
知道武文斌犧牲的消息後,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弔唁。
在汶川地震中
十幾萬子弟兵迎難而上、捨生忘死
留給人們太多太多的感動和震撼
11年過去了,
我們還想再說一次
英雄!
你們辛苦了!
英雄!
你們將永遠被人民銘記!
(資料、圖片參考:新華社、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中國軍網微信、解放軍報、中國軍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