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超越努力,觀眾就越痛苦

2019-08-04     謎影人

鄧超導演已經執導過3部長片了,它們分別是《銀河補習班》、《惡棍天使》和《分手大師》,這三部電影收穫了高達5.1的平均分。鄧超作為演員,其實是算得上優秀的,為什麼作為導演,卻總是拍出一些難以描述的東西呢?

《銀河補習班》以前,我曾經天真的以為是因為鄧超不擅長拍喜劇。看他的微博和綜藝就知道,此人內心是個戲精,臉上也總是掛著一副自以為很搞笑很迷人的表情。這樣的人是拍不好喜劇的。

但是當他出演正劇,換句話說,當他演的那個人不是他自己的時候,他的表演通常是出色的,我以為這種出色可以延續到他的導演中。

何況《銀河補習班》本身的題材,就令人抱有期待。應試教育是近十幾年來國內社會關注度最為廣泛也頗受爭議的話題,相比它的話題性和現實意義,相關的作品則少的可憐,深度也都有所欠缺。《狗十三》是不錯,但它的主題更多是在探索家庭對成長的影響。《老師.好》則是一部打懷舊牌的換皮青春片,沒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它們沒做到的,正是《銀河補習班》的機會。

《狗十三》

不過又一次,鄧超很賣力的拍了一部爛片。這是一部毫無現實意義、一味煽情和洗腦的魔幻懸浮巨作,也讓人終於明白:鄧超做不了導演,鄧超永遠只能做一個娛樂明星。對於電影,他沒有一絲敬畏之心,他的每一部電影,都只不過是在換一種方式沉迷於他莫名其妙的自我感動中。

毫無才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自己根本意識不到這一點。鄧超活在自己的夢裡,他對於應試教育的了解,和他對於優秀這個詞語的了解處在同一水平線。而且他也懶得去深挖,畢竟鄧導只需要開開腦洞,就能拯救中國的現狀了。

魔幻補習班中,鄧爸是怎麼高舉素質教育大旗,讓兒子實現逆襲,維護地球和平的呢?

答案是猛灌雞湯。

鄧爸把雞湯灑向人間,用雞湯拯救世界。

你只要一直想,一直想,就可以做成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

這是片中出現頻率第一的金句。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這是片中出現頻率第二的金句。

這兩句話在片中反反覆復的出現,用任素汐的一句話來形容特別合適:馬皓文這個人物從頭到尾都散發出一種洗腦組織的氣質。

他教育兒子一直想,可以乾地球上所有的事。最後,兒子果然只靠想就做成了這些事。鄧爸帶著兒子觀草賞花,一言不合就逃學捉迷藏看航天展,然後旅遊世界歸來後,兒子果然就從全班倒數前五,一躍衝上年級前十。

請問他的兒子是洪水衝進腦子打通了任督二脈嗎?

長大後,兒子更是成為了「太空戰狼」劉培強的接班人,犧牲了自己翻案指日可待的老父親,飛上了太空,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而面對這個全片最大的衝突,電影借了個第一次當爸爸、第一次做兒子的梗,草率結尾。

天馬行空的鄧導,拍攝方針可以用十字概括之:開局一張嘴,情節全靠想。魔幻,實在是魔幻。

此時翻了翻我曾經寫給《分手大師》的一句短評,頓時感覺這可能是我給過最客觀的一條評論了。

拍電影是需要才華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鄧超越努力,觀眾就越痛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Q-NYGwBUcHTFCnfZqS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