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冠麻鴨滅絕
冠麻鴨,又名風頭麻鴨。因其頭部有冠羽,且屬於麻鴨種屬,故而得名冠麻鴨。冠麻鴨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動物之一,十分的珍貴,稀有。可惜的是,在20世紀70年代,冠麻鴨滅絕。
冠麻鴨體長約60厘米,雙翅展開約30厘米,屬於中小型鳥類。冠麻鴨喜群居,常常數隻聚集在一起,棲息於湖泊,河流、水塘、沼澤、沙灘等有水的地方,多在清晨和黃昏活動。以水生生物為食,水生昆蟲,海螺、貝類、小魚小蝦等,也食用各種水草和苔蘚植物。
雄,雌冠麻鴨在體色上有很大的差異。雄性冠麻鴨胸部羽毛和尾羽是黑綠色,腹部羽毛和側羽為深灰色,邊翼羽毛則是白色,面部和雙頰呈黑褐色。雌性冠麻鴨身體整體顏色為深褐色,頸部和邊翼是白色,面部和雙頰也是白色。
冠麻鴨整體分布在亞歐大陸和非洲北部。在中國周邊,冠麻鴨主要棲息在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朝鮮的北面和中國的東北地區。冠麻鴨是遷徙動物,在寒冷的冬季到來時,冠麻鴨會遷徙至溫暖的,日本南部、韓國南部、以及中國的東部。
冠麻鴨在春夏季,常成對離群交配繁殖,在沙丘和石卵間,以樹枝和草葉搭窩築巢。冠麻鴨每窩產卵5-10枚,孵卵期為30天。冠麻鴨性機警,人很難接近到它們,並且很勇敢,兇猛,尤其是雌性冠麻鴨在孵卵期間,對任何接近巢穴的動物,雄性冠麻鴨都會展開雙翼,進行恐嚇和驅趕。
冠麻鴨非常的神秘。冠麻鴨於1860年被發現,到20世紀70年代滅絕,一百多年中,很少被大規模的發現,也未曾大量的出現過,人們對冠麻鴨的記錄少之又少,這使得冠麻鴨來去無蹤,杳無音訊,十分的神秘。最終,因為水源以及濕地等棲息地的破壞,還有人類的捕殺和採集標本,使得種群本就少且稀有的冠麻鴨在70年代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