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保委的咖啡盲測,說明中國咖啡道阻且長

2019-09-09     純味精品咖啡

杭州消保委,前些日子,進行了一場神奇的,咖啡盲測活動。

8月30日,微信號"杭州315"發布一篇名為"邀你來做咖啡盲測!的長文中。

9月4日上午,這場咖啡盲測活動如期舉行,參評咖啡包含星巴克、Costa、瑞幸、肯德基、麥當勞、可莎蜜兒、全家湃客7款市面上常見的咖啡品牌。

此次測試選擇以大杯熱拿鐵咖啡為樣本,分別裝入編好序號的小杯子裡請消費者品評。測試共邀請了9名咖啡愛好者進行品評,主要從乾淨度、甜度、口腔觸感、香味、餘味、均衡度、整體評價7項指標對測試品進行打分。

最後的結果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在"整體評價"一項中,綜合得分最高的是全家湃客咖啡,其餘咖啡品牌排名分別是:肯德基和Costa(並列)、星巴克和可莎蜜兒(並列)、麥當勞、瑞幸。

對於這個評測結果,我們不做過多評價。但是從這裡可以看出很多問題。

第一:影響咖啡最終風味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咖啡豆質量、烘焙質量、、牛奶不同、也包括咖啡師打奶、做咖啡時的"手藝"不同造成的不同差異。都會綜合影響整體的評價。

其中,肯德基、麥當勞、湃客、瑞幸均為自動咖啡機,在Espresso的萃取上降低了人為干預的因素。而Costa、可莎蜜兒為半自動咖啡機,因此會受到不同咖啡師製作手藝的偏差。

第二:咖啡外送以後,咖啡的溫度在不斷變化,尤其是奶咖,牛奶在加熱後與Espresso進行融合,融合之後,在長時間的運送過程中,會造成牛奶與咖啡逐漸分層,咖啡中的奶沫會變與咖啡分層,無法體會到奶沫與咖啡融合在一起的最佳口感。

第三:從統計學角度講,10個人的盲測,樣本數量太低,其實不具備什麼代表性。因此這個測試也就是讓大家樂呵樂呵

第四:從側面看出,咖啡的品牌溢價還是很高的,很多人覺得咖啡品牌響亮,質量就一定高,從這次的盲測中也能反映出一個事實,好喝的咖啡與品牌無關、與售價無關。只在於產品本身。

第五:品牌的概念,已經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根深蒂固,除了品牌營銷的成功,對於咖啡這個品類,也增加了不同的社交屬性、階層屬性在內。這是人性,也是一部分人的追求。但這並不能掩蓋產品力的不足。

在中國談咖啡,先從教育市場開始

所謂教育市場,就是繼續開發咖啡市場,讓消費者有日常消費咖啡的習慣,就像奶茶、茶葉這些能夠普及成日常飲品的樣子。

根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 X 天貓的線上咖啡聯合報告指出,雖然全球咖啡產量保持在1.5億袋(每袋60kg),中國咖啡進口量逐年保持高速提升,達到了3,500,000袋

雖然咖啡進口量每年都在提高,消費人群也在提高,但是現在咖啡館生意依舊是"九死一生"!

這是為什麼?

因為,大部分消費者,還是沉浸在速溶咖啡的階段,雖然這個比例在緩慢降低,但依舊高達7成。

而這幾年,在中國鼓吹的"第三波精品咖啡"風潮,好像跟這幫人並沒有關係。你很難給一群常年喝速溶咖啡的消費者,去講明白什麼是精品咖啡,為什麼咖啡不光有酸味、苦味。還會有花香、果酸、焦糖風味。

而事實是,根據2018年外賣咖啡口味排行TOP10的數據中可以看出,傳統意式咖啡依舊是主力產品。

而鼓吹的精品咖啡,不是不好喝,也不是不可以引導消費,只是目前中國人的消費頻次與行為習慣,還不足以支撐更進一步的能力。現階段就應該將意式咖啡作為核心產品,通過超高的性價比,推廣至普通消費者,讓他們能喝的起,喝的好。培養他們的消費意式,當受眾人群增加了,自然就會有人自動"升階"。精品咖啡就像升階後的產物。是另一波意識形態的追求。

咖啡從業者,應該做什麼

從瑞幸咖啡開始,中國咖啡館的生意好像突然就又火了一樣。最近中石化的易捷咖啡也開始上線鋪開,一躍成為全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咖啡生意在中國是走的通的"。

而如何走通?其實更多的是依靠咖啡的品質、超高的性價比,讓更多的人可以接受它。

下一步,應該考慮的是如何讓更多的人從傳統的速溶咖啡中得到改變。

速溶咖啡的本質是方便、快捷、經濟實惠。雖然有很多的香精、添加劑但依舊受很多人的喜歡。

而隨著生產技術的升級。各種速溶咖啡的替代品應運而生:

凍干技術的速溶咖啡

方便的掛耳咖啡

以及咖啡濃縮液

這些都成為了當前線上銷售的新增長點。即解決了傳統速溶咖啡添加劑、香精過多加入的問題,又解決了便攜性、經濟實惠的用戶訴求,不失為一個更好的推廣咖啡的好手段。

咖啡從業者,不應盲目追從於噱頭,穩步走好當下,推廣咖啡,普及咖啡。拒絕跟風,做好咖啡的科普工作,給中國咖啡產業提供良性循環,讓中國人知道咖啡是好喝的,是不貴的,是可以消費的起的飲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LUQOm0BJleJMoPMLEf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