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本武士要身背史上最丑的披風?西方學者:模仿這種劇毒動物

2019-12-07     快哉風

  文/快哉風

  如果你不小心穿越到日本戰國,看到日本武士背著個巨大的蝸牛殼向你衝來,千萬別給嚇住:他們不是變異了,「蝸牛殼」裡面也沒有暗藏什麼秘密武器。

圖:史上最丑披風


  日本武士身背的這個鼓鼓囊囊玩意,叫做「母衣」,是一種護具。

  起源是這樣的,大約在平安時代末期,日本的騎馬武士喜歡在衝鋒時披著一個長長的布條,被風吹起膨脹時能起到一定的遮擋流矢作用,叫「幌」或「保侶衣」。

圖:母衣的演變


  後來,到了室町時代和戰國時代,又有人在「幌」的基礎上作了改進,將披風罩在一個竹籠子上面,演變成我們見到的「母衣」。這個竹籠子,叫做「母衣骨」或「母衣串」。大致是,你可以理解為,日本武士相當於背著個用布蒙住的雞籠子在衝鋒。

圖:日本古代武士的畫像


  日本學者對「母衣」的解釋是:母衣的本意就是女人懷孕時的胞衣(胎盤),因為可以有效遮護住來自後方和側方的矢石攻擊,所以武士穿「母衣」就像呆在媽媽子宮裡一樣安全。

圖:日本武士祭中的母衣眾

  從我們眼裡看來,「母衣」丑到沒朋友,事實上也是全世界獨此一份。但日本人則不這麼認為,事實上,不是所有武士都有資格穿,有資格穿「母衣」的都是地位很高的武士,名為「母衣眾」,相當於大名的直屬親衛隊,主要擔任舉旗、傳令的任務。日本人覺得,身著五顏六色的「母衣」在戰場上,很顯眼很拉風,是最光宗耀祖的酷炫裝束。

圖:日本武士祭中的母衣眾


  到了江戶時期,槍炮成了戰場主宰,日本的「母衣」也被丟入了歷史陳列館。

  當西方人第一次見到這種忍者神龜一樣的東西時,簡直瞠目結舌,一些軍事歷史學家尖刻指出,日本人發明「母衣」的最主要目的,不是什麼遮擋弓箭,而是為了讓騎手從視覺上看起來更大——因為古代日本人幾乎是世界上最矮小的。

圖:日本母衣眾,就是古代戰場的「恐怖分子」


  西方人甚至找出了具體的參照物:河豚。他們認為,古代日本人喜歡吃河豚,也學習到河豚的變身方法。當河豚受到驚嚇時會充氣,使得比原先大幾倍,藉以恐嚇天敵。

我是河豚,我很大


  從世界最長的太刀,到奇形怪狀的頭盔,再到鼓脹如蝸牛殼的「母衣」,矮小而自傲的古代日本人,為了變「大」,費足了腦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KtFFm8BMH2_cNUgSBl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