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規模下崗減薪,製造業養不了工人,數億工人該何去何從?

2020-05-14     俺搜塑訊

原標題:疫情大規模下崗減薪,製造業養不了工人,數億工人該何去何從?

由於疫情導致歐美經濟停擺,線下蘋果店關閉,iPhone銷量銳減,富士康訂單隨之減少。有消息傳出,深圳富士康廠區要求部分員工由5月1日開始,強制放假4個月,到9月1日才上班。

另有傳言稱,富士康4月起開始勸退部分員工,鄭州富士康4月中旬已停止招聘,員工加班時數減少,收入銳減,有人因此辭職。

在全球削減或取消訂單效應的衝擊下,中國工廠可選擇的生存方法包括:裁員、減薪、休無薪假、或是五天8小時制(即不讓工人加班)。

工廠無訂單可做的情況將影響眾多的農民工群體,據估計,中國的農民工超過2.91億人。

瑞銀集團在四月發布的報告曾預估,至今年3月末,中國的服務、製造和建築業中約失去了8000萬個工作崗位。2020年中國有2.5億工人將面臨收入減少10%至50%。

工人的壓力

近兩年,或者近三四年,聽到越來越多的人說,打工,做製造業越來越窮,廠里上班也越來越窮。

其一,從2008年以後房價瘋狂漲價,正常三四千一平的房子,十年過後漲到一萬三千多,工資漲幅從原來三千一個月漲到五千,超出大多數打工者承受範圍之外,原來打算等幾年再買房的打工者來說,三年攢的錢都送給房子差價了,索性不能再等,貸款買房子,生活壓力大,每個月都是入不敷出,工資不漲只有跳槽。

其二,新時代處於新行業和舊的製造業更替的時候,製造業一個月四千多工資,做服務行業能夠拿到一樣的工資,更多年輕人投入新的行業,快遞,外賣,淘寶,零售,服務行業。

其三,製造業工資低,加上新時代的年輕人浮躁,不願意呆在廠里,七零後一代人經歷了製造業輝煌的時代,當時九十年代一個成年人在廠里上班掙錢能夠養活一家三口,還有餘錢蓋房子,現在九零後開始上班發現一家三口掙錢都養不活一個家,除了房貸,物價漲的離譜,還是工資漲不上去。

製造業養活不了工人的原因

第一,企業負擔重,利潤低,"養不起兵"。

製造業紅利期已過,利潤大幅度下降,也別是一些代工企業,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只是貼牌生產,處於價值鏈下端,利潤可想而知,只能靠量來彌補,一旦訂單下滑,情況就很不樂觀了,這也是近年來推行製造業轉型的原因,淘汰低端污染性企業,轉成高新技術製造,這是大趨勢。另外,企業承擔的賦稅也比較重,本來利潤就低,還得上交至少25%的所得稅,還不包括工商/質檢/消防等費用。再者,員工的人工成本也越來越高,這和大環境有關係,比如在深圳,一個月薪到手5000的工人,光是租房就花去了1500,再加上吃飯生活電話費煤氣費用等,再怎麼也得2000吧,還剩1500能養活小孩和老人嗎?所以最近越來越多的工廠已經搬到越南/印度等人工便宜的國家去了,這不是工人的錯,而是整體大環境所致。

第二,很多製造業公司工人操作比較容易上手,沒必要"養兵"。

目前大部分中國工廠都是干加工的活,技術含量不高,比如CNC數控加工機,進來一個新人,三天之內就能上手,操作很簡單,不需要他操心檢修問題,有專門的技術人員處理,又比如電子行業SMT貼片機,也是一個道理,如果有興趣,還可以花點時間學學編程,有人教的話,一個月差不多就上手了。這種技術含量不是很高的工作,可替代性太強,市面上招人,隨便一個身體健康智商正常的人都可以做到,沒必要花多餘的錢去"養兵".

第三,招聘方式的改變,沒必要"養兵"。

現在的主流招聘方式就是通過中介招聘,也就是通常說的"勞務派遣",能快速大量的找到勞動力,比起以前通過本公司人事去招聘的老辦法,效率提高不是一點半點,而且市面上還有"鐘點工""小時工"等形式的工作方式,也就是所謂的"日結"。甚至有的公司還和一些職業技術院校達成了合作協議,隨時可以調用"學生工".所以,一旦企業出現用工缺口,通過這些方式就能快速補上,不用浪費錢去"養兵"了.

況且從90後開始,新一代不喜歡被壓榨得太狠了,要的是尊重和合作,要有自己的休息時間,不再把工資當做唯一的追求,公司和勞動者選擇是雙向的,不存在誰依賴誰。

好在新的行業慢慢起來,製造業越來越注重自我研發,新產品,高端產品,智能,自動化,將是未來的趨勢。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於化塑行業的資訊和行情,請私信回復「PC PA PP ABS PVC POM PMMA PE PS 塑料」獲取幫助!或直接關注公眾號今日塑價,了解更多行業內行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D-tFXIBiuFnsJQVEO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