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漠視"白人國家主義"導致美國槍擊案頻發

2019-09-25     中國網觀點中國

瑞琦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政客漠視"白人國家主義"導致美國槍擊案頻發

在90天內因槍擊死亡126人!乍看這個數字,你可能認為這是在說阿富汗、黎巴嫩或是某個戰亂地區吧?不,這是美國。從5月31日到9月2日的90多天內,該國發生了26起導致3人或3人以上遇難的大規模槍擊案,致死126人。

這並非巧合、偶發或誇大。實際上,美國是世界上發生大規模槍擊事件次數最多、後果最嚴重的國家,沒有之一。從歷史來看,自1967年至2017年這50年間,美國共發生了146起大規模槍擊事件。在這其中,包括兇手在內,每起事件平均致死8人。最嚴重的一次是2017年10月1日發生在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的那一起:該事件共造成包括槍手在內的59人死亡及527人受傷。

政客漠視"白人國家主義"導致美國槍擊案頻發

「白人國家主義」成近期槍擊的首因

在這些眾多的槍擊事件中,有的原因是清晰的:比如,因青少年對社會不滿、受精神疾病困擾、因工作不順或家庭爭端而起殺機等多種原因。

但在今年的26起槍擊事件中,一個新出現的現象是,槍手的動機開始涉及「白人國家主義」,企圖捍衛美國的「白人特質」。比如,今年8月3日發生的美國得州槍擊事件中,一則在槍擊前發表在極右網絡論壇8chan上的種族主義自白,被認為是出自槍手克魯修斯的手筆。他認為,得州正在經歷「拉美裔的入侵」,同時,他還對今年3月15日發生在紐西蘭基督城清真寺槍殺數十人的槍手表示支持。這兩宗槍擊案都被認為是受「白人國家主義」思想所鼓動。

類似針對特定族裔或群體的無差別槍擊案,屬於國內恐怖主義的範疇。一名在槍擊事發地的居民在面對採訪時表示:「此前,我從未因身為拉美裔而恐怖,不過如今,我感到害怕。」

在今年3月美聯社進行的民意調查中,67%美國人支持收緊槍枝法律。這種結果與此前無數的民調類似:公眾廣泛支持採取措施,加強對買槍者身份背景進行核查,並希望禁止某些類型的高容量彈匣和軍用步槍。

三大因素阻礙控槍進程

每次槍擊事件之後,美國政客們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譴責這種「純粹的邪惡行為」和「可怕的攻擊」,並祈求上帝保佑遇難者及其家人,要為受害者和所有受到這個「懦弱行為」影響的人禱告。然而,也就這些表態和表演而已。在過去幾十年中,儘管槍枝立法問題涉及面廣也引人關注,但美國聯邦政府卻沒有採取任何實際行動。

今年槍擊如此頻繁,但民主黨與共和黨仍在國會拉鋸、扯皮:共和黨人說民主黨人在用槍枝議題玩弄政治;民主黨人則指責共和黨人把政治置於民眾之前。而在白宮方面,特朗普也不支持槍枝管制法案,他依然堅持己見:是心理疾病與仇恨,而非槍枝本身,扣響了扳機;而暴力電腦遊戲也在推波助瀾。在目前兩黨分別掌控白宮與國會的情況下,任何立法都需要兩黨的妥協。而總統大選的膠著,使得雙方都不敢輕易讓步。

政客漠視"白人國家主義"導致美國槍擊案頻發

那麼,作為「民主國家」,美國的政客們為什麼敢漠視民意呢?

其一是美國全國步槍協會的強勢。該協會是美國選舉政治中最有影響力的利益團體之一,其年度預算大約為2.5億美元,廣泛用於教育普及項目、槍枝設備、會員活動、提供贊助、法律宣傳和其他相關的活動。同時,該協會與500萬會員有緊密的聯繫,容易形成集體性力量。由此形成的勢力,大到足以影響最強政界人物們的成王敗寇。

其二是美國司法體系各組成部分的步伐失衡導致障礙重重。2017年10月,美國最高法院兩次裁決判定:擁有類似手槍之類的武器,是美國憲法保障的權利。這對於苦於槍擊事件而欲單獨實施新的控槍法律的州來說,是無法跨越的障礙。

其三是作為「烏合之眾」的支持控槍的民意,會隨著槍擊案的過去而歸於沉寂。這恐怕是美國禁槍步履維艱的一個重要原因:與反對立法禁槍人員的態度堅決、四處遊說相比,支持立法控槍的人群經常是分散混亂且虎頭蛇尾、有始無終。因此,美國全國步槍協會的策略,也是支持擁槍政客們的策略,就是拖延:在民意沸騰時,裝模作樣地進行控槍立法的討論,等人們的關注點轉移、無人注意後,相關法案就被擱置。

於是,我們看到在美國:每次槍聲響起,都會讓加強槍枝管制的呼聲高起,然後便歸於沉寂,直到槍聲再次響起。數十年來一直如此,這次恐怕也不例外。(責任編輯:唐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AphaG0BJleJMoPMKPy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