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地標性 品質先行 體驗至上|蝦米音樂節開創國內地標音樂節最佳樣本

2023-08-31     娛樂資本論

原標題:強地標性 品質先行 體驗至上|蝦米音樂節開創國內地標音樂節最佳樣本

作者|尖椒

「這是今年最有企劃誠意、最有格調和品牌度的音樂節。」8月25日至27日,27組音樂人在阿那亞·蝦米音樂節海邊,為樂迷帶來了一場高品質度假音樂節,一位樂評人如是評價。

一周前,阿那亞·蝦米音樂節共同發起人、阿那亞創始人馬寅發了一條微博,談起這場音樂節緣起於跟另一位阿那亞·蝦米音樂節共同發起人、大麥CEO李捷的一次聊天。他們談到對音樂的共同熱愛以及對「蝦米」這個廠牌的美好回憶,當時李捷提出,希望能讓蝦米換個方式繼續陪伴用戶。兩人一拍即合。

「當時我們倆幾乎沒有任何糾結和猶豫,甚至都沒有討論這個音樂節背後一些生意上的考量,包括它的成本和製作難度。」李捷表示。

從2021年10月開始,蝦米音樂娛樂與阿那亞聯合出品的音樂節一直使用同一個Slogan:Another Life,近三年的中文釋義都根據當下情境做出調整。今年「不被定義的人生」來自曾打動李捷的一句話:生活是曠野,而非軌道。

「我們從小被教育要像軌道一樣生活。而『不一樣的生活』是你刻意追求的,正如現在很多年輕人講活出自己、活在當下。我覺得一個人終其一生,最大的體驗是一生都按自己設想的方式生活,但這種方式又是沒有被定義過的。」他解釋道。

為了讓追求精神富足的樂迷真正在兩天一夜裡感受到「另一種生活」,阿那亞·蝦米音樂節一方面以國際化、多樣性的樂隊陣容和頂級的舞美設計保證內容的高品質與調性統一;另一方面,又以場景創新、全方位服務和完備的配套設施保證樂迷的豐富且舒適的觀演體驗,樹立起蝦米音樂節的品牌形象與認知度。

最重要的是,在阿那亞·蝦米音樂節,樂迷擁有根據個人需求和喜愛度選擇觀演方式的自由:可以觀看喜歡的樂隊演出,也可以在廣闊的沙灘區域參加集市活動,走出音樂現場,還有豐富多元的社區藝術活動可供選擇。供給側的豐富度決定了觀眾的選擇自由度,多維度場景成功為整場音樂節的深層價值落地賦能。

音樂節不僅是一場演出,還代表一種多元自由的生活方式,這種理念正在拓展音樂節這一賽道的邊界,可以預見,未來阿那亞·蝦米音樂節將以差異化模式、稀缺性內容以及地標性度假場景成為國內音樂節的「最佳樣本」。

模式創新、差異化內容、高品質製作

一場「不被定義」的音樂節

走進音樂節的現場,最先吸引目光的,是沙灘上的七個發光字體「不被定義的人生」,以大海為背景,在黑夜裡熠熠生輝。

為了實現「不被定義的人生」這一開放性宣言,讓每位主動選擇在這個周末來到海邊的樂迷感受到「另一種生活」,蝦米音樂節在製作模式和樂隊陣容上都極具創新性。

本場音樂節共邀請了27組樂手,可謂「神仙陣容」:不僅有英倫搖滾里程碑式樂隊Suede(山羊皮),日本知名樂隊MONO、She Her Her Hers,草東沒有派對、椅子樂團等先鋒新銳樂團,還有陳綺貞、魏如萱、Nova Heart、不可能三角樂隊等女性音樂力量,以及痛仰、旅行團等國內頂級搖滾樂團。在陣容公布之初,就有樂迷評價:下半年音樂節市場請都按這個程度「卷」起來。

阿那亞·蝦米音樂節採用「2+1」戶外音樂節模式,兩天的正式演出之外,還搭配了一晚獨立的「前夜派對」。資深樂迷們提前來到阿那亞,在先鋒自由的音樂表達中,在遠離城市喧囂的海邊,感受到逃離日常生活的愜意與自由。

值得一提的是,音樂節還推出了「日出專場」特別企劃,由後搖樂隊惘聞與影像藝術家于闐共同合作。當天凌晨5點,一位樂迷坐在沙灘上,聽著惘聞,看著一線粉紅從天邊露出,不由地感嘆:「這是一場神聖的演出。」原本看日出就是年輕人來海邊度假的「必做清單」之一,惘聞樂隊的後搖音樂風格與海邊日出場景完美結合,讓樂迷體驗實現雙重加成。

在製作模式創新之上,阿那亞·蝦米音樂節始終堅持內容高品質、有格調的定位。音樂節統一的音樂調性風格與強烈的氣質表達,可以讓觀眾快速建立起對蝦米這個廠牌的認知,也讓參與其中的年輕人憑藉音樂節這一載體展現獨特個性和生活理念。

其中最直接的表現,是樂隊陣容選擇。李捷強調,蝦米在選擇樂隊時,最先考慮的是其風格、調性、氣質與音樂節的理念是否契合。以草東沒有派對為例,這種極具態度表達且風格鮮明的樂隊就與音樂節多元自由的風格十分吻合。

另一重表現是差異化內容,本次音樂節邀請了多組來自海外的音樂人和藝術家,將最新銳的音樂風向和多元文化集中於阿那亞的海邊。

其中來自英國的傳奇搖滾樂隊Suede(山羊皮)最具代表性,這是他們近10年來在中國的首個音樂節現場。主唱Brett Anderson魅力十足,一個小時的表演全場奔跑互動,現場近2萬樂迷全程起立,在沙灘上不知疲倦地跳躍、揮手、合唱。演出結束後,一位觀眾在微博留言:「從沒在國內音樂節看到如此壯觀的場面,所有人都面向他們。」

如果說國際性、多元化陣容是吸引樂迷的即時性因素,那麼高品質的現場體驗感則會影響音樂節觀眾的長期決策,這也符合當下年輕人注重體驗的消費習慣。

舉辦到第二屆的阿那亞·蝦米音樂節始終堅持使用國內頂級舞美設計團隊以及最先進的音響、燈光等硬體設備。另外,蝦米音樂節總製作人尹亮也認為「一場演出的效果,取決於一個團隊的專業度。」彩排的效率、駐場燈光師、音響師對藝人的燈光師、音響師支撐的專業度等細節都決定了音樂節現場的質感。

本次音樂節還採取了雙舞台設計,儘管這代表著成本驟升,但可以在有限時間裡展示更多音樂風格。

蝦米舞台採用三角造型,簡約、硬朗,代表記憶的延續和情懷的迴旋,這一舞台更偏向選擇有口碑和影響力的知名樂隊。尋光舞台則以類彩虹形狀為主,代表著美好與希望。「尋光」二字源於蝦米音樂之前推出的「尋光計劃」,這一計劃正是中國最早發掘新銳音樂人的平台之一,因此尋光舞台也偏向選擇更有年輕感與生命力的新銳樂隊。

憑藉製作模式創新、差異化內容與高品質的音樂現場,阿那亞·蝦米音樂節替每一位來到海邊的年輕觀眾完成了一次價值表達,正如歌手陳綺貞在舞台上所說:「所有來到這裡的觀眾,都在追求屬於自己的、不被定義的人生。」

強地標性、場景創新、體驗至上

蝦米音樂節的獨特競爭力

「國際上幾大知名音樂節,都在固定地點演出,比如FUJIRock、科切拉音樂節等。而國內音樂節還處於巡演狀態,地標性並不強。」李捷發現,這正是當下國內音樂節的稀缺特徵,而蝦米音樂節正在成為這一賽道的先行者。

選在阿那亞舉辦蝦米音樂節緣起於李捷與阿那亞創始人馬寅的一次聊天,兩人談到對音樂的共同熱愛以及對「蝦米」的美好回憶,當時李捷提出,希望能讓蝦米換個方式將品牌延續下去。

「我認為蝦米在中國流行音樂興起的時候,代表了一部分資深樂迷的偏好,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蝦米用戶還在緬懷蝦米。在這個時代,一個網際網路品牌能如此有記憶力和影響力,是很罕見的。而阿那亞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僅是一個旅遊目的地,它越來越代表一種生活方式,這個社區不僅氣質多元,也能滿足不同人的審美需求。」因此,李捷一提出想法,甚至沒有從商業邏輯考慮這件事,就和馬寅一拍即合,要打造一個阿那亞·蝦米音樂節IP。

李捷認為,阿那亞·蝦米音樂節的核心受眾畫像有兩類人。一類是音樂粉絲,他們有極其寬闊和無止境的精神生活;另一類是希望來到遠離城市的地方,逃避和放鬆的人,「在兩天一夜結束之後,他會覺得其實原來人生可以有很多的選擇,可以選擇特別有意思的周末,在音樂中釋放自己,也在音樂中得到力量。」

而阿那亞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就與阿那亞·蝦米音樂節所想要傳遞的理念十分契合。

首先,作為全國知名文化地標,阿那亞既有多元的文藝空間,又有清新綿延的海岸風景,是年輕人度假休閒勝地,可以營造沉浸式觀演及度假體驗。同時其成功打造的戲劇節等藝術IP已經讓人們對這裡的格調有了強烈認知。

一直以來,蝦米音樂也是人們心中品質與格調的代名詞,蝦米音樂節延續著這種崇尚自由、浪漫、品質的定位,以有溫度、有深度、有態度的音樂表達給樂迷創造了美好回憶。

另外,阿那亞完備的配套設施也為音樂節提供了友好、便捷和延續性的體驗,讓一場音樂節的想像力邊界無限拓展。馬寅提到,在前夜派對結束後,社區內所有酒吧爆滿,在音樂節結束後意猶未盡的年輕人可以在社區內繼續釋放情緒。另外,阿那亞主動將食堂的開放時間延長至零點,將園區接駁車運力增至最大,給予音樂節最大的硬體與服務支持。

因此,阿那亞與蝦米音樂節,調性相符,氣質相襯,是音樂與品質生活的一次雙向選擇。

將音樂節辦成年輕人喜歡的生活方式是阿那亞·蝦米音樂節的核心宗旨之一,為此,音樂節融合音樂、旅行、集市等多種生活方式元素,將樂迷關注的儀式感、記憶點、地標建築集中於同一場域。

在蝦米舞台和尋光舞台中間廣闊的沙灘區域,囊括了品牌聯名區、餐飲美食區和商業合作區等多維場景,為樂迷提供高品質觀演體驗之外的多種玩樂選擇。

前夜派對開始前,下午4點,蝦米音樂娛樂與得物打造的聯名限定快閃空間內就有一場小型演出,吸引不少樂迷駐足觀看。夜幕降臨後,北京同仁堂品牌聯名區還舉辦了泡泡秀,身著小丑服裝的演員隨著音樂起舞,泡泡飄滿天空,為樂迷帶來如夢如幻的體驗。

此外,音樂節品牌聯名還為樂迷提供最符合海邊場景的聯名紀念禮,品牌與音樂節共同打造了調性統一的演出場域。例如得物聯名空間內,觀眾可以參與打高爾夫球活動,贏取聯名扇子和洞洞鞋。

李捷表示,蝦米音樂節已經與阿那亞簽訂五年合作。他希望通過長期合作,建立起蝦米音樂節的獨特的品牌認知,保持穩定的音樂調性定位,同時也能給品牌主傳遞出質感與藝術結合的價值主張,最終達成「雙向奔赴」的合作。

另外,音樂節現場的全面服務為觀眾提供了便捷舒適的玩樂體驗,同時也加深了觀眾對音樂節品牌的認同度。

開始前一周,阿那亞及蝦米音樂節的官方平台就發布了詳細攻略。音樂節現場引入了30餘個集市攤位,涉及酒水、餐飲、充電寶等全方位服務。為了方便樂迷在雙舞台之間轉場,主辦方在海邊鋪設了鐵板,還將沙灘區外的草坪區域也囊括進來,設置了露營休閒區以及另一條轉場道路,打造高效率的音樂節動線,提升樂迷體驗感。同時,現場還提供阿那亞日出、蝦日多巴胺等定製特飲和食物,全方位賦予樂迷專屬蝦米的溫度和香氣,製造專屬記憶。

明星、創意、社交、環境、服務等因素都是未來影響大型戶外音樂節發展的關鍵因素,提供稀缺內容、差異化體驗服務、打造專屬的品牌記憶,阿那亞·蝦米音樂節正在為國內地標音樂節提供最佳樣本。

人貨場統一、業務聯動、品牌認可

蝦米音樂節的商業價值

如今,音樂節是觸達當下年輕用戶群體最為精準快速的路徑之一。現場音樂帶來的沉浸式體驗,與年輕人旺盛的精神娛樂需求不謀而合。

據了解,本次阿那亞·蝦米音樂節18-29歲的購票用戶占比達55%,30-39歲購票用戶占比達33%,整體呈現年輕化趨勢,具有更高消費能力的用戶占比也達到三分之一以上。

首席合作夥伴三星、北京同仁堂生脈飲、比亞迪海洋、丹碧絲、今麥郎、百度網盤 、可比克 、長城葡萄酒 、參半、星巴克、野格等11個品牌主,通過現場設置品牌快閃店與體驗店,用「真實」和「在場」與觀眾互聯,拉高品牌和產品的聲量和關注度;再通過現場創意交互打卡等方式,結合年輕人線上社交的高活躍度,實現線下與線上流量聯動,最終達成破圈。

音樂節現場是不可多得的營銷場域,兼具音樂、藝術、玩樂等眾多功能,實現了人貨場的統一,同時滿足年輕人細分、多元、注重自我感受的消費體驗,進而打造出以現場感、體驗感為主的品牌認知及消費場景。

作為阿那亞·蝦米音樂節的出品方和製作方,蝦米音樂娛樂廠牌全面負責本次音樂節的內容製作、樂隊邀請和舞台搭建。成立之初,廠牌就定下自研演出IP的業務重點。2023阿那亞·蝦米音樂節以高品質內容、積極的受眾反饋與商業化效能,體現出廠牌穩定的出品能力,以及內容布局上的前瞻性與豐富性。

據了解,蝦米音樂娛樂廠牌的業務聚焦於自製和合制大型音樂演出、影視娛樂OST子廠牌和服務原創音樂人三部分。截至目前,廠牌已參與出品了包括韓紅演唱會、鍾漢良演唱會、2023樂華家族演唱會、林志炫演唱會蘇州站、天津泡泡島音樂節、蘇州EDC電音節等多個演唱會、音樂節項目。

另外,作為大麥在音樂內容領域的關鍵布局,蝦米娛樂廠牌製作的演出也會有充足的資源支持與靈活的業務聯動,凸顯著大麥體系內IP整合的組織敏捷性與創新能力。

此次,淘麥VIP與阿那亞·蝦米音樂節的業務聯動就是大麥組織資源前瞻設計的一個重要體驗。據悉,阿那亞·蝦米音樂節不僅在前期為淘麥VIP用戶推出了優先購、日出專場免費預約等權益,還在現場還為淘麥VIP用戶送出了「七重好禮」,包括淘麥VIP黑鑽會員提前30分鐘入場、黑鑽會員積分兌換免費定製特飲、現場免費拍照等。

這種聯動也實現了業務層面「人貨場」的多重賦能,淘麥VIP用戶占到本次音樂節觀眾的55%,音樂節的高品質內容與差異化體驗也助力淘麥VIP的高粘性用戶持續增長。

談及蝦米音樂娛樂廠牌的未來規劃,李捷提出,目標之一是未來五年內把阿那亞·蝦米音樂節打造成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品質地標音樂節,具體來說,陣容中將邀請一半海外樂隊,海外樂迷占到觀眾規模的三分之一 「希望阿那亞·蝦米音樂節可以成為不可替代的、有影響力的、具有強烈品牌氣質的延續性品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9a3d6a9f3bfbfa981978bbb166f0c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