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火燒百里連營,多年後報應在孫子身上,孫子臨終前大呼8個字

2023-12-29     聃者徐史也

原標題:陸遜火燒百里連營,多年後報應在孫子身上,孫子臨終前大呼8個字

說起《三國演義》,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命英雄,有人喜歡足智多謀、料事如神的臥龍先生諸葛亮,有人偏愛武功高超、道德高尚的濟世之才關羽,有人關注驍勇善戰、武藝超群的儒將趙龍。

除此之外,還有一位英雄不得不說,那就是智勇兼備,武能安邦,文能治國的陸遜,而在陸遜一生的事跡之中,最讓世人稱讚與討論的便是他火燒連營八百里的故事了。

面對這一事跡,大家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陸遜此乃一則妙計,而有人則認為此計殺孽太重,日後必定會影響到後人。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其中的故事。

出身名門大戶

要說西晉時期誰乃出生名門望族第一人,那這第一名的寶座非陸機莫屬。陸機出身於吳郡陸氏,父親乃是三國時期吳國名將陸抗。

他曾經率領五千精兵守柴桑,擊晉將,殺叛將,可謂是將一把大刀舞得虎虎生威,成功的為吳國築起了一道軍事防線。

陸機的祖父陸遜更是三國時期大名鼎鼎的人物,作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陸遜在酷熱難耐的盛夏用一把火將劉備的八百里連營燒個精光,不僅燒死了大部分蜀軍,更是讓劉備痛失結拜兄弟。

與此同時,這把火也更是讓陸遜名聲大噪,成功地奠定了他在東吳的地位,成為吳國首屈一指的大將軍。因此這名將之子,忠門之後的名號,陸機是萬萬當得起的。

身為名門之後,陸機自然會獲得旁人更高的關注度。不過陸機也確實有幾分才華,鳳凰三年時,陸機曾與陸玄、陸雲等幾位兄弟共同擔任牙門將的職位,不過不久之後孫吳滅亡。

陸機選擇了避世,相較於父親陸抗和祖父陸遜的領軍帶兵的本領來說,陸機的才華更傾向與文學與書法方面。

他的詩風大多採用宏達佳麗的華麗詞藻,運用大量排偶,有「太康之英」的美譽,甚至還開創了駢文的先河。

書法方面,陸機所書寫的《平復帖》乃是歷史上第一件流傳有序的法帖,被譽為「法帖之祖」,還被後人評為九大「鎮國之寶」因此陸機可以算得上陸家眾多將才中,難得一見熱愛文學的後輩了。

自命不凡

在經歷過十餘年的避世生活後,陸機選擇了出世效力西晉,不過來到洛陽的陸機陸雲卻始終放不下自己江東名門的架子,對於洛陽的士人更是瞧不上眼。

這樣的恃才傲物,自命不凡惹得不少人對陸機與其弟陸雲十分不喜,即使太常張華對兄弟二人青眼有加,也改變不了大部分人對陸機陸雲的討厭,更有甚者還會出言挑釁。

特別是面對潘岳時,陸機更是恨得牙痒痒,因為兩人都乃文采斐然的出眾之輩,大家常常以潘陸並稱兩人,並經常拿兩人放在一起比較。

可這潘岳與陸機不僅來自一南一北,擁有不同的文化習俗,其關係更是水火不容。在一次宴會上,陸機正飲酒作詩之際,恰逢看到潘岳姍姍來遲,便立刻作勢起身離開。

潘岳早早地就聽見了陸機,便以一句「清風至,塵飛揚」來諷刺陸機乃塵土,面對敵人的挑釁陸機不甘示弱,立馬回了一句「眾鳥集,鳳凰翔」將潘岳比作不知名的小鳥。

一時之間,人的鬥嘴引得宴會上的眾人都帶上幾分尷尬的神色。在旁人的挑釁與祖上光耀過往的雙重壓力之下,陸機格外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但奈何始終不得晉武帝重用,這讓陸機始終鬱郁不得志。

事情的轉折發生於元康九年,這一年西晉著名的八王之亂如火如荼地展開了,而陸機也在一系列轉折後投靠了成都王司馬穎。

一向看中出身的成都王司馬穎,對出身名門的陸機可謂是十分滿意,可以說將他作為手下第一大心腹來培養,而陸機也十分想證明自己給新主瞧瞧。

於是在成都王司馬穎與長沙王司馬乂的大戰當中,從未帶兵打過仗的陸機被任命為後將軍兼河北大都督,帶領二十餘萬人攻打洛陽。

陸機面對此戰雖有所擔憂但又不得不打,因為他認為這是天下人認識自己的機會,向無數恥笑他的人證明自己的機會。

面對陸機如此高漲的士氣,成都王司馬穎也十分滿意,甚至向陸機許下來「贏得此役,封王拜相」的承諾,一時之間,君臣二人萬般和諧,都已經做上了打勝仗和封王拜相的美夢了。

華亭鶴唳

只不過,封王敗相的美夢只能存在於幻想之中了,因為陸機敗了,敗得徹徹底底,二十餘萬兵馬更是所剩無幾,只能灰溜溜的回到了司馬穎的帳下。

司馬穎雖未過分責怪陸機,但心中對陸機已有所不滿,更加對陸機的能力持懷疑態度,這種懷疑的態度更是在宦官孟玖與弟弟孟超的挑唆之下達到了頂峰。

在一次作戰當中,孟超與陸機協同作戰,陸機率先逮捕了主犯,但孟超竟帶著上百個士兵搶奪陸機率先逮捕的主犯。

陸機不讓,孟超便公然向大家宣告「陸機將要謀反」的謠言,並經由自己的哥哥孟玖,傳話給司馬穎。司馬穎在聽完孟玖的挑唆之後,面色鐵青,勃然大怒。

他當即派出牽秀找到陸機,並秘密解決掉陸機。在被殺害的前一天晚上,陸機做了一個被黑色尾絲纏住車子,又無法掙脫出來的噩夢。

醒來後,他深知自己大限將至,便身著一身白衣,神態自若地與牽秀相見,以最從容的姿態赴死了。但在生命彌留之際,陸機留下了「華亭鶴唳,豈可復聞」八個字。

也許只有在生命走到末端時,我們才能意識到什麼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從這句話來看,也許陸機心中最割捨不下的便是老家華亭,又或者是在懷念當初那個繁盛的陸家,又或許是悔恨自己未曾振興陸家。

不論怎樣,這種心境只有當時的陸機才知道!事實上,陸機的一生可以稱得上高開低走,倘若他安安分分地做一位文人,此生未必會落得如此下場。

但年過三旬後的陸機太過狹隘,父親、祖父的光環成為了他的枷鎖,讓他成為困獸之鬥,他試圖通過立軍功讓自己走出這個牢籠,卻早已忘記了衡量自己適不適合從武!

陸遜這火燒連營八百里的報應不是什麼怪力亂神,而是對子孫精神上的壓力啊,但究其原因還是陸機庸人自擾!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8669b8dc1b44b4eb8b39e1bb6f16b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