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打無痛的順產經歷|超詳細分享

2022-10-02     丁香媽媽

原標題:我沒打無痛的順產經歷|超詳細分享

對於每一位媽媽來說,生產的過程都是不一樣的。你是順產還是剖宮產呢?順產的你打上無痛了嗎?生產中有沒有特別的感受呢?

一起來聽聽丁香媽媽星球的媽媽 @ O寶的專屬研究員故事吧。

生娃到現在兩個多月了,深刻地領悟到沒有一個娃是一樣的,所謂養育的過程,靠的是豐富理論知識的積澱 + 對自己娃不斷螺旋式的摸索。而生娃也一樣。沒有一個孕產婦的情況是一模一樣的,但想了想,有些經驗和體會還是值得分享出來,供准媽媽的姐妹們參考以及避雷以及寬慰你們因生產而緊張焦慮著的心。

臨產的徵兆

我的臨產還是很標準的教科書化的程序。凌晨四點開始,出現十分鐘以內有規律的真宮縮。真宮縮跟假宮縮的感覺差別很大。假宮縮只是發緊的感覺(沒有任何痛感),但真宮縮有疼痛感(對於我來說一開始的真宮縮痛就是來大姨媽時候的墜脹痛,只有一點點痛,完全可以接受,還可以繼續睡覺等著天亮)。

此處畫重點,臨產徵兆:在沒有破水等非自然發動的情況下,自然發動的臨產徵兆為有規律的真宮縮。所謂有規律就是指兩次真宮縮的間隔時間和每次真宮縮的持續時間都較為恆定,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更頻繁而且持續時間越長。書上寫的 511 法則,也就是說如果 5 分鐘一次真宮縮,且每次宮縮時間長達 1 分鐘,且這種情況持續了 1 小時,那麼多半就是已經開指了,這時候需要趕快去醫院。

我是從凌晨四點感受到真宮縮,那時候是 5~10 分鐘一次,持續時間大概 20~30 秒(可以用 App 記錄宮縮時間和頻率),由於前期功課做的足,知道這種情況還不用著急,就繼續閉目養神,宮縮來了就記錄。到了早上六七點鐘,宮縮就是 5 分鐘內一次,持續時間大概 40 秒,痛感也還好,也差不多是姨媽痛。於是七點動身去醫院,八點到醫院,一內檢,醫生說已經開了兩指多了,辦了入院就可以直接進待產室了。

圖片來源: @圖蟲創意

順產的三個產程

順產分為三個產程。第一產程指的是開宮口至十指的過程,第二產程是指宮口開全後用力生娃直到娃被生出來的過程,第三產程是指娃已經出來了,助產士接著幫你把胎盤等組織清理出來的過程。

第一產程的疼痛感

我可能算是比較幸運的,開 1~3 指的時候僅僅是覺得姨媽痛, 就像前面說的完全可以接受。我還可以跟我老公一起在醫院走來走去辦入院,基本跟沒事兒人一樣,就是走著走著,宮縮來了的話,還是要停下來歇一下,畢竟還是有疼痛感。但有的朋友說,他們開到 1、2 指的時候有些就已經痛的受不了了,拼了命地喊著要打無痛。也有人覺得順產不太痛,跟拉個便便差不多的感覺。

反正我個人覺得自己不算是耐痛的,平時抽血打針都不太敢,屬於全程閉眼玩家。但有可能我對內臟疼痛耐受比較高,所以疼痛感這個東西真的是因人而異,姐妹們也不需要把這個想的太過於嚴重,但也要有一定的思想準備,畢竟後面還有很多指要開。

開 4~5 指的時候就覺得比姨媽痛痛多了一點,也還是可以在待產室走來走去,跟護士們聊聊天。護士妹妹們都說我這個狀態真好。

剛開到 5~6 指的時候,痛感也還好,可以接受,還在吃 KFC 外賣的雞翅,想到以後喂奶了就不能這麼大吃特吃了,抓緊機會趕緊吃哈哈。然後,轉折點就出現了,在此之後,疼痛感猛烈了許多,宮縮頻率也高了挺多,大約有 1~2 分鐘一次,每次持續 30~60 秒,所以疼痛的有點無法站立了。內檢發現,還是 5~6 指,但宮縮比較猛烈,因此宮縮的時候有開到 7~8 指。

因為擔心打了無痛以後產程變長(想著長痛不如短痛),之前也問過護士,可不可以痛到受不了的時候再叫醫生來打無痛,護士說可以的。因此,在這個時候我就跟護士說我想打無痛了,護士說好的,醫生剛好要給隔壁床打無痛,已經在來的路上了,一會兒給你一起打上。然後疼痛那時候已經開始愈演愈烈了,很快變成了,宮縮的時候痛的全身發抖,不宮縮的時候也在全身發抖。

那個時候我就知道,我肯定是打不上無痛了。因為打無痛要進行腰部穿刺,起碼需要你全身靜止不動一小會兒,但我那時候已經無法做到了。助產士就給我出主意,她說你想要打的話可以試試打,還有一個選擇就是我們直接去產房,給你人工破水,破了水以後開指會快很多,因為你這個宮縮很猛烈,胎頭位置也很低,比較好生,很快能生出來。

於是我忍痛思考了數分鐘,也是考慮到以我當時的狀況打無痛的話,估計不好打。於是乎,我選擇了第二個方案:直接去生!

於是我以宮縮時開了 7~8 指的狀態被送進產房。至於當時的疼痛感,這麼說吧,就是無法站立和走路,護士拿來了輪椅,我也無法獨立轉移過去,我雙臂勾著我老公的脖子,左右兩個護士兩邊扶撐著我,一起把我等於抬上了輪椅。當然我還有一點點移動能力,畢竟進了產房還要上產床,自己還是需要出點力才上的去的。並且全程也完全可以保持理智,雖然很痛。

第二產程的疼痛感

好了,說說第二產程的疼痛,也就是說沒打無痛的生娃的疼痛。我覺得之前看到的什麼幾百個大錘掄肚子的說法不太準確,生娃的時候的疼痛除了宮縮痛,還有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加重痛感,就是你需要在宮縮痛的時候用力去生娃。

我覺得這一點是挺不容易的,因為宮縮痛就是子宮非常非常緊張,向下壓迫娃時候產生的內臟痛,等於是姨媽墜脹痛的百倍,在這個時候,你還要用力去加重這種緊張感,雖然可能增加不了多少疼痛程度,但是對於本來就不太能忍受的了這個疼痛的時候,真的是雪上加霜,火上澆油。而偏偏就要在你最痛的時候拚命用力。

疼痛來了,你需要憋住氣,拚命用勁兒,而且雙手還要提著兩側的把手,像向上提水桶一樣用力,雙腿要用力往下踩,腹肌要用力。說白了全身都要使勁。

我之前以為,生娃的用力方式是像便秘時拉粑粑的感覺,但不太一樣的是,助產士會讓你雙腿拚命往下踩著用力,但我拉粑粑的時候更想雙腿屈起來靠近肚子用力。雖然很痛,但是全程我還是保持理智,我反覆不止一次跟導樂說,我腹肌一用力,雙腿就想靠近肚子使勁,我無法做到腹肌用力的同時雙腿還往下踩,因為我覺得雙腳往下踩的時候,我更容易抬起屁股用到臀肌的力量,而用不到腹肌的力量。導樂說,那沒關係,你儘量嘗試,不行的話,就按照你自己習慣的用力方式來。後來經歷了多番嘗試,最終還是 get 到了正確的用力方式。

圖片來源: @圖蟲創意

所以,奉勸各位準備順產的准媽媽們,有機會提前練習一下用力方法,這樣起碼讓你每一次痛都有意義有價值,不浪費時間趕緊生出來就等於少經歷點痛。在第二產程中,我還經歷了胎位有點不正,助產士手動伸進去調整的操作,但由於已經很痛了,滿腦子都想著趕緊生,也就咬咬牙扛過去了。中途也狂吼說要放棄,想轉剖,但壓根兒沒人理會。

總而言之,開到十指加用力生娃是很痛的,但抱著趕快生下來我要解脫的信念,我只能說:還是能扛過去。我老公後來跟我說他看著我生的時候,他都哭了。(我全程直到生完也沒哭過,娃出來的那一刻簡直倍感輕鬆,我一個勁兒地感謝護士長和導樂,終於幫我生出來了)。

第三產程的疼痛感

扯胎盤基本無感,撕裂的傷口縫針的時候會打一針表面麻醉劑,就是正常的穿針痛,然後縫的時候就只有輕微的痛感了(小於穿針痛)。

關於打不打無痛

我後來奉勸所有姐妹們,到了三指不管痛不痛,都要求打無痛。畢竟最終還是會很痛,而如果後面想打無痛,就不一定來得及了(我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開 2 指多的那次內檢我都沒感覺就做完了。我反問醫生:咋不痛呢?醫生笑了笑:我手法下的輕。有輕微出血;第二次,三指的內檢,是個護士妹妹做的,做的時候有些痛,出血也多些,做完以後,殘留了一些酸澀的痛感,緩了幾分鐘才能正常走路;第三次,剛開 5~6 指的內檢,助產士做的,也是有些痛,出血也多些,那時候反正躺在待產室的床上,緩一會兒也沒啥了;第四次,宮縮時的內檢,是真痛,本來就在宮縮痛,還要被手伸進去摸(撐)宮頸口的大小。

希望姐妹們都能順利生產,寶寶平安健康!

本文專家

翁若鵬

審核專家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

婦產科 主治醫生

推薦閱讀

星球是一個學習型媽媽的經驗交流社區,為你提供真實靠譜的孕育經驗和感同身受的理解陪伴,歡迎你一起來交流。

直接參與話題發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85c43857032b2875d68d0b7440ee7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