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1
春節快到了,你打算讓孩子玩幾天啊?
哪敢讓孩子玩啊,春節期間還是得抓緊學習。我們不學也有其他人會學,孩子落在同齡人後面怎麼辦?
家長2
春節將近,家長們陷入了深深的糾結中:春節期間到底是讓孩子學習還是玩樂?其實,學習和玩耍根本就不衝突,小編為家長準備了一套春節帶娃方案, 讓你的孩子在春節假期也能學習玩耍兩不誤!
「春節帶娃方案」一覽
01
春節不讀書?這樣也可以漲學問!
02
年味兒如果越來越「淡」,
春節再折騰也學不到什麼!
03
春節過去後,還是不想學習怎麼辦!
春節不讀書?
這樣也可以漲學問!
春節期間,少不了各種傳統習俗和講究。在被歡樂氛圍包圍的同時,恰好也是個絕佳的教育機會。家長們千萬別忘了,適當巧妙地找准契機,關注孩子的教育。那麼, 春節到底蘊藏了哪些教育契機呢?
01
借著過年
帶孩子體會春節的傳統文化吧!
隨著春節臨近,許多家長希望孩子不僅能過一個喜慶、祥和的「中國年」,還能過一個智慧、文化的「成長年」。其實,要想讓孩子在品味年味兒的同時有所收穫並不難,只需要做到「抓小放大」。
「抓小」是在豐富的年文化中選擇一個感興趣的小話題,如「福字」、「年夜飯」、「窗花」、「春晚」、「壓歲錢」等等,都可以作為孩子深入了解各地民俗,了解中國年文化的切入點。孩子選擇的研究問題越小,越便於深入研究。 「放大」則是在選定小話題的基礎上,要拓寬視野,儘可能把與之相關的內容聯繫起來。
以「貼福字」為例:從文字演變的過程看「福」的含義;從書法欣賞的角度探「福」的寓意;從優美動聽的歌曲中悟「福」的美好;從大街小巷的布置中尋「福」的足跡……聯繫網越廣,孩子對於這個小話題的理解就越深。
02
別再讓孩子「上繳」壓歲錢了
它可有大用途!
每到春節,最歡喜和最「富有」的莫過於還在享受「壓歲錢」待遇的孩子們。這時,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利用壓歲錢為孩子上好理財這門人生「必修課」。
首先,不論孩子大小,壓歲錢多少,爸爸媽媽們都不要簡單地讓孩子們將壓歲錢上繳。這筆錢對孩子來說是一筆難得的收入,也是財商教育的起點,教會孩子們合理使用這筆錢,可以幫助他們建立正確認識金錢及其規律的能力,正確使用金錢的能力。做到不拜金、不浪費、會消費、善收益等等。
如果孩子還處於低學齡階段,建議父母先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壓歲錢,每一份壓歲錢背後都是父母親戚辛苦勞動的成果,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幫助子女除舊歲、壓祟氣的象徵,包含對孩子們新一年的美好寄託。之後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幫孩子們建立理財觀念。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如果小的時候已經有一定的理財能力,這時建議家長們放權,讓孩子們自己支配壓歲錢。當學會計劃與積累,他們會逐漸發現,金錢流動起來就有可能帶來收益。逐漸讓他們學會理財,成為小小理財師。
03
春節要講究的禮儀
你家孩子知道嗎?
春節是萬千家庭的紐帶。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的和諧幸福,才能帶來整個社會的和諧幸福。在臘月里,全家人一起動手準備新年的吃食;在除夕夜,全家人一起圍坐桌旁吃「團圓飯」,歡天喜地過大年。在這些充滿儀式感慶祝過程中,我們也有很多禮節需要學習。
對於春節的禮儀,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做到:
會看:觀察他人的社交禮儀是培養孩子禮節的第一步,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去看(觀察)成人的交往禮儀方式方法,並隨時為孩子進行耐心講解。
會說:可以幫助孩子準備一些賦有民族傳統文化的詞語,拜年的吉祥話等。
會學:中國地域遼闊,各地方的禮儀有區別,遇到我們不熟悉的場合時,要教會孩子學習。要學用他人的方法,用尊重的態度和周圍的人相處。
另外,請注意對孩子的禮儀培養是持續的,非一日之功。 如果孩子「做不到」或「做不好」,家長可不能當即發火,要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和寬容,日後再進行細心地引導或潛移默化地影響。
年味兒如果越來越「淡」
春節再折騰也學不到什麼!
「現在的節日味道淡了!」「過年,沒有我們小時候好玩了!」這樣的感慨,在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特別是體驗過傳統春節放鞭炮、走親戚、熱熱鬧鬧過大年的長輩們,這樣的感慨更甚。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今天, 如何陪孩子在居家防疫中過出新年味,讓孩子依然能夠體會到最純正的春節氣息,是一份父母的「寒假作業」。
01
家裡的氣氛其樂融融
年味自然就「濃」了
今年春節,居家防疫仍然會成為主流,我們都要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少走動,少聚會,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裡都是過年。
一家人真正的心的團聚,最好的方式是大家共同做一件事,如全家人一起準備年夜飯,讓每位家庭成員都能貢獻自己的力量;可以每人來一個拿手菜,孩子們也可以參與到擇菜、備碗筷等力所能及的工作中,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一起享受慢生活,增強了家人的凝聚力,還避免了到飯店聚餐的風險。
每個家庭都可以準備自己的春晚,帶著孩子練習幾首歌曲,鼓勵老人準備一段京劇或者家鄉戲,大家都唱一唱陪伴自己成長的青春歌曲,一家人唱著、樂著,其樂融融,共建溫馨的家庭文化。
02
學著和家人和諧相處
讓家裡變得更有生機
很多父母在2020年居家防疫中和孩子一起零距離生活學習,飽經「煎熬」,暴露出許多親子溝通問題, 這個寒假正是有意識修正與提升親子關係的時機。
過年時不要總玩手機,家人有機會多抬頭看看彼此。手機對家人關係最大的挑戰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坐在你對面你卻看著手機」。 有效管控手機的使用,可以全家人一起坐下來協商,在手機的使用時間、頻率、用途上達成共識。
多運動多勞動,形成積極的家庭生活方式。當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勞動的時候,既可以在居家期間鍛鍊身體,又可以提高孩子的勞動能力,養成孩子「愛勞動、會勞動」的興趣。 家長就可以有意識帶著孩子一起進行春節前的掃除,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拉近親子之間的關係。
春節過去後
還是不想學習怎麼辦!
春節結束後,很多孩子的狀態還沉浸在懶散悠閒的春節生活里,完全不想學習,這是孩子的「節後綜合症」。然而學業仍然是孩子應該放在第一位的。 不想學習沒有關係,只需要家長好好對孩子進行引導和監督。
01
放假時間太久
沒有辦法那麼快適應以前的學習生活了
過年期間沒有規律的生活,導致孩子在上學期間養成的生物鐘完全被打亂。如果放任孩子這樣過完假期,開學後孩子將難以集中注意力學習,可能會花很長時間才能適應學校的正常作息。
所以 父母在開學前一周,一定要督促孩子將作息時間調整到上學的時間,合理的安排孩子的學習和娛樂時間,讓孩子提前進入一個比較平靜的狀態。
02
一想到即將面臨開學
就感到無比的焦慮和恐懼
無憂無慮的假期生活之後,在新學期開始初期,學生很容易出現厭學心理,並伴隨一些情緒低落等症狀,這種現象就是「開學恐懼症」。
「開學恐懼症」主要症狀為情緒低落、心慌意亂、注意力不集中、失眠乏力等,如果家長處理不當,孩子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家長要以積極的態度引導孩子,從正面的角度多鼓勵孩子,給孩子信心,輔助孩子順利渡過開學焦慮期。當然家長也不要太急於求成,要讓孩子按照適合自己的節奏來調節。
03
總是做不完作業
每次到最後都是手忙腳亂的惡補
很多孩子在假期進入瘋玩模式,寒假作業的事情早已經拋到九霄雲外,還有一些孩子寫作業時拖拖拉拉,總想著在寒假的最後一天惡補寒假作業。結果往往是完不成作業。不但會受到老師的批評與懲罰,還讓寒假作業失去了它原有的學習作用,百害而無一利。
所以, 假期的最後,家長應儘量控制孩子的娛樂時間,做好作業完成規劃,並提前檢查孩子寒假作業的完成情況,以便隨時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調整。
04
下學期要好好加油!
先從制定個新計劃開始
《禮記.中庸》說過這樣一句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任何事情都要做好提前的計劃,才能有備無患。
新學期制定學習計劃是對孩子學習和成長的規划過程。父母可以和孩子在一起好好聊聊天,明確孩子目前面對的困難,並一起製作一份學習計劃,讓孩子選擇一個自己想要的目標,並為之努力。
新學期計劃不要求多麼全面,但是父母一定要監督孩子執行計劃。很多孩子自覺性較差,如果父母再不監督孩子,這些制定好的計劃就會被各種各樣的雜事打亂,孩子慢慢也就覺得計劃沒那麼重要了。
寒假要勞逸結合
春節期間可以讓孩子適當的休息
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讀一讀書
但是我們要意識到
孩子要學習的東西
可不僅僅只存在於書本上
春節期間不妨換個方式
讓孩子走進生活中
自己去探尋新的知識和體會。
最後,祝大家都能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期!
也祝大家 新年快樂!
參考資料:
1.《春節是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聰明的父母都在這樣做!》現代教育報
2.《今年春節,如何陪孩子一起過出新年味兒》中國教育新聞網
3.《春節過完,即將開學,這4招輕鬆幫孩子進入學習狀態》家學寶
趙羽涵(實習生) | 編輯
中國網教育頻道 | 出品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6PGr3cB8MnI47IjQlU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