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遊】9月2日,文化和旅遊部、新華通訊社及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了2023中國(阿爾山)旅遊大會,並發布2023「中國之路」十大自駕游精品線路,其中「林海秘境·大興安嶺森林穿越之路」涵蓋內蒙古域內多個重要城市和景區,以期更好推廣當地文旅資源,串聯旅遊市場。
內蒙古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獨具特色的人文底蘊聞名,長期以來都是自駕游的熱門目的地。適逢中秋國慶出遊熱潮,「中國之路」的發布也進一步將這片土地推向遊客視野。在中秋節當日,額爾古納濕地景區,已有操著廣東和陝西口音的旅客不遠萬里奔赴草原,於此開啟他們的假日之旅。
有「亞洲第一濕地」之稱的額爾古納濕地
不過,雖然資源優質、政策給力,內蒙古的自駕游正如中國自駕游市場的縮影一樣,仍然有其局限性。
潛力巨大的自駕市場
近年來,出行政策的全面放寬和出行偏好的個性化、品質化轉向為自駕市場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契機。據《中國自駕車、旅居車與露營旅遊發展報告(2022-2023)》,2022年全國自駕遊人數占國內出遊總人數的比重達到74.8%,自駕游已然成為自由行的重要出行方式之一。同時,據馬蜂窩《2022年自駕游數據報告》顯示,在自駕游目的地排行中,內蒙古榜上有名。呼倫貝爾名列熱門城市前二十位,阿爾山則躋身熱門區縣鄉鎮第五名。
目前,房車因其空間大、設施齊全、能滿足私密化和定製化需求,受到大齡用車群體的青睞。而對於家庭和個人出遊者來說,房車出行選擇也更加方便靈活。在小紅書以呼倫貝爾市域內各景點為關鍵詞,有很多用戶發布假期期間「找拼車搭子」的帖文,意圖尋找同行旅伴。本地成規模的租車市場則為選擇輕裝簡行,「說走就走」的年輕群體提供方便。據高德地圖搜索,海拉爾機場周邊四公里內有近四十家商戶提供汽車租賃服務,神州和同程等主流租車平台也都在機場五百米內開設店面,助力遊客完成由飛機到汽車的無縫銜接。
以自駕游為抓手,呼倫貝爾市文旅產業已達成可觀的增長。據統計,今年1-8月呼倫貝爾全市接待遊客達2189.89萬人次,同比增長148.85%,是2019年同期的1.90倍;其中僅7月就接待504.91萬人次,收入116.14億元。旅遊收入390.40億元,同比增長228.08%。
除了市場供給越來越完善以外,政府也在推進自駕游市場的發展。9月19日,呼倫貝爾市召開文旅產業提標提效高質量發展階段性成果新聞發布會,會上指出,各地景區將繼續堅持「全域、全季、全業」發展理念,積極打造培育新業態、新模式,著眼於為遊客市民提供便捷、舒適的服務質量,進一步完善文化旅遊配套基礎設施。可以說,如何讓不同類型的旅客群體都能最大化享受出行體驗,是擴大文旅聲量,保持市場熱度的要義。呼倫貝爾的解決方案是經由文旅、農旅、體旅、商旅、科旅融合,拉長文旅產業融合鏈條,以活動促進旅遊業全域全業發展。在自駕行沿線各地,這一理念正逐步被落地實踐。
近日,借推介「中國之路」的實踐契機,呼倫貝爾市政府、北京市石景山區政府、「十四冬」呼倫貝爾執委會共同主辦了「冬奧連冬運 草原向北京」萬里茶道自駕行活動,來自京、津、粵等九省市的30輛房車9月23日從北京首鋼園啟程,以實現「呼倫貝爾市—石景山區—錫林郭勒盟—興安盟」多城互動。盧長江是北京自駕旅遊協會房車專委會會長,也是房車車隊的總指揮。這是他今年第五次踏足內蒙,在他看來,呼倫貝爾這條自駕線路非常值得推廣,沿途風景秀美如畫、車友露營便利,文化底蘊厚重,特色美食琳琅滿目,尤其是呼倫貝爾大遼闊的草原四季皆風景,一季有一季的美麗,季季讓人震撼!
自駕行活動車隊在扎蘭屯市集結髮車
房車團隊主要的成員多為中老年人,以房車協會為圓心,車友內部有自己的「圈子」,出行信息和旅途見聞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口耳相傳。在活動期間車隊形成緊密的聯繫,遵循既有的規劃和章程。盧長江坦言,「路上特別美的風景,有時也顧不上看了。」由此,成員們決定待活動結束後再去深入欣賞,好好體驗「慢旅行」。
多維度提升旅行體驗
從細分市場看,按旅行距離自駕游分為「季候近郊遊」和「長途觀光游」。有報告數據顯示,300-1000公里以及1000公里以上的遊客分別占20%和10%,自駕出行範圍在300公里以內的占比70%。2022年西南、華南、華東、西北等區域的自駕游熱度較高,分別占比31%、19%、18%、15%。位於中國正北方的內蒙古無疑是自駕游的熱門目的地。
「中國之路」全線沿途經過烏蘭浩特、扎蘭屯、呼倫貝爾、根河、額爾古納、滿洲里和阿爾山等多座城市,大興安嶺橫亘,額爾古納河蜿蜒,覆蓋森林、草原、濕地等多種地形地貌。峰巒迤邐,牛羊伏臥,既徐徐展開邊陲塞外的無垠遼遠,亦娓娓道來藍天碧水的幽然詩意。據悉,呼倫貝爾境內囊括13萬多平方公里的大興安嶺林海,8萬多平方公里的呼倫貝爾草原和近3萬平方公里的濕地。3000多條河流,500多個湖泊星羅棋布,使人流連。
中東鐵路博物館位於扎蘭屯市,是全國唯一一座以中東鐵路為背景的專題博物館,為公眾展示了中東鐵路的修建及鐵路主權轉變的全部經過。同時,扎蘭屯市還將持續建設中東鐵路工業遺產、風情歷史文化主題街區。而百米之隔的知識青年博物館則重現歲月崢嶸,其中許多藏品由當年駐紮的知青捐贈,給人以年代沉浸。除了近現代的歷史印記,內蒙古濃郁的民族特色和豐富的非遺傳承更為其發展文化旅遊夯實基礎。全國僅有的3個少數民族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都位於呼倫貝爾。
少數民族民俗風情歌舞表演
此外,內蒙古發展自駕後天優勢同樣明顯。9月21日-24日,中國杯短道速滑精英聯賽暨第十四屆全國冬運會資格賽在海拉爾進行,林孝埈、武大靖等明星運動員的登場吸引不少粉絲前去觀賽,其中不乏專程從外地趕來的遊客。這也被視為承辦「十四冬」的前哨站和實戰檢驗。在呼倫貝爾市內,隨處可見「十四冬」的宣傳橫幅與寓意「朋友你好」的「安達」「賽努」兩大蒙古彩娃形象的吉祥物。這是內蒙古首次承辦的全國大型綜合性運動會,面對盛會,「體育+旅遊」的組合拳已經在社交媒體上引發討論,在吸引年輕冰迷的同時,更帶動全民運動的火熱氛圍。
日前,呼倫貝爾正式發布秋冬季旅遊線路產品,包括民俗游、行攝游、採摘游、紅色游、風情游、研學游等,輻射多元目標人群;「呼倫貝爾號」草原森林旅遊列車也正式開行。在今年中秋國慶期間,各旗市區還將共計推出70餘場(次)文旅活動,供遊客、市民選擇。
出行局限與展望
雖然風光無限,但內蒙古的自駕游市場也受到所有市場共同面臨的問題,那就是季節性。
在內蒙古的秋天,草原轉黃,森林落葉,高挺的白樺樹幹成片連綿,打眼望去,千山萬水呈現一片金銀交織之色。然而壯美的秋景同時也預示著自駕出行最後的窗口期。靠近祖國版圖的最北端邊境線,早在9月1日,額爾古納和根河市就已經開始供暖,時間跨度將長達九個月;後者更是有「中國冷極」之稱,曾測得-58℃的極端低溫。在漫長的冬季,無論是自駕出遊或開展戶外活動都將顯得舉步維艱,這也就意味著在春節出遊、冰雪旅遊的市場競爭中,和緯度更低的哈爾濱等地相比、呼倫貝爾並不具有區位優勢。
比美景更寶貴的也許是時間。鐵路和航空以溝通外地遊客為主,公路交通是連接自治區內各景區和城市的首選方式。沿「中國之路」各點位,無論是從扎蘭屯出發海拉爾,或是由額爾古納前往滿洲里,車程都超過四個小時,行駛近四百公里。若想完整體驗途中風情,則至少需要預留一周左右的時間餘裕,長線自駕對普通「上班族」而言十足奢侈。廣袤土地不僅挑戰駕駛者的精力和耐心,更考驗遊客的旅行預算。在常規的住宿餐飲等開銷之外,還要計算汽車燃油費、高速過路費等附加費用,可謂是「既要有錢,又要有閒」。
同程旅行聯合汽車之家發布《2022年自駕旅行報告》顯示,自駕游痛點還包括長時間駕駛或乘坐所引發的疲勞感,密閉空間和堵車時產生的焦躁情緒,網絡信號斷斷續續、如廁不便、美景當前無暇拍攝、餐飲需求得不到滿足等。而呼倫貝爾文旅亦著力補齊上述公共服務短板,共新建和改造旅遊公路1513公里、旅遊交通標識設施4860個,景區建設主題郵局6個。高德地圖上線843個廁所信息,與旅遊沿線120個加油站簽約建立文旅微驛站。
打響出行口碑並不是畢其功於一役,根據消費者反饋查漏補缺往往能更好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盧長江就認為,當下自駕行程中基礎服務設施仍有改善的空間。以房車營地為例,目前修建的高端營地停靠一晚的價格在幾百元上下,對於預算有限的車友很難接受,而有的營地也很難照顧到各個消費水平群體的需求。他還希望能在沿途修建更多的停靠休息驛站和觀景平台,讓遊客得以真正駐足停留,領略山川之美;同時配套開發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和地方特產,為旅程留下深刻的紀念和回憶。
豐富的非遺、文創產品展示
當然,極端的天氣也並非百弊而無一利。其實,在自駕游中戶外運動占比很高,有報告顯示,自駕與戶外運動的結合占比為79%,如露營,野餐,燒烤,高爾夫、地質生態考察等。此外,娛樂休閒和特色體驗分別占比15%、6%,包括滑雪、攀岩、騎行、戶外賽事運動等。而這也可成為內蒙自駕的一大特色。
沿著「中國之路」,一路行旅中國。正如自駕行活動車友所言,呼倫貝爾「美得讓人窒息」,當內蒙古的風景從《額爾古納河右岸》的文字變為現實,也許一切都是值得的。而對於文旅部門而言,挑戰和機遇則始終共存,「十大精品線路」的推出僅是開始,還有更多的工作需要真正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