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黃連不能提高免疫力,TA可以!不能出門要會和孩子利用時間

2020-02-15     崔玉濤育學園

因為肺炎疫情,全國上下不得不集體變身「宅男宅女」。

只不過,吃了睡睡了吃的日子沒過多久,很多家長先受不了了:有娃沒娃宅家情況完全不一樣!

雖然自己明白讓孩子長時間看電視真的不好,可唯有這個時候自己才能喘口氣

如果能讓孩子安安靜靜睡一會,媽媽們恨不能高歌一曲《好日子》

爸爸們也終於體會到了在家帶娃的不易

宅在家留的這段時間,爸爸媽媽們可謂絞盡腦汁陪著孩子,結果他們還是精力充沛得讓人頭疼。

白白在家呆著「消耗」時間不說,孩子白天活動少、精力無處釋放,結果晚上睡得晚,循環幾天,本來已經稍有起色的規律作息就這樣輕易被打破了;作息紊亂,孩子的胃口好像都變差了……

其實,就算足不出戶,孩子的身體狀況還是要注意!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可以在室內完成的體能小遊戲,幫孩子「放電」的同時,也幫爸爸媽媽們增加點兒宅家的趣味性!

01不出屋也能嗨的親子遊戲大全

生命在於運動。

運動不僅能給精力個個滿格的孩子們放電,讓孩子睡得好、吃得好,更能夠強身健體增強抵抗力,對付新型冠狀病毒這種沒有特效藥的「敵人」,免疫力就是最好的防護手段!

當然,不同年齡的孩子,可以嘗試的遊戲也不盡相同,下面這些遊戲是按年齡劃分的,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自行選擇哦~

小編建議:

  • 遊戲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 這些遊戲可以單獨設置,與孩子一起玩耍;也可以全部做成一整套,開啟「闖關遊戲」,家長和孩子可以分組比拼。
  • 除了今天介紹的這些遊戲,家長們還可以參考育學園以前的遊戲,幾十種遊戲,足夠你選擇!

02「玩無止境」?NO!

宅在家裡容易鬆懈,好不容易養成的好習慣,這麼幾天可能就全都打回原形了!

說好了動畫片只看兩集,結果越看越上癮,吃飯都不專心了;說好了玩完遊戲就午睡,結果就在孩子「再來一次」的撒嬌中妥協了……

NO!

宅在家時不注意,將來上學全是淚!

早上起床、中午吃飯、出門上學、晚上寫作業及睡覺處處拖延,世界再美好,遇到這樣的孩子,那個父母不暴躁?

說起來,現在這個時間正是讓孩子開始學習時間管理的好機會!

具體要怎麼做呢?

多跟給孩子說準確的時間點

比如,說好遊戲只玩30分鐘,那麼家長可以準確的告訴孩子目標時間點,比如手機上顯示的9:30分是什麼樣子的,到這個時候就得結束;

再比如,孩子開始看動畫片,可以準確告訴孩子,只看3集,並且明確什麼是3集(3次片尾曲等)。

制定時間表

時間表再常見不過了!

家長可以跟孩子商量好,固定起床、吃飯、上床睡覺的時間,最好還能設置獎勵方法。

比如連續3天按時起床,就獎勵多看一集動畫片等。

當然,也要設置懲罰措施,比如減少看動畫的次數,減少玩遊戲的次數等。

大一點兒的孩子,家長還可以設置學習的時間。

別催促、別嘮叨

家長的催促容易破壞孩子建立自己的時間感覺,而且催促、嘮叨也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越催越不想聽。

其實,家長除了提示孩子,比如「還有2分鐘就要結束了」等,還需要堅定執行。

很多家長習慣一邊嘮叨孩子「不聽話」「一天到晚就知道玩」,但沒有實際的舉措,孩子將家長的話當做耳旁風,當然制定的時間表也就沒了作用。

善用鬧鐘

剛開始執行時間表的時候,可以用鬧鐘來做提示。

比如規定玩遊戲半小時後休息,而半小時後時間為16:30,那麼家長可以設定相應的鬧鐘時間,鈴聲響起就要結束了。

教會孩子使用鬧鐘,讓孩子對「鈴聲響起」敏感,確認鈴聲是一件事情的開端或結尾,對樹立孩子的時間意識很有幫助。

增加時間的儀式感

父母要多花心思為生活增添樂趣,比如睡前一定要洗澡刷牙講故事;飯前擺桌子,全家一起說「開始吃飯啦」等等~

時間管理並非「天生技能」,而是要從小培養。

教育學家有過研究,通常學業成績優異的學生,並不一定是學習時間最長的,但他們都具有高效管理時間的能力。

教會孩子利用時間、管理時間,不僅是讓家長省心,最重要的能讓孩子更高效的走好人生每一步。

沒有閒置的時間,只有荒廢的時光。

足不出戶的時間,我們不妨放下手機,放開電腦,放下焦慮,在與孩子「高濃度」相處的時間裡,引導孩子增強抵抗力,幫孩子完成能力培養,難道不是更有意義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5O9SXABjYh_GJGVQD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