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退役軍人萬善朝,淮北榜樣

2022-07-26     淮北綜合廣播

原標題:最美退役軍人萬善朝,淮北榜樣

萬善朝曾是武警淮北市消防支隊的四級警士長,2012年轉業進入淮北日報社任攝影記者,2019年被評為「淮北市最美退役軍人」。

2020年春節前夕,他原準備帶著家人回六安霍山老家陪父母過春節,面對新冠疫情發生,一邊是久違未見的親情,一邊是嚴峻疫情,萬善朝毅然取消回家行程,而是選擇了使命和擔當。疫情就是命令,戰疫就是戰場。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和攝影記者,萬善朝背著相機義無反顧地衝到抗疫採訪報道一線,做一名戰疫記者。在疫情期間全市醫護人員如何開展工作?確診患者收治情況如何?2020年2月5日,他在獲得批准後來到市人民醫院確診患者隔離病區實地採訪。在該醫院隔離病區,他經過層層防護,穿著防護服經過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三層屏障,深入隔離病房認真拍攝了一個多小時,拍攝了大量醫護人員巡診問藥和確診患者精神面貌,以及日常生活的珍貴資料。在拍攝過程中,密不透風的防護服讓他大汗淋漓,護目鏡上起滿霧氣,即便如此,他也不能用手去擦,因為這在污染區里有極大的風險。當他結束採訪拍攝走出時渾身已濕透,臉上也被口罩和護目鏡勒出了深深的印痕。結束採訪後,萬善朝及時趕到辦公室,加班加點精心挑選和處理照片,並認真寫好文字稿。《淮北日報》在「圖說」欄目以圖文並茂的形式整版報道,詳實的文字和具有視覺衝擊力的照片,充分反映了醫護工作者冒著生命危險治病救人的崇高品質,以及患者樂觀積極的治療態度,深受讀者歡迎和好評。

回想起進入隔離區採訪,萬善朝現在仍心有餘悸,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一名甲狀腺腫瘤術後人員,身體免疫力低下,加上日常到處採訪,一旦自己被感染後果不堪設想。愛人勸他以後不要再到這麼危險的地方採訪了,他卻對愛人說,與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和基層執守的黨員幹部,我的情況要好很多,作為一名攝影記者,深入一線採訪拍攝是我的職責和使命。我哪能當個逃兵?

2020年2月,當萬善朝得知相山區東山街道退役軍人自發成立防疫突擊隊的消息後,帶著那股濃濃的軍人情愫,他又匆匆背起相機趕到現場採訪。萬善朝拍攝的一幅幅退役軍人消殺防疫的精彩畫面,將退役軍人在抗疫中勇於擔當的精神傳遞給讀者,中央和省級各大媒體紛紛採用。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疫情防控期間,萬善朝堅持連續作戰,每天總是起早貪黑,奔波在採訪的路上,餓了就來一碗方便麵充飢,睏了就在辦公桌上趴一會,家中的妻子和孩子更是無暇顧及。

2022年5月15日,我市決定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新一輪常態化疫情防控全員核酸檢測。這是我市繼5月7日後的又一輪全員核酸檢測。如此大範圍的全員核酸檢測,又在短時間內公布檢測結果,這樣迅速、高效的工作是怎樣完成的呢?萬善朝走進位於淮北市體育場(原方艙醫院)里的淮北市區域核酸檢測調度中心進行拍攝採訪。隨後的幾天,他又來到高速路口卡點、核酸檢測點、復工復產企業等地方進行拍攝採訪。今年6月,萬善朝的孩子要參加高考,而母親又被查出直腸癌,他一邊抽出時間照料病中的母親和參加高考的孩子,一邊堅守在抗疫採訪現場,他認為作為一名攝影記者,深入一線採訪報道是職責和使命,他用鏡頭記錄下一個個「抗疫」瞬間,留下了珍貴的圖片資料。

回憶兩年多「抗疫」採訪工作中的點點滴滴,萬善朝說,雖然面臨危險,很辛苦,但是覺得很值,那些一手的照片沒有被錯過,真實地記錄了新聞現場,若干年之後,照片也會成為自己新聞生涯的美好回憶。

監製:丁偉

編輯:姚弘朗讀者:蔚蔚

合成:蔚蔚微信編輯:柳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552812d279c44ea010930012b01b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