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L7快速破萬,功夫是什麼?

2023-08-05     電動湃

7月的新能源市場,令人詫異。

平常的感知是「金九銀十」,而七、八月,恰恰因為天氣炎熱,用戶難進店,廠家少產車。所以,7月很少會帶來好消息。

但是,這兩天,從各家新能源車企發出的喜報來看,7月銷量,多數給出了燦爛的答卷。

大概有兩個非常鮮明的趨勢:1、蔚來、小鵬等備受爭議的新勢力們,靠著「新一輪爆款」走回了正道;2、傳統車企的新品牌們,有不少已經找到了提高銷量的「方法論」,錨定插混,即是其一。

「顯眼包」之一就是銀河L7,他們的成績發得有點晚,我們發銷量文章當天,沒來得及將其囊括其中。

但第二天看到成績,相當感慨,銀河L7居然不聲不響地把銷量做到了「破萬」,而且是上市第二個月就達到了該高度。

我們回過頭復盤,銀河L7大概會成為一個參考樣板,給市場帶來的有效經驗是:1、插混市場仍然藏有大量機會;2、產品定價很重要;3、傳統車企就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比如產品品質,再比如銷售渠道。

今年的汽車市場,如果要找出一個「關鍵詞」,我覺得是「插混」。

以銷量論英雄,在新能源市場有一個值得玩味的現象,「帶油箱」的新能源車才賣得好。所以,很多純電產品,忙不迭推出了帶發動機的增程產品。

有人說,里程焦慮是被放大的,我非常贊成。但有一點,也必須指出來,在更廣袤的中國市場,尤其是補能基建還不發達的地方,論人們對新能源的接納度,插混終究要大於純電。

而且,插混首先要搶的,並不是純電市場,而是燃油車市場。

前幾年,插混的增長勢頭為什麼沒那麼快?因為那個時候,插混還陷在一個「定位陷阱」里。

市場上的插混產品,通常都比相同車型的燃油版「貴」。而且,是否省油,與電池是否饋電有很大的關係。另外,電池普遍也不大,純電續航相當有限。

直到新一輪插混技術更新而至,產品成本大幅降低,而且確實省油了。消費者「用腳投票」,相同的價格,能上更省油的插混車型,為什麼要拒絕呢?

尤其在合資、自主的品牌鴻溝逐漸消弭的當下,消費者更明白了,一邊是合資的燃油車,另一邊的自主的插混車,國家免購置稅,甚至在某些地方還有牌照福利,選誰更佳,不言而喻。

勢能就是這樣被推動的。

插混轉換了不少燃油車的購買需求,而且,助力了自主品牌對合資品牌的銷量超越。

尤其是,趁著合資品牌還沒反應過來,諸多自主品牌已經將新一輪插混技術快速上馬。

所以,今年的「關鍵詞」,必然要給插混留著。

即使踩中風口,但在相當內卷的汽車市場,產品要冒尖,能不能切准用戶需求很重要。

用戶需求,用最接地氣的話來講,就是「用戶到底在意什麼?」

第一條很簡單,就是價格。在上市之前,行業里對銀河L7的預測,認為會超過20萬元,但最終落定價格,其實是13.87萬-17.37萬元。

購車門檻拉低,在剛剛經歷了「價格戰」洗禮的汽車市場,顯得很是務實。

循著這個價格帶,銀河L7也就進入了用戶群體最大的15萬級緊湊SUV市場。

正如上文分析,插混車型要想發揮自己的「長板」,就務必不要讓價格成為自己的「短板」。

要和同級別的燃油車們徹底混在一起,「價格帶」徹底絞殺在一塊,插混自然就冒尖了。

有了第一條,這個仗,也才打了一半。

銀河L7還要思考,「我和同級別的插混車型比,需要銳化的差異點是什麼?」

答案是:安全。

關注吉利銀河的朋友應該會有印象,他們最近在天津的中汽中心搞了一次「大拆車」。

銀河L7完全被拆解分散,讓大家看到內部安全結構的設計,以及用材用料的選擇。

印象最深的是,他們專門設計了一個動力電池防撞梁,從底盤處才能看到,一旦托底,這個防撞梁會優先「擋一刀」,避免電池受到過大的撞擊。

而模擬真實的托底實驗,他們也做了。一個柱子,直接划過底盤電池,結果證明也是安全的。

還有諸多車身卸力結構,甚至包括隔音棉、備胎處的蜂窩紙板,都被很細緻地拆出來做分析。

感覺就一個,用料挺實,安全可信。

當然,可以想見,將來會有更多的同級產品來「卷」安全,差異化還能不能持續銳化?以及,還有怎樣的差異化可以繼續放大?

這個問題,仍需要繼續思考。

很多車企都在推新品牌,或者新系列。

新的,總是被寄予了很多希望,因為「新的」再成長,等於是放空自己,更容易吸納新的經驗進來。做新品牌,就是希望它成為「拳頭」,砸碎舊有的鎖鏈羈絆。

但回過頭想,新的品牌,也是脆弱和茫然的,更需要在舊有的鎖鏈羈絆中,尋找到更有力的支撐。

更直白一點講,傳統車企有傳統車企的優勢,比如,它的產品品質、產能護航,以及銷售渠道的快速鋪開。

吉利銀河L7,在銷量上快速「破萬」。有一點,做的很好,它的很多動作都很快,這明顯是吉利集團在背後做支撐。

「願意跑起來,也能夠跑起來。」

我們之前就看到一組數據:5月31日,吉利銀河L7上市,僅上市幾天後,全國225家門店即同時開業;隨後,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裡,門店再增189家。

傳統車企的優勢,一定要發揮出來。

比如,產能問題,造車新勢力們總在這個方面「踩坑」,傳統車企是不是可以更快地跳出產能泥坑?

再比如,上面提到的渠道擴張問題,造車新勢力可能還在遵循城市展廳直營的方式,傳統車企是不是可以更多元一些,憑藉之前積累的渠道滲透能力,去更大的天地,快速打開局面?

功夫之精,在於快。

其實,好產品也容易涼。要趁著上市熱度最盛的那一撥,快攻快打,在銷量上「冒尖」,後面就會有更多的用戶主動選擇。

而一旦錯過「熱度紅利」,最可能的結局是,被後續也不錯的「競品」掩蓋掉。

寫在最後

銀河這個名字,最開始聽到的時候,挺奇怪的,為什麼會選定銀河?

後來翻了翻古詩詞,也就釋懷了。銀河,曾在古人的筆觸中,寄予了那麼多美好的願景。

「夜闌清露瀉銀河,洗出芙蓉半朵」。銀河系列,是吉利一次新的開始,目前的成績,也是不錯的開端。

自主慢慢崛起,向上的陣營里,再增加一個吉利銀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2541a5f9d9672b7010d3b37b48f4d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