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二號開啟甲烷火箭航天時代,這類火箭也將成為第一種星際火箭
今年12月9日,我國「藍箭航天」的朱雀二號遙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三顆人造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看起來這是一次普通的航天發射活動,但實際上卻意義重大,因為這是人類製造的甲烷火箭(以甲烷為主要燃料的火箭)首次成功發射太空太空飛行器,這一事件註定將會被世界航天史記載。
可能很多朋友都不了解,其實目前全球的航天業界正在大力開發的火箭技術幾乎都是甲烷火箭,世界航天第一強國美國的所有航天公司正在開發的所有新的火箭類型基本全是甲烷火箭。
而我國正在研製的超重型火箭長征九號的最新方案也是要使用甲烷燃料和發動機,說明也是要將其打造成甲烷火箭。而我國的不少私營航天公司正在打造的新火箭,絕大多數也都是甲烷火箭。
這些都說明了甲烷火箭的重要性和未來的發展潛力,那麼為什麼全球的航天公司都在看好甲烷火箭呢?
目前來看,最主要的原因是利用甲烷做燃料方便打造可重複使用型火箭,因為甲烷的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火箭燃燒室內不結焦,不會堵塞燃燒室及發動機管道,因此也就方便重複使用了。
再就是甲烷的製冷溫度和液氧相差不大,所以這火箭上使用同一套製冷系統即可控制控制這兩種推進劑,省去了一套製冷設施以及所占的空間,這使得甲烷火箭相對同體積的其他火箭可以存放更多的燃料,因此也可以提供更大更持久的動力。
還有就是甲烷燃燒時的熱值較高,也比較容易製備,屬於可持續生產的能源,價格也很便宜,堪稱是十分理想的火箭燃料。
不過,更重要的一點是:甲烷在宇宙中的很多岩質星球上存在,這使得甲烷火箭還具有成為星際火箭的潛力。
我們在地層中開發的天然氣的主要成分就是甲烷,說明甲烷在地球上的含量很豐富,實際上在很多類似地球的岩質星球上,甲烷含量都很豐富,比如在土衛六上,上面的甲烷多得匯成了一個個的湖泊,可以說遍地都是甲烷。
火星上的蓋爾隕石坑也發現了有甲烷溢出,木星的4顆伽利略衛星,乃至天衛五、海衛一等星球上,甲烷含量都相當豐富,多數天文學家都認為甲烷很可能是宇宙岩質星球上的一種普遍存在。
那麼這就有了這樣一種可能:如果我們駕駛著用甲烷做燃料的火箭前往一些富含甲烷的星球上,那麼到達之後,燃料就可以就地取材,而液氧又比較容易製備,這樣添加好燃料之後火箭又可以重新起飛,飛回地球或者飛向其他星球。
能進行這樣的操作,那也說明甲烷火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星際火箭了,我們目前甚至已經可以預見它會成為第一類星際火箭,目前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打造的星艦正是這一種類型的甲烷火箭,因為它的主要目標就是向火星移民開發火星。這也正說明這種火箭比如今其他類型的火箭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所以,全球航天公司之所以都看好甲烷火箭,不只是它的復用性強,還在於它的發展潛力。不過,要想成為星際火箭,箭體必須得足夠巨大,朱雀二號並不具有這樣的潛力,它的推力只能將太空飛行器送入太空。而星艦則是為星際航行打造的第一種甲烷火箭,所以人類第一款星際火箭應該就是星艦了,待其技術成熟之後,人類往返火星也將成為可能。
所以,甲烷火箭的價值不僅在於其可重複使用、環保和高效的特性,它還有著深遠的意義。目前甲烷火箭技術正在不斷發展,它將推動太空探索的進步。而我國正在研發的長征九號火箭的最新設計基本已經「星艦化」,目前來看它大機率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我國第一款星際火箭。
雖然朱雀二號火箭並不具備成為星際火箭的潛力,但它是全球首款成功發射衛星的甲烷火箭,說明了甲烷火箭技術是可行的,因此它的成功發射也代表著世界甲烷火箭時代的開啟。
而由於甲烷火箭發動機可以重複使用,所以這款火箭的發射也標誌著我國在可重複使用火箭技術領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因此,作為世界首款甲烷火箭的朱雀二號第二次成功入軌發射,首次將人造衛星太空飛行器送入太空預定軌道,都是意義重大的事件,甲烷火箭的航天時代已經到來,而星際火箭的使用也已經為時不遠。
消息來源:中新網12月10日報道《首次搭載衛星!朱雀二號遙三運載火箭發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