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與橫,短與長,短劇進行時

2022-02-22   娛樂產業

原標題:豎與橫,短與長,短劇進行時

作者 / 小藕

編輯 / 阿筆

長視頻逐漸變短,短視頻想要變長,長短視頻又又又開啟了新一輪的battle。

近日,微短劇《妻子的反攻》在騰訊視頻上線10天,播放量成功破億,累計分帳金額破千萬;已完結的《大媽的世界》,餘溫不斷;芒果TV上線4天的冰雪題材微短劇《夏日可語冰》播放量也已過千萬。

另一邊,快手「寒假檔」陸續上線了微短劇《萬渣朝凰》《梅娘傳》《小甜妻2》等一系列內容。豎與橫,短與長,微短劇正在上演新的戲碼。根據《2021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8.2%的在線視頻用戶不按原速觀看視頻,00後群體有近四成則選擇倍速觀看。某種程度上看來,短的、快的已然成為當下受眾的最偏向的選擇。

不管你承認否,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注意力資源的爭奪戰中,微短劇都不失為視頻行業一個新的突破口。

豎屏,抖快先發制人

豎屏、短平快、一集時常只有1-5分鐘卻能帶來高飽和的反轉、懸念的微短劇,與短視頻的劇情邏輯如出一轍,自然也在短視頻平台能作為流量的硬通貨流通。關於短劇的概念,最早也能追溯到快手生態中,自然孵化出的用戶自製短劇。

2019年,快手正式上線了「快手小劇場」,並逐漸積累起《這個男主有點冷》《秦爺的小啞巴》等內容。截止到日前,《秦爺的小啞巴》在快手上的播放量已經突破了3.5億,訂閱達到32.3w。

2021年3月,第一季《這個男主有點冷》完結,並宣布未來還會續訂第二季。同年,抖音開始大張旗鼓地正式入局短劇市場。2021年1月,抖音公布了《2021年抖音娛樂白皮書》,並在其中表示,將於2021年生產超過30部S級精品劇。隨後,抖音開始與傳統影視公司或MCN機構展開合作,打造出《惡女的告白》等內容,截止到日前,在抖音站內,《惡女的告白》播放量達到8.1億。

而這些「抖快」出品的微短劇,無一例外都是豎屏的。

已經有了優秀爆款打開局面,以「抖快」為代表的豎屏內容生產者,在微短劇的布局上深思熟慮。鑒於微短劇有著成本低、周期短,回報客觀的優點,平台方開始加大扶持力度以刺激市場。為了徹底盤活這一板塊,「抖快」相繼退出或升級了平台的創作激勵計劃。抖音推出「新番計劃」,快手把原本的「快手星芒計劃」升級為「快手星芒劇場」。

與此同時,更多老牌的傳統影視公司也開始發現了微短劇市場的生機。以真樂道、華誼創星、唐人影視、歡娛影視、嘉行傳媒、五元文化為首的影視公司紛紛入局。影視公司下水,明星們也隨之跟著匯入新的「河流」,在微短劇的世界裡,除了最開始的網紅參演微短劇,也能看到由辣目洋子、李子璇、白舉綱分別出演的《做夢吧!晶晶》《大唐小吃貨》《別怕,戀愛吧!》等微短劇作品。

占據到先機的「抖快」,除了通過流量激勵,吸引到更多公司入局之外,又在直播電商與平台相伴相生的MCN機構的輔助優勢下,進一步擴大「微短劇」在其平台的變相能力。一部短劇能在「抖快」平台上通過短劇獲得曝光,隨之通過商業植入、直播帶貨等方式讓紅人直接實現變現,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短劇生態的良性發展。

橫版,長視頻發力ing

但拋開平台與形式,但從微短劇的構成來看——一集5-10分鐘,短平快的劇集,這不就是萬合天宜安家立命的《萬萬沒想到》嗎?

與短視頻平台中自然生長出,再發揚光大的微短劇不同,長視頻平台做微短劇,根源在於其流量紅利消退後的焦慮,在深耕內容的基礎上,長視頻平台在內容製作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在微短劇的製作上也有著難以兼容的短板。

遵循經驗主義,即使是探索新的市場,長視頻平台也延續了長視頻的生產方式,以橫屏視頻為基礎,時長控制在8~10分鐘,各個平台各有動作。

動作最大的是騰訊視頻,先是將旗下已經有過微短劇試水的短視頻平台微視合併,並隨後在6月啟動「火星計劃2.0」。12月,騰訊視頻發布了業內首個微短劇品牌「十分劇場」。宣布將上線喜劇季、國風季、互動季、英雄季、懸疑季、熱血季聚合微短劇內容,全年分季主題上線。而作為其微短劇開年大戲的《大媽的世界》更是在豆瓣開出8.3的高分,並在之後穩定在8.1。

本身藉助「小劇場」推出迷你劇的優酷,已經打造過《東北風雲》《另一邊的我和你》等微短劇,則在今年宣布將與番茄、七貓、書旗等全網優質網文/漫畫IP平台合作,從而為其平台微短劇挖掘更多的IP寶藏。

試水微短劇《入住請登記》後,愛奇藝並未達大刀闊斧地向微短劇進軍。而是在戀戀劇場、迷霧劇場之後,進一步推出了「小逗劇場」,各類劇場中的劇集儘管時長仍在30分鐘以上,但無論是單集長度或是劇集長度都相對S劇縮水了很多。可以說,「短」也是目前長視頻平台正在面臨的趨勢。

以「最懂年輕人」著稱的B站,去年8月,上線了主打微短劇的「輕劇場」,包括《河神的新娘》《隔壁有隻桃花夭》等項目陸續上線。同樣是主打單集5-10分鐘的微劇內容,包含沙雕中二、驚悚懸疑、軟科幻等實驗性類型作品。

芒果TV一如既往,動得很早。2019年6月,平台就已經就上線了其第一部微短劇《請和男護士戀愛吧》。並在兩個月後推出「大芒計劃」。眾所周知,芒果是一個以「小而美」的女性向作品為主的視頻平台,針對這一特性,芒果TV還面向女性用戶群體開設了「下飯劇場」,並隨之上線了《這屆男團太難帶了》《陛下在左,老闆在右》等一系列內容。

根據北京青年報的報道,芒果TV製片人湛亞莉曾表示,短劇既不是長劇的替代品,也不是補充品;而以長視頻內容思維打造出的短劇,在內容品質上更有保障。

這與其他的長視頻平台的想法不謀而合。作為「土味文化」的衍生產物,微短劇的「爽感」幾乎是最基礎的要求,除此之外,其他的物料也好宣傳也好,都透露著一種「經濟適用」的味道。短視頻平台出品的微短劇大部分在豆瓣等相關影視平台上都沒有詞條,而長視頻出品則依然延續了工業化生產的優勢,物料相對來說更為充足。

除此之外,在劇情上,即使是十分鐘長度的短劇,長視頻平台也更加注重結構與創新,有通俗易懂,口碑良好,滿足了年輕人的「大媽幻想」的《大媽的世界》,也有結構精巧,設計獨特,有著導演個人情懷的《別惹白鴿》。

與「抖快」手握微短劇受眾的優勢相比,長視頻平台雖然奮力追趕,但在影響力上仍然不是一個量級。娛sir認為,作為新的趨勢,也作為受眾的選擇,「短」是各家平台正在追求的一個不容小覷的方向。

但,追本溯源,對於內容行業來說,不論長短,也無關乎成本、陣容,最終決定成敗的,仍然是內容的優劣。微短劇《大媽的世界》能得到好的口碑,年代劇《人世間》收穫到跨年齡層的認可,分帳劇《一閃一閃亮星星》也能收穫好的成績,這些,難道不就是實實在在的案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