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拉不動,消費降級了。
經常聽說類似的感嘆,但實際上,現在出現的真的只是消費降級嗎?
也許我們可以從以下幾組數據中看到更多的真相。
首先2023年的前11個月,社會消費品總額同比增長了7.2%,消費並沒有像想像的那樣拉不動,在這樣的困難時期,消費還是出現了一定的增長。
其中11月的同比增長率達到了10.1%,比10月份的又加快了2.5個百分點。這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消費的動能正在慢慢的加速。
不少人覺得消費降級其實是在於大家消費的觀念變化,人們對部分實體商品的追求程度逐漸減弱。
過去,人們可能更傾向於追求名牌商品、奢侈品,但現在更多的人開始注重實際的體驗和服務。
他們更願意花費金錢來享受高質量的服務,而不是僅僅為了炫耀而購買昂貴的實體物品。
2023年的前11個月,服務零售額的增長率高達19.5%。
過去,我們的消費以商品為主,現在商品和服務並駕齊驅。
而這一個變化自然會拉動一些新的行業的發展,會在未來的就業上有所體現。
第二方面,老百姓花在吃方面的錢,所占的比例正在減少。
這可以從恩格爾係數的角度來解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支出所占比例逐漸降低,而其他方面的支出比例相應增加。
當人們在實體商品上的支出減少時,對服務方面的支出相應增加,這與恩格爾係數的變化是相符合的。
過去的消費以食品和衣服為主角,現在更多是健身,旅遊,康養,文娛等,從過去的消費注重量到現在更注重質。
這種消費結構的變化可以被視為一種消費升級的表現。
有一項數據可以體現這一點,在整個2022年,我國的進口總額中其中有11%就是消費品的進口,達到了1.93萬億元。
第3個數據則是消費的貢獻率。
前三個季度消費對於經濟增長做出了83.2%的貢獻。如果只以第三季度來看,消費的貢獻率高達94.8%。
其實我們研究西方已開發國家走過的歷程,就會發現大多數國家都從投資和出口拉動經濟,到最終慢慢過渡到消費拉動經濟。
現在看來,我國正在逐步的實現這一轉變。
如今我們人均gdp達到了1.2萬美元,這正是消費結構快速升級的時間點。
通過以上三組數據表明,消費並沒有真正發生降級,而是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
人們將更多的錢用於旅遊等體驗式消費,而減少了物質性消費的比例。
消費升級不僅僅是人們追求更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更重要的是消費觀念的轉變。人們對待消費的態度更加理性和多元化,注重健康和實用性。
他們逐漸認識到,消費不僅是為了滿足物質需求,更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和享受精神層面的滿足。
這種消費觀念的變化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消費升級意味著人們更加注重優質服務和創新產品,這將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和升級。
既然看到了這裡,如果覺得還不錯,請順手點贊!